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藥物

徠薄荷來源於唇形科薄荷屬植物薄荷。薄荷味辛,屬於涼性藥物。歸肝、肺經。薄荷的主要成分含有揮髮油、黃酮類、酚酸類、醌類、萜類、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乾燥的薄荷中揮髮油的含量不得低於0.8%;薄荷飲片中揮髮油的含量不得低於0.4%(ml/g)。

簡介


● 正名:薄荷
● 英文名:Bohe
● 別稱:菝藺、吳菝藺、昇陽菜、夜息花、蕃荷菜、南薄荷、貓兒薄苛、野薄荷、薄苛、蔢荷

功效與作用


● 薄荷具有清利頭目、疏肝行氣、透疹、利咽、疏散風熱的功效。
●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薄荷有抗炎鎮痛、利膽、抗腫瘤、解痙、抗病原微生物、抗早孕等作用。
● 薄荷可以用來治療頭痛、目赤、風熱感冒、胸脅脹悶、口腔潰瘍、喉痹、麻疹、風疹等。
● 最新研究顯示,薄荷還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婦科術后腸功能障礙、應激性亞健康抑鬱狀態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您有薄荷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
● 脾胃虛寒者,請謹慎使用薄荷。
● 如果你正在服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訴醫生。
● 孕婦使用薄荷前,請務必諮詢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薄荷前,請務必諮詢醫生。

溫馨提示

● 用藥前,應諮詢專業醫生,並遵醫囑規範用藥,可以有效降低服藥產生的不良反應。

如何使用薄荷


● 薄荷煎汁內服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用藥。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薄荷的每日常規用量為3~6克。入藥劑量,遵醫囑使用。
● 薄荷含有大量揮髮油,煎煮時要後下。
● 薄荷還可以泡酒飲用。
● ● 腦傷寧酒:與人蔘、黃芪、茯苓等配伍,泡酒飲用,可以安神醒腦,緩解目眩耳鳴、頭痛頭暈、健忘心煩、心悸不寧、失眠多夢。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辛辣、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及茶類等,可能會降低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薄荷有變質跡象時,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目前沒有報道顯示薄荷有毒性,但如果需要長期服用,請諮詢專業醫生。
● 過量服用,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
● ● 胃痛
● ● 肢體發涼。
● 停止服用后,如果癥狀沒有緩解,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我該如何選購薄荷


● 薄荷主要產區為浙江、江西、江蘇、河北、安徽等地。
● 薄荷表面為紫棕或淡綠色,莖為方柱形,稜角的位置有茸毛,質地脆,斷面為白色、中空。葉對生,葉子上表面為深綠色,下表面為灰綠色,完整的葉子展平后多為長橢圓形、寬披針形或卵形,葉面上有稀疏的茸毛。薄荷氣味清香,揉搓后香氣更濃,吃起來味道辛涼。
● 好的薄荷多為深綠色,葉子比較多,香氣濃郁,品嘗起來有清涼感。
● 薄荷炮製後為不規則段狀。莖表面為紫棕色或淡綠色,有縱向稜線,棱紋處有茸毛。切面為白色、中空。葉上表面為深綠色,下表面灰綠色,有茸毛,葉子多不完整。花冠為淡紫色。氣味清香,揉搓后香氣更濃,吃起來味道辛涼。
● 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保存,並注意防潮、防蟲蛀。

含薄荷的中成藥有哪些


● 牛黃上清丸:具有清熱瀉火、散風止痛的功效,可治療熱毒內盛、風火上攻引起的目赤耳鳴、頭痛眩暈、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
● 川芎茶調丸:有疏風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療外感風邪引起的惡寒、發熱、頭痛、鼻塞等。
● 川貝枇杷糖漿:具有清熱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犯肺或痰熱內阻引起的咽喉腫痛、咳痰不爽、咳嗽痰黃、胸悶脹痛;感冒、支氣管炎有這些癥狀時,也可使用川貝枇杷糖漿。

薄荷和紫蘇葉功效一樣嗎


● 薄荷和紫蘇葉同為唇形科植物類中藥,但薄荷和紫蘇葉的功效不同。
● ● 薄荷具有清利頭目、疏散風熱、透疹、利咽、疏肝等功效,可治療風熱感冒、目赤頭痛、喉痹、口瘡、胸脅脹悶、風疹麻疹等。
● ● 紫蘇葉具有行氣和胃、解表散寒的功效,可治療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等。

用藥誤區


● 誤區:薄荷可以治療風寒感冒。
● ● 薄荷具有清利頭目、疏散風熱、透疹、利咽、疏肝等功效,可治療風熱感冒、目赤頭痛、喉痹、口瘡、胸脅脹悶、風疹麻疹等。
● ● 薄荷藥性偏涼,不適合治療風寒引起的感冒、頭痛,多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感冒。出現感冒癥狀時,要先查明原因,不要盲目用藥。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找中醫進行辯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學和藥學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鍾贛生。中藥學。第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5]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