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璜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徠璜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是huáng ,基本含義:半璧形的玉。《說文》、《周禮•大宗伯》、《左傳•定公四年》、《楚辭•天問》皆有相關記載。

基本釋義


璜 huáng ㄏㄨㄤˊ
◎ 半璧形的玉。

詳細釋義


璜 huáng
〈名〉
1. (形聲。從玉,黃聲。本義:半壁形的玉) 同本義 [a jade pendant of semi-circular shape]
璜,徠半璧也。——《說文》
以元璜禮北方。——《周禮•大宗伯》
夏后氏之璜。——《左傳•定公四年》。注:「美玉名。」
下有雙璜沖牙。——《大戴禮記•保傅》
璜台十成。——《楚辭•天問》
2. 又如:璜佩(泛指玉佩);璜台(用玉石裝飾的樓台)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一】【玉部】璜
半璧也。從玉黃聲。戶光切
說文解字注
(璜) 半璧也。鄭注周禮、高注淮南同。按大戴禮佩玉下有雙璜。皆半規。似璜而小。古者天子辟廱。築土雝水之外圜如璧。諸矦泮宮。泮之言半也。葢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鄭箋詩云爾。然則辟廱似璧。泮宮似璜。此黌字之所由制歟。從王。黃聲。戸光切。十部。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字部】璜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2
《唐韻》戸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說文》半璧也。《詩·鄭風·雜佩以贈之傳》雜佩,珩璜琚瑀沖牙之類。《釋文》半璧曰璜。佩上有衡,下有二璜,作牙形於其中,以前沖之,使關而相擊也。璜為佩下之飾,有穿孔罥系之處。《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璜禮北方。《注》半璧曰璜,象冬閉藏,地上無物,唯天半見也。《後漢·輿服志》乃為大佩,沖牙雙瑀璜,皆以白玉。
又《揚子·法言》武義璜璜。《注》猶喤喤。
又《正字通》黃石為璜,海虞有璜涇,涇底有石而黃,以石名水,以水名地。
又《韻會》《正韻》胡盲切,音橫。《周志》文王夢天帝服纕,立於令狐之津,曰:賜汝望。望釣於河,得玉璜,刻曰:克郼者姬昌,日衣靑光。《注》璜,音橫。《韓愈·城南聯句》鵝肪截佩。璜作橫,音押。

漢字出處


璜形的來源不是把一個璧一分為二,因為新石器時代出土的璜沒有一件夠得上“半璧”的。根據那志良先生的意見,“璜之形,是模仿“虹”的。古人對於天上各種形象,感覺興趣。雨過天晴,彩虹又出來了,五光十色,更引起他們的興趣,於是用玉或石,模仿彩虹之形,這便是“璜”。那先生還引用了古籍中的“虹飲”之說,認為“常見的璜,兩端多雕作龍首或獸首紋,也是與“虹飲”之說有關的”。這種說法現已為大多數人所認同。璜的用途,一是前引《周禮》中所說的,“以玄璜禮北方”,即用來祭祀北方之神玄武。玄武是一種龜蛇相纏之形的神,璜的形狀似也是將其高度抽象化后的結果。璜的更廣泛的用途是作佩飾之用,這從古代遺址和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證明,而這種用途的璜已從禮儀玉器演變成裝飾玉了。一般說來,大型璜作禮儀玉,中小型璜為佩飾玉。璜的紋飾,一般兩端各雕成獸頭形,以龍頭、虎頭為多;也有一端為頭、一端為尾的,有龍形、魚形等。璜的表面則有雕成鱗紋、雲紋、鳥紋、三角紋等。沒有紋飾的璜也不少,從出土實物來看,新石器時代和西周時代的璜較多沒有紋飾,但也不是絕對的。

早期玉佩


戰漢時期玉璜
戰漢時期玉璜
——璜
璜與玦一樣,也是發明最早、流行時間最長的一種玉器。它的出現略晚於玦,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流行,一直沿用到漢代以後。考古發現的早期玉璜,一般為窄條形,形制不太規範,后經數百年的發展,才逐漸形成半璧形的固定形制。在新石器時代,玉璜一般是佩戴於胸頸部的裝飾品,具有象徵身份地位的作用。商周時期,璜成為重要的禮器,《周禮》中說:“以玄璜禮北方”。
古璜
古璜
玉璜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總稱為“六瑞”,被《周禮》一書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級別高,份量重,是玉器收 藏家的收藏重項,非機緣巧合所不能得,亦是吉祥之瑞器。右上圖玉璜呈窄弧形,兩端稍寬,體扁薄,表面琢鼓釘紋,顆粒飽滿,地子碾琢平整。璜周圍勾勒凹弦紋邊闌,中間打孔,供穿系。該玉璜體型較大,受沁后色澤變深,表面灰皮自然,光氣老到,是一件難得的戰漢玉器精品。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琮璜、璜佩、衡璜、璜璜、珩璜、佩璜、璜鼎、球璜、鳴璜、璜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