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保齡
費保齡
男,1928年1月30日(農曆戊辰年正月初八)生於天津,幼年隨家人移居北京。著名民間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扎燕風箏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1963年與孔祥澤相識,並開始與孔祥澤合作,在其協助下根據《南鷂北鳶考工志》整理複製曹式風箏,致力於北京扎燕風箏的研究與創作。
費保齡先生
曾在北京民間藝術品公司帶徒傳授風箏扎糊技藝。
七十年代起作品多次參加國內的民間藝術和工藝美術展覽。
連續入選第二、三屆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
1980年有150件作品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北京民間風箏藝術展,作品先後在30多個國家展出。
1981年赴加拿大參加“人與世界”博覽會,展出作品和現場示範、介紹。
曾任中國北京風箏學會第一屆副會長。
作品被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籌),西德慕尼黑博物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收藏。
作品
自學而成一代大師的費保齡,無疑已是北京風 箏製作藝人中的翹楚。2008年,以費保齡為代表的北京扎燕風箏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又進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的公示名單。費保齡也被授牌,正式命名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京扎燕風箏)代表性傳承人”。
鏈接:
“曹氏風箏工藝”是一門綜合藝術,它融民間文化、南北扎制技術的精華於一體,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其製做流程為:扎、糊、繪、放,工藝具有獨到之處。其保存了21首扎制口訣歌訣很有特點。它的43種技法中保留下來的20種製作工藝,做工細膩、用料考究、繪製精美、放飛富有情趣,其中擬人化的扎燕凸顯了北京特色。
“曹氏風箏工藝”是民間風箏藝術,它題材廣泛,種類繁多,融匯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是大俗大雅製作之結晶。它具有觀賞性、科學性、娛樂性、健身性,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在歷史、文化、藝術、民俗等方面都有研究和認識的價值。
“曹氏風箏工藝”悠久的歷史、精湛的製做工藝、對風箏製做高度概括的“四藝”、詩情畫意的歌訣及濃郁的京城文化特色,使人無不為之傾倒。
曹雪芹風箏傳承譜系:
第一代:敦惠亦(惠敏)、於景廉(叔度)
第二代、第三代:惠敏直系後人
第四代:金福忠(惠敏家直系後人,1978年去世)、趙雨山(1968年去世)
第五代:孔祥澤、費保齡
第六代:孔令民(孔祥澤之子,師承孔祥澤)、武金茂(師承費保齡)、楊利平(師承費保齡)、
孫賀(師承費保齡)、劉軼(師承費保齡)、王春年(師承費保齡)
第七代:孔炳彰(孔令民之子,師承孔令民)
《曹雪芹風箏》 書影
對於曹雪芹的風箏歌訣,一般人感到不好理解,不易讀懂。這是因為歌訣中有許多是運用諧音寓意、一語雙關的手法寫成的。曹雪芹在《南鷂北鳶考工志》自序中直言不諱地闡明自己的觀點,這歌訣是專為無靠的殘疾人用以養家而寫的。所以在師徒傳承時用專業性很強的隱語,可以起著限制非本門中人偷藝的作用,避免把這門技藝傳於不尊重行規的無藝德之徒手中。如〔比翼雙飛〕口訣:〔偕隱豈邀名,淡泊實素志〕。表面上看是說夫妻二人不求功名、不圖富貴,有陶淵明那種清高的志向。實際隱含著〔偕隱豈邀(斜尾齊腰)〕的繪畫技法,在燕子的腰部之下畫斜尾、尾翎向兩側斜散著,做飛翔狀。若不是費保齡老師用話點破,用圖標明,一般人真看不出這兩句講的是技法。
二、道出了風箏如何傳神的訣竅
雨燕是1999年在北京舉辦的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吉祥物,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中的福娃妮妮的原型是北京風箏中的扎燕。北京人愛雨燕,它飛得快、飛得遠,是自強不息的象徵。北京風箏的代表是扎燕,如何在人格化的扎燕圖案中使其傳神呢,曹雪芹在肥燕歌訣中寫到〔兩目凝神須下視〕,說時容易做時難,費保齡老師把這傳神的關要說得非常準確細膩,最後雖然是輕輕一點,左右兩筆,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畫比翼燕風箏時要〔瞳仁側向中位〕才能達到〔左顧右盼,情意互通〕的效果。畫雄燕〔眉眼兩梢舒展上揚〕才有英氣,畫雌燕要小口如櫻桃才顯〔女性抿口微笑〕……。全書中這樣的心得肺腑之語比比皆是,毫不保留。
三、闡釋了風箏圖案中的吉祥寓意
吉祥文化是人類嚮往和追求吉慶祥瑞的反映,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曹雪芹風箏》中共涉及80多種吉祥圖案,把吉祥圖案中的諧音法、寓意法、附會法三種生成方法均涉及了,可謂是如何設計和應用吉祥圖案的大全。如:〔肥燕風箏腰栓〕的第一道圖案是(連元長壽),五個圓球用紅色塗之,圓中點白心,在圓球之間畫長壽字,然後把壽字再塗成綠色,又有了福祿壽的含義。此書不但記載了吉祥圖案的生成方式,還揭示了吉祥文化的三大內涵:物體吉祥、語言吉祥和行為吉祥。
費保齡先生講解風箏製作
費保齡與徒弟孫賀、劉軼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點,社會總是在發展。比如磨玉,如今有了機器,我們就不一定還要手工去磨。技藝的傳承也不是這個意思。祖先3000年前留下來的好多東西,現代人都不知是怎麼回事了,這就需要有文字記載參考。費保齡這些年做的就是這個事情。
費保齡說,傳承不是倒退,只是得有人知道我們的前輩,得明白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知道它過去是怎麼做的,現今是怎麼做的,有個比較,也才能有逐步的發展。
2003年,北京市工藝美術協會為大師舉辦收徒會,楊利平、武金茂一起拜在了費保齡名下。之後、北京賓士汽車廠的職工孫賀,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的美術教師劉軼也正式拜師學習扎燕風箏技藝。
徒弟們學得上心,費保齡也教得用心。他在繼承,他在傳授,他更在發展。費保齡從孔祥澤手中看到的那些手抄頁上,風箏圖譜幾乎都是半成品。每種風箏一半是骨架一半是圖繪。圖繪是黑白的,沒有顏色。《漢聲》出的那兩本書上的彩圖,都是費保齡以這些半成品的圖例做參考,通過對畫訣的破譯而畫出來的。
費保齡常跟徒弟們說,要以師傅的圖譜為主線,舉一反三,不要局限於圖譜。比如語言,當今的語言越來越簡化成了一種符號而失去它的更多意義,搞藝術文學的人必須懂得古文,明白典故,不然搞不了文藝。風箏作為民間藝術的一種,它的傳承也應該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