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凸

脊柱側凸

脊柱側凸是青少年發育期比較常見的一種脊柱畸形。主要見於青少年,其次為嬰幼兒。有先天性和後天性之分。脊柱側凸發病原因有多種,可因神經根受刺激,機體炎症感染,代謝性、營養性或內分泌原因導致。大多數脊柱側凸有體型變化,從正面看可有雙肩不等高、從後面可看到後背左右不平,但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不適,外觀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脊柱側凸的主要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種。脊柱側凸可以引起脊柱畸形等併發症,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可導致癱瘓。一般積極治療,預后較好,可基本恢復脊柱的正常生理彎曲。

就診科室


● 骨科或外科

病因


● 會引起脊柱側凸的危險因素如下:
● 遺傳因素。
● 長期不正確的坐姿。
● 下肢不等長。
● 神經根受刺激:椎間盤突出、腫瘤。
● 髖關節攣縮。
● 炎症。

癥狀


● 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幹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
● 雙肩高低不平,脊柱偏離中線。
● 肩胛骨一高一低,一側胸部出現皺褶皮紋,前彎時雙側背部不對稱。
● 雙下肢不等長。

檢查


● 確診脊柱側凸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
● 體格檢查
● ● 是脊柱側凸的首選檢查,方便,簡單。可查看患者有無脊柱側凸。
● X線檢查
● ● X線檢查了解側凸的原因、分類以及彎度、部位、旋轉、骨齡、代償度等。可以確診脊柱脊柱側凸。
● CT
● ● 可以很好的顯示骨性畸形,尤其是脊柱三維重建CT可以很好顯示先天椎體畸形,還可以做脊髓造影CT掃描,在一些複雜的脊柱畸形中可以很好顯示脊椎與神經關係,以及有無脊髓畸形等。
● 磁共振(MRI)
● ● 是一種無創性檢查,它的軟組織解析度高,可以很好地顯示脊髓病變,有助於診斷本病。

診斷


● 醫生診斷脊柱側凸,主要依據典型癥狀及體格檢查、X線檢查等。
● 典型的雙肩不對稱是診斷脊柱側凸的重要依據。
● 體格檢查:背部隆起的高度差>1.5cm可以明確地提示脊柱側凸。
● X線檢查:測出脊柱側凸的角度。

鑒別診斷


● 脊柱側凸與脊柱其他病變都會出現背部不適,肩頸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高低肩。
● 身體出現不適或異常,應及時就醫。
● 醫生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治療脊柱側凸主要依靠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 嚴重或進展型脊柱側凸通常需要手術治療。
● 手術治療的適應證:支具治療無效;生長期兒童側凸不斷加重;脊柱失平衡;明顯外觀畸形。
● 手術主要分兩個方面:側凸矯形和脊柱融合。矯形方法可分前路矯形和後路矯形,有時需前後路聯合手術。脊柱融合的目的是保持矯形效果,維持脊柱的穩定。脊柱側凸的矯正已經發展到三維矯形、三維固定的新水平。

非手術治療

● 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該類治療在恢復脊柱側凸的過程中,可以起到很好、很關鍵的作用。

危害


● 脊柱側凸會影響人體外在美觀。
● 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

預后


● 脊柱側凸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年齡、是否有癥狀及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總體來說,早期、規範治療,一般可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預防


● 改變不良習慣
● ● 坐姿和站姿端正,加強肌肉鍛煉,不要長時間一個姿勢站立或坐立。
● 定期體檢
● ● 每年進行一次體檢,以便於及早發現脊柱側凸。
● 飲食
● ● 多吃富含高鈣類的食品對預防脊柱側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