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結果 展開

細菌性心內膜炎

細菌性心內膜炎

細菌性心內膜炎是感染性心內膜炎最常見的類型,多見於先天性心臟病或後天性心臟病的患兒。一般是由細菌循血液途徑直接感染心臟瓣膜、心室壁內膜或鄰近大動脈內膜,伴贅生物形成。贅生物(圖1)為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血小板和纖維素團塊,內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細胞。瓣膜為最常受累部位,也可發生在間隔缺損部位、腱索或心壁內膜。無結構性心臟病者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可能與靜脈藥物濫用及經血管的有創操作,如永久起搏器或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電極植入增加有關。主要表現為發熱、貧血、疼痛、皮膚黏膜損害等,多有基礎心臟病或瓣膜損害,血培養可見細菌,超聲心動圖可見瓣膜處贅生物。治療以抗感染為主,針對致病菌使用敏感抗生素,感染難以控制或心力衰竭嚴重可行外科手術。細菌性心內膜炎可引起心臟、腎臟、神經系統不同程度的損害,累及動脈可出現細菌性動脈瘤,也可出現轉移性膿腫。除耐葯的革蘭陰性桿菌和真菌所致的心內膜炎者外,大多數患者可獲細菌學治癒。少數患者死亡多由於心力衰竭、腎衰竭、栓塞、細菌性動脈瘤破裂或嚴重感染。

就診科室


● 心血管內科

病因


● 細菌性心內膜炎一般是由細菌循血液途徑直接感染心臟瓣膜、心室壁內膜或鄰近大動脈內膜,伴贅生物形成。
● 多發生於器質性心臟病,首先為心臟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動脈瓣;其次為先天性心血管病,如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洛四聯症和主動脈縮窄。
● 各種感染或細菌寄居的皮膚黏膜的創傷(如手術、器械操作等)常導致暫時性菌血症。

癥狀


● 從短暫性菌血症的發生至癥狀出現之間的時間間隔長短不一,多在2周以內,但不少患者無明確的細菌進入途徑可尋,臨床表現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現為:
● 發熱
● ● 是最常見的癥狀,除有些老年或心、腎衰竭重症患者外,幾乎均有發熱。體溫大多在37.5~39.0℃之間,偶可高達40℃以上,也可僅為低熱。同時伴有畏寒和出汗。
● 貧血
● ● 是本病常見的癥狀之一,70%~90%的患者有進行性貧血,有蒼白無力和多汗。
● 疼痛
● ● 是另一常見表現,關節痛、低位背痛和肌痛在起病初期時較常見,病程較長者常有全身疼痛。
● 皮膚黏膜損害
● ● 瘀點,以鎖骨以上皮膚,口腔黏膜和瞼結膜常見;
● ● 指和趾甲下線狀出血;
● ● Roth斑,為視網膜的卵圓形出血斑,其中心呈白色;
● ● Osler結節,為指和趾墊出現的豌豆大的紅或紫色痛性結節;
● ● Janeway損害,為手掌和足底處直徑1~4毫米的無痛性出血紅斑。
● 腎栓塞
● ● 最常見,約佔1/2病例,可造成嚴重腎功能不全。

檢查


● 細菌性心內膜炎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85%的患者查體可聞及心臟雜音,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免疫學檢查、胸部X線或CT均有助於診斷,超聲心動圖和血培養是診斷細菌性心內膜炎的兩大基石。
● 血培養:75%~85%患者血培養陽性,是診斷本病的最直接的證據。
● 超聲心動圖:發現贅生物、瓣周併發症等支持心內膜炎的證據,可幫助明確診斷,並能探測到贅生物所在部位、大小、數目和形態。

診斷


● 醫生主要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結果綜合分析診斷本病。
● 既往有器質性心臟病病史或靜脈藥物成癮史。
● 不明原因發熱持續1周以上,體溫≥38℃。
● 血培養陽性。
● 超聲心動圖陽性表現,包括:贅生物、膿腫、新出現的人工瓣膜開裂,或者新出現瓣膜反流(增強或改變原來不明顯的雜音)。
● 血管徵象,包括主要動脈栓塞、膿毒性肺梗死、黴菌性動脈瘤、顱內出血、結膜出血、Janeway結節。
● 免疫系統表現,包括腎小球腎炎、Osler結節、Roth斑、類風濕因子等陽性
● ● 等。

鑒別診斷


● 亞急性者應與急性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左房黏液瘤、淋巴瘤腹腔內感染、結核病等鑒別。可就診於風濕免疫科進行免疫學相關檢查除外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超聲心動圖有助於鑒別左房粘液瘤;血塗片及骨髓穿刺可區別淋巴瘤腹腔內感染;抗酸染色,結核感染T細胞檢測可鑒別結核病等。
● 急性者應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淋球菌、肺炎球菌和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鑒別。多次查血培養找致病菌,明確病原體。

治療


● 明確病原體,採用最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癒本病最根本的因素。有些威脅生命的心臟併發症對抗生素無反應,手術治療可改善患者的預后。
● 抗微生物藥物治療
● ● 抗生素選用的基本原則:
● ● 殺菌劑;
● ● 聯合應用,包括至少2種具協同作用的抗菌藥物;
● ● 大劑量;
● ● 靜脈給葯;
● ● 長療程,一般為4~6周,人工瓣膜心內膜炎需6~8周或更長,以降低複發率。
● 手術治療
● ● 存在心力衰竭併發症、感染難以控制及預防栓塞事件的患者應及時考慮手術治療。

危害


● 可引起心臟、腎臟、神經系統不同程度的損害,累及動脈可出現細菌性動脈瘤,也可出現轉移性膿腫。
● 心臟:可出現心力衰竭、心肌膿腫、急性心肌梗死、化膿性心包炎、心肌炎。
● 細菌性動脈瘤:佔3%~5%,受累動脈依次為近端主動脈(包括主動脈竇)、腦、內臟和四肢動脈,一般見於病程晚期,多無癥狀。
● 轉移性膿腫:多發生於肝、脾、骨髓和神經系統。
● 神經系統:15%~30%患者有神經系統受累的表現:
● ● 腦栓塞;
● ● 腦細菌性動脈瘤;
● ● 腦出血;
● ● 中毒性腦病;
● ● 腦膿腫;
● ● 化膿性腦膜炎。
● 腎臟:
● ● 腎動脈栓塞和腎梗死,多見於急性患者;
● ● 免疫複合物所致局灶性和瀰漫性腎小球腎炎(後者可致腎衰竭),常見於亞急性患者;
● ● 腎膿腫不多見。

預后


● 院內死亡率為15%~30%,死亡原因為心力衰竭、腎衰竭、栓塞、細菌性動脈瘤破裂或嚴重感染。除耐葯的革蘭陰性桿菌和真菌所致的心內膜炎者外,大多數患者可獲細菌學治癒。2%~6%的患者治療后可能複發,需警惕再次出現發熱、寒戰或其他感染徵象。

預防


● 目前預防本病的最有效措施是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定期的牙科檢查,在任何靜脈導管插入或其他有創性操作過程中都必須嚴格無菌操作。對已存在心臟疾病的高危患者,可在操作時預防性給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