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里奧·密譚
胡里奧·密譚
胡里奧·密譚(Julio Medem),1958年10月21日出生於西班牙巴斯克大區吉普斯誇省聖塞巴斯蒂安,西班牙導演、編劇。
1974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El ciego》。1979年,執導劇情短片《Fideos》。1985年,擔任劇情短片《Patas en la cabeza》的導演。1988年,擔任劇情短片《馬丁》的導演。1992年,執導個人首部長片《牛的見證》,他憑藉該片獲得第7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新人導演獎。1996年,執導愛情電影《人間昆蟲記》,該片入圍第49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998年,執導愛情電影《極地戀人》。2001年,執導的愛情電影《露西婭的情人》在西班牙上映。2004年,執導劇情電影《存在動機》。2010年,自編自導愛情電影《羅馬的房間》 ,該片入圍第25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改編劇本。2012年,執導的劇情電影《七天哈瓦那》入圍第65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2015年9月11日,自編自導的親情電影《媽媽》在西班牙首映。
胡里奧·密譚
1974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El ciego》。1977年,擔任劇情短片《El jueves pasado》的導演。1979年,執導劇情短片《Fideos》。1985年,擔任劇情短片《Patas en la cabeza》的導演。
1987年,執導劇情短片《六點鐘》。1988年,擔任劇情短片《馬丁》的導演。1992年,執導個人首部長片《牛的見證》,該片入圍第7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獲得第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獎-青年電影金獎,他憑藉該片獲得第7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新人導演獎。1993年,執導劇情電影《紅松鼠殺人事件》 。
1996年,執導由卡梅羅·戈麥茲、艾瑪·蘇雷茲合作主演的愛情電影《人間昆蟲記》,該片入圍第49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997年,參演由胡安馬·巴喬·烏略亞執導的動作驚悚電影《空氣袋》。1998年9月4日,執導的愛情電影《極地戀人》上映,該片由費雷·馬丁內茲、納瓦·尼姆利共同主演。
2001年8月24日,執導的愛情電影《露西婭的情人》在西班牙上映,該片入圍第16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原創劇本獎,他憑藉該片入圍第16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導演獎。2003年,執導關於埃塔的紀錄片《巴斯克球》 。
2004年,執導劇情電影《存在動機》。2009年,擔任劇情電影《Canciones1980-2009》的導演;同年,監製劇情電影《我也是》,該片由安東尼奧·納哈羅、阿爾瓦羅·帕斯特合作執導。2010年,自編自導由埃琳納·安娜亞、娜塔莎·亞羅溫科、恩里克·洛維索聯合主演的愛情電影《羅馬的房子》 ,該片入圍第25屆戈雅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同年,執導劇情電影《Moving the Arts》。
2012年,與6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電影《七天哈瓦那》,該片入圍第65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2015年9月11日,自編自導的親情電影《媽媽》在西班牙首映。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5年 | 《媽媽》 | 電影 |
2012年 | 《七天哈瓦那7》 | 電影 |
2010年 | 《羅馬的房間》 | 電影 |
2010年 | 《Moving the Arts》 | 電影 |
2009年 | 《Canciones1980-2009》 | 電影 |
2008年 | 《Concha》 | DV |
2007年 | 《En las ramas de Ana》 | DV |
2004年 | 《存在動機》 | 電影 |
2003年 | 《La pelota vasca》 | DV |
2003年 | 《巴斯克球》 | 電影 |
2003年 | 《La pelota vasca:La piel contra la piedra》 | 紀錄片 |
2001年 | 《露西婭的情人》 | 電影 |
2001年 | 《Clecla》 | DV |
1998年 | 《極地戀人》 | 電影 |
1997年 | 《Asi se hizo "Airbag"》 | DV |
1996年 | 《人間昆蟲記》 | 電影 |
1993年 | 《紅松鼠殺人事件》 | 電影 |
1992年 | 《牛的見證》 | 電影 |
1989年 | 《El Diario Vasco》 | 短片 |
1988年 | 《馬丁》 | 短片 |
1987年 | 《六點鐘》 | 短片 |
1985年 | 《Patas en la cabeza》 | 短片 |
1979年 | 《Fideos》 | 短片 |
1977年 | 《El jueves pasado》 | 短片 |
1974年 | 《El ciego》 | 短片 |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5年 | 《媽媽》 | 電影 |
2010年 | 《羅馬的房子》 | 電影 |
2007年 | 《百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 | 電影 |
2003年 | 《巴斯克球》 | 電影 |
2001年 | 《露西婭的情人》 | 電影 |
1998年 | 《極地戀人》 | 電影 |
1996年 | 《人間昆蟲記》 | 電影 |
1993年 | 《紅松鼠殺人事件》 | 電影 |
1992年 | 《牛的見證》 | 電影 |
1988年 | 《馬丁》 | 短片 |
1987年 | 《六點鐘》 | 短片 |
1985年 | 《Patas en la cabeza》 | 短片 |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5年 | 《媽媽》 | 電影 |
2010年 | 《羅馬的房子》 | 電影 |
2009年 | 《我也是》 | 電影 |
2007年 | 《百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 | 電影 |
2003年 | 《巴斯克球》 | 電影 |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0年 | 《羅馬的房子 | 電影 |
2007年 | 《百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 | 電影 |
1987年 | 《六點鐘》 | 電影 |
戛納電影節 |
▪ 2012 第65屆 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七天哈瓦那》 (提名) ▪ 1996 第49屆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人間昆蟲記》 (提名) ▪ 1993 第46屆 青年獎-最佳海外電影獎 《La Ardilla roja》 (獲獎) |
威尼斯電影節 |
▪ 1998 第55屆 金獅獎 《極地戀人》 (提名) |
歐洲電影獎 |
▪ 2004 第17屆 最佳紀錄片獎 《巴斯克球》 (提名) |
西班牙戈雅獎 |
▪ 2011 第25屆 戈雅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羅馬的房子》 (提名) ▪ 2005 第19屆 戈雅獎-最佳紀錄片獎 《存在動機》 (提名) ▪ 2004 第18屆 戈雅獎-最佳紀錄片獎 《巴斯克球》 (提名) ▪ 2002 第16屆 戈雅獎-最佳導演獎 《露西婭的情人》 (提名) ▪ 2002 第16屆 戈雅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露西婭的情人》 (提名) ▪ 1999 第13屆 戈雅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極地戀人》 (提名) ▪ 1997 第11屆 戈雅獎-最佳導演獎 《人間昆蟲記》 (提名) ▪ 1993 第7屆 戈雅獎-最佳新人導演獎 《牛的見證》 (獲獎) ▪ 1993 第7屆 戈雅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牛的見證》 (提名) |
東京國際電影節 |
▪ 1992 第5屆 青年電影獎-青年電影金獎 《牛的見證》 (獲獎) |
胡里奧·密譚有著強烈風格化的電影語言和敘事技巧,他保持著穩定產量和多樣化的影像活力。敘事結構精巧和獨特往往是胡里奧·密譚的影迷們津津樂道之處,他的作品也獲得了所謂“鬼才敘事”、“環形敘事”等不失迷人但無疑過分模糊的稱謂。他對於對稱性表現出顯而易見的著迷,這不僅體現在其影像哲學背後一系列元概念的二元對立和二項轉化上,還更加具體的落實在具體情節的構置上。他繼承了西班牙電影傳統中富有爆發力的鏡頭和某種孤注一擲的戲劇安排,維持著對某種邊緣化題材的熱衷,也保持了多少算是一種癖好的女性情結。但是,他的作品顯然更加知識分子化,這體現在他對精緻結構和故事的追求和某種試圖和經典化藝術作品進行對話的雄心(《藝術評論》評)。
空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