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園村

山東省萊蕪市口鎮棗園村

徠棗園村隸屬萊城區口鎮,坐落於棗園嶺上,位於萊城北15公里處。東鄰上水河,西鄰山口村,南鄰下水河,北與青石橋為鄰。土地1375畝,326戶,986口人。

村莊名片


據村碑載:“棗園村於明朝中葉建村”,無其它資料記載,詳盡的建村年代無考。從觀音廟存“石獅”所載,“景泰二年”字樣,當推至明初或明朝以前。全村張、韓、邱、姜、羅、呂、李、董、宋、鄭、趙、朱、魏、萬、王、何、常17個姓氏。其中張氏家族人口最多。

行政區劃


棗園村,解放前曾屬山口區、二區(口鎮);解放后屬口鎮區、口鎮公社。後為辦事處、鎮隸屬關係未變。

人文自然


自然風光

該村中間有一東西大街為正街。從村委、村西進街各三分之一處,有2口老井:東井居街北,名曰“老井”,年代久遠,井口石壁上被井繩礪出深淺不一的21道痕印,深者5厘米有餘。西井居街南,其名“懶水井”,但井水不懶,水質清澈甘甜。井碑載,此井挖於“嘉慶二年”,井口為兩塊厚大的石灰岩蓋石,每塊蓋石上各有兩半圓缺口,兩石拼在一起,形成兩圓形的“雙眼”。井口周壁上也被磨出十多道深達二、三厘米的圓滑的痕迹。兩口老井的水母乳般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村人,使得這方土地上的人們繁衍生息,血脈相傳。
棗園村風景秀美。村外四周,有遠近聞名的四景:“南有月芽石,北有金雞,東有文武兩顆印,西有泛花泉。”村中有古樹,多奇石。這塊面積不大的土地,有豐厚的歷史,神奇的傳說,淳樸的民風,祖祖輩輩不屈不撓的精神。
村近東南,古代有龍王廟,築於岩石自然形成的高台上。台高3米,數丈見方。四處清冽溪水環繞。現廟已坍塌,只剩四周半壁殘垣。龍王廟在所有廟宇中建修年代最早,年代不詳。
村的正東,先前有觀音廟,是所有廟中規模最大的l處。大殿3間,為土木結構,用料黑磚青瓦。大殿屋體高大,氣勢恢宏,建築精美。四梁八柱,高脊闊檐,雕欄畫棟。屋脊為青色陶制裝飾:中居“望天猴”,其兩側各為一溜十多個“哈巴狗”,兩端是“張口獸”,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紅漆門框寫有黑字對聯:“神坐蓮台觀四海,手掌如意定乾坤。”木雕欞窗,木門,前廈,兩立木柱;柱基為精雕石礅,廈外三層台階。殿內五尊大神:觀音奶奶、眼光奶奶、送生娘娘……十多尊小神。辛亥革命時期,殿內神像全部被砸。廟院東、西、南各有院牆,且院的西側有屋3間,供道士住用。南牆居中有精緻的大門。兩側門框下各有一精雕細刻的石獅。門框下端置於獅身後部,兩獅坐北朝南,頭面相對,大概取“獅子把門”之意。
進大門2米處一照壁。出大門3米處有三拱橋,南北向。橋面石板鋪就,中間縱鋪石板,兩則橫鋪石板,出橋洞東折向北還有一土地廟。橋的座落地並無長年的流水,也許先人處於對廟宇的襯托而設計的。總之它成為一處風景,每到夏天,白天與晚上,橋下與橋上,總少不了歇息納涼的人們。1924年,觀音廟的大殿成了村裡的學堂,從這裡培養一出了不少有名的人才。
“文革”初期,一為“破四舊,二為興建新的校舍,大殿被拆,廟宇大門外的石橋也不復存在。儘管廟宇原貌已無蹤影,但珍存的大門框下的石獅子座前側,清晰可見“景泰二年”之字跡,可知,觀音廟建於明朝前期。
此村正西有關帝廟。廟為一間較平常的屋。廟內三尊神像:關老爺、關平、周倉。廟前一級台階下有寬2米,長3米的石鋪平台。廟宇有院無牆,廟南七、八米處有梢門,梢門朝南向馬路。往西距梢門50米處有一照牆

歷史傳說

相傳,棗園村有這樣兩個令人稱奇的人物。一是“邱馱( duo)簍”。此人相貌比常人也沒有特殊的地方,只是身個稍大些。他力大無比,飯量驚人。耕地,只要有個人給他掌犁,他自己拉足矣。一頓飯吃一、二斤乾糧。飽食一頓,可一兩天不吃,照樣幹活。有年臘月,他從外面回家來,餓了,到處找飯,在灶上的大鍋內找著一籠扇豆渣窩窩頭。隨吃隨拿,不多功夫吃光了,他的母親抱柴做飯,攥好的窩窩頭不見了。問他,說剛吃了。他母親生氣說:“還沒蒸呢。”他恍然回味:“怪不得有點豆腥氣”。一次,他去博山挑窯貨,用棗木杠作扁擔,粗棉繩作架繩。將瓷缸由大號到小號,以次套滿,裝了兩套。假如用木輪車,一人推不了。店主對他打賭:若一氣挑到關頂,(即青石關)缸錢就不收了。關頂離博山20多里,兩人前走後跟,到距博山10多里的馬棚,店主人知道輸定了,錢未收,回去了。二是百年前,宋氏家族出過一個“飛毛腿”。此人是秀才宋京禮的後代。他體征特異,兩腳心處各長一撮黑毛,行走,疾步如飛。大雁天上飛,他在地上與大雁同向跑,速度幾乎一樣。有年冬天,別人賭博,他去看熱鬧,不料輸了幾吊錢。沒有分文,便推說解手,牌未散,他氣喘吁吁回到屋裡。事情不能相瞞了,便說:“博山的雪還真大哩”。從衣兜掏出幾吊錢,還於人家。

經濟發展


1954年春,村裡成立了第一個互助組。1955年春,成立名為“五一”的初級社。1955年冬棗園村會同上水河、泉頭成立高級社,名為“五一高級社”。1958年進人人民公社時期,“五一高級社”更名為上水河大隊。1990年,上水河、棗園、泉頭各有行政編製,經濟統算。1992年冬,上水河行政村徹底分散,從此,棗園又自立為行政村。
1960年以後,棗園人就開始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實行田、路、渠綜合治理.1963年建成高標準“三合一梯田”70畝,被泰安地區樹為農田治理的樣板,上級工作組進駐棗園村指導工作。70年代初,各生產隊大搞水利建設,打大型機井3眼,修蓄水塘壩兩座,攔水壩一座,揚水站6座,抽水機房6處,明暗渠數千米,擴大水澆面積,糧食不斷增產。 70年代中期,將村莊以西嶺地全部修成“大寨田”,總計350畝,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1994年前後打深井,5眼深井都不下200米,最深的達240多米,總配抽水電機功率167.5千瓦。對舊渠重修,並新修渠道,總長4450米。所有明、暗渠不滲不漏,形成“五縱三橫”的灌溉網。擴大水澆面積350畝。全村所有農田變為水澆地,生產路四通八達,重整大街兩條。
1998年,以萊明路建設為契機,利用資源優勢,發展路邊經濟。村兩委以“誠、信、實”為原則,提供優惠條件。吸引周邊村鎮商戶,共引進外村商戶26家。建成商業樓6200平方米;形成較大規模的路邊商貿區。
2001年,村裡大搞招商引資,經濟開發。吸引市“電業局農場”、畜牧局“波爾黑山羊繁育中心”、市水保辦“林木育苗基地”、大型養雞場以及本村集餐飲、休閑、旅遊為一體的“金雞山美食園”落戶“金雞山開發區”,金雞山飛來一群“金鳳凰”。開發區的建設,安置大量剩餘勞動力,村民在各廠打工的年總收入達120多萬元。
在現代化建設日新月異的今天,樸實勤勞、聰明智慧的棗園人會把握機遇,迎接挑戰,走向富裕文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