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詩節的結果 展開
- 文學名詞
- 作者埃德加·愛倫·坡,美國詩人的詩
詩節
文學名詞
詩節是文學名詞,拼音是shī jié,指一首詩中根據韻律等劃分的重複出現的結構形式。出自《贈內》等。用法:詩節是詩的一節,由排列成單元的一組詩行構成。“詩節”也是“端午節”的民間稱呼。
《詩節》是十九世紀美國詩人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一首詩歌。
詩節(拼音shījié,英語stanza),詩的一節,由排列成為一個單元的一組詩行構成。每個詩節(單元),包含兩行或更多行的詩。常見詩節以每一單元的行數來命名。
Stanza:One of the divisions of a poem,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lines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a common pattern of meter, rhyme, and number of lines.
詩節:詩中由兩行或更多行構成的一節,通常以有相同音步、節奏和行數為特徵。
Sonnet(十四行詩):可分為一個八行詩節(octave)跟一個六行詩節(sestet)。
也可以分為三個四行詩節(quatrain)和一個二行詩節(couplet)。
所謂“詩節”就是詩中重複出現的結構形式,有時相當於散文中的段落。英語詩歌中每一節的詩行數目有固定的,也有不固定的;詩行長短有變化的,也有固定的。一首詩可能只有一節,也可能由數節組成。一首詩如果有數節,詩節之間有空行隔開。就非格律詩而言,在這方面,英漢詩歌沒有多大差別。下面這首英詩由非傳統的四小節組成,每詩節中的詩行數目、詩行長短、格律和韻式基本沒有定規,主要根據詩人情感起伏變化而定:第一節14行,第二節6行,第三節8行,第四節9行;最長的詩行是11個音節,最短的詩行只有4個音節,一般都在8至10個音節之間;有押韻現象,但並十分規律。
在傳統的格律詩詩節方面,與漢語詩歌相比,漢語格律詩基本都是四行一節(詞除外),絕句四行,律詩八行,一般為五言或七言,二、四行或一、二、四行押韻;而英詩中的傳統詩節就要複雜得多,每一種傳統詩節都有一定的格律和韻式,不同詩節還有不同的傳統名稱,不同的使用價值(即使用於不同的題材)。各種不同的傳統詩節也常被詩人蔘合使用在同一首詩中,以達到某種目的,是詩人表達感情思想的藝術手段之一。
英語的傳統詩節有兩行詩節(couplets,“對偶句”),三行詩節(triplets),四行詩節( quatrains),五行詩節(limerick,又稱“五行打油詩”),七行詩節(rhyme royal,又稱“王韻”),八行詩節(ottava rima),九行詩節(Spenserian stanza,又稱“斯賓塞詩節”)和十四行詩節(sonnets,即“十四行詩”),各種不同詩節都有不同的韻律,有不同傳統使用價值。
“詩節”,也出現在詩章中——戴望舒《贈內》詩:“因為我苦澀的詩節,只為災難樹里程碑。”
詩節——詩人節。
端午節其實在中國解放后也被定名為“詩人節”,民間也稱“詩節”,都是為了紀念屈原。
詩節——詩的存儲之處。
術語(詩節)是專門出於技術的原因而選取的,這樣,包含合組歌(canzone)全部藝術的東西應當被稱作詩節,也就是說,(詩節即貯藏)這整個技藝的容量巨大的住所或倉庫。
十三世紀的歐洲詩人把他們詩藝的核心稱作詩節,也即,“容量無限的住所,倉庫”,因為它保全,在保全合組歌所有的形式元素的同時,保全了這些詩人作為詩歌之獨特客體而託付給詩歌的那種愛的愉悅(joi d’am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