學校消亡論

學校消亡論

學校消亡論是20 世紀 20 年代後期蘇聯出現的關於學校教育前途預測的理論。代表人物為舒里金和克魯佩尼娜。基本觀點:(1)學校與國家一樣是一個歷史範疇,在共產主義社會中,隨著國家的消亡,專門行使教育職能的學校亦一定會消亡,年輕一代的教育和教養將以各種形式的校外工作來實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就是接受教育的過程;(2)強調“自發教育”的重要性,否定系統學習科學基礎知識的必要性,建議取消教學大綱、教科書和班級授課制,按設計教學法的要求組織學習,強調學生應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學習;(3)貶低教師作用,提倡學生以工人、農民為師,以各種專家為師。是蘇聯 1918 年提出的“學校公社”、1923 年頒布的《單元教學大綱》和 1927 年後的《單元設計教學大綱》在理論上的發展和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在蘇聯流傳的產物。

目錄

正文


在聯共(布)中央 1931—1933年關於學校工作的決議中受到批判。西方亦有類似理論。50、60年代后,西方學者提出“非學校論”,代表人物為伊利奇。認為現代社會不斷追求消費,使現代文明面臨危機,而現行學校制度因助長消費社會的發展,加劇社會的非人性化而加劇這一危機。主張設置學習資料設施和設備網路、技能人員交流網路、選擇學習夥伴的網路和教育專家網路採取代現行學校。認為邊勞動邊結合需要主動學習才是教育的本來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