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

黑龍江中部山脈(張廣才嶺支脈)

大徠青山(脈),長白山脈支脈張廣才嶺的支脈,位於黑龍江省中部,賓縣、延壽縣、尚志市、阿城區交界處,屬張廣才嶺支脈。呈西南-東北走向,北抵松花江,西至阿什河河谷,東至瑪河(螞蟻河)河谷,面積150平方千米。山體主要由火山岩、花崗岩構成,一般海拔500-700米,中部地勢較高,主峰大青山,海拔952米。由於山勢巍峨,峻岭蜿蜒,重重疊疊,縱橫交錯,翠綠濃郁,挺拔人云,故名“大青山”。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抗日聯軍曾以大青山為天然屏障,出沒於茫茫林海,打擊偽軍和日本侵略軍。大青山資源豐富。樹木有松、樺、楊、椴等次生林,山產品有木耳、猴頭、蕨菜以及人蔘、平貝、五味子等野生藥材。野生動物有野豬、黑熊、狍子、鹿、猞猁和山雞、飛龍鳥等。礦藏有銅、鐵等資源。

位置境域


大青山位置及走向
大青山位置及走向
大青山山脈,位於黑龍江省中部,賓縣與阿城區、延壽縣、尚志市交界處,屬張廣才嶺北段向西的一條支脈。呈西南-東北走向,西至阿什河河谷(哈爾濱市阿城區西北部),東至瑪河(螞蟻河、螞蜒河)河谷(方正縣、延壽縣、賓縣交界)。北抵松花江南岸,南至阿什河、瑪河北岸。面積150平方千米。
大青山山脈,位於賓縣南部,境內約4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52米,主麓山巔33座,山谷溝壑11條。其西南主山脊為阿城區與北鄰的賓縣的縣界。山勢自東向西逐漸低緩。此段在阿城區境內延伸40餘公里。西段南坡在阿城區境內向西南方向展布,里一北北東--南南西走向之山嶺,在縣境內長達35公里,並向西南延伸至五常縣境內。山勢北高南低。中段主脊,為賓縣與尚志市界,山地則北延至賓縣中部,南延至尚志西北部。大青山山脈東段,是賓縣與延壽縣界,山地綿延賓縣東南至延壽縣西北部。

地質地貌


大青山北坡賓縣境內地貌
大青山北坡賓縣境內地貌
山體主要由火山岩、花崗岩構成,一般海拔500-700米,中部地勢較高,主峰海拔952米。由於山勢巍峨,峻岭蜿蜒,重重疊疊,縱橫交錯,翠綠濃郁,挺拔人云,故名“大青山”。
大徠青山屬玉泉組地形,北坡分佈在賓縣弓棚子、李家店、隋家店、石灰窯,直至駝腰嶺,大致分為三層:下部為砂板岩層,中部主要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間夾正常沉積的板岩和大理石透明體,火山碎屑岩和板岩多變質,成角岩;上部層為厚層大理岩、灰角岩薄層。在分佈中有第四系沖積層。長期以來一直為上升區,而北、西、東受東南向控制,第四紀以來,處於間隙性的沉降區,東西向斷裂和塌陷較為明顯。較突出的是松花江斷裂,賓西一勝利一帶的切斷陷。大地構造類型,全縣地勢東南部高,西北部低。東南以海拔952米大青山為全縣最高處,北部以海拔105米的擺渡鎮東方村黃魚圈溝入松花江口處為最低,高差達847米。
大青山南坡尚志境內,位於縣境聯合--長壽--勝利以西,山系走向為北東--南西,西北高,東南低,由低山過渡為丘陵,切割破碎,境內水系發育。主要山峰有大豬圈、扇面山、帽兒山,海拔高度300-800米左右,低山、丘陵顯示出明顯的兩個階梯。本區可分為兩個亞區。1、張廣才嶺西北帽兒山--黑龍宮低山區,位於境內西北,黑龍宮鎮--帽兒山鎮以西,山脈走向北東--南西,海拔高度600-800米左右,相對高度400-500米,地形切割強烈,水系發育,多V形谷,山坡陡(多在20。以上,部分超過30°),難以攀登,山脊狹窄,多呈齒狀,多懸崖峭壁,並有倒石堆分佈,主要山峰有大豬圈山(832.1米),扇面山(819.6米),帽兒山(805米)。2、張廣才嶺西北三陽-—長壽——亮珠丘陵區,本區海拔高度300-400米,相對高度50-200米,起伏和緩,山頂多呈饅頭狀,有的坡度大,山峰呈金字形,區內水系發育,河谷較寬,河底較平,多山間河谷沖積平原,並多興修水庫的有利地形。
大青山區在阿城區,面積為1252.6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45.69%,是林業和多種經營生產的基地。低山區海拔標高320-670米,山區西部地勢略低,縱深地帶逐漸升高,阿城、賓縣兩縣接界處大個子嶺為最高峰,海拔為826米。縣內最高峰為老母豬頂,海拔764.6米。低山區分佈為古生代、中生代的火成岩、變質岩和少量的沉積岩。火成岩主要為海西期花崗岩、流紋岩、熔岩;變質岩主要為板岩和少量的大理岩,低山受岩性控制,呈圓坦狀,一般坡度3-10°,個別地段因受斷裂影響,坡度陡峭。花崗岩、變質岩易於風化,加之地形平緩,使岩石生成裂隙,滲入雨水,生成母質。屬於新華夏系構造體系第二隆起帶張廣才嶺隆起的西緣,第四紀以來,東部山區在物理的、化學的、水力的風化作用下。以剝蝕作用為主。

主要山峰


賓縣境內

大青山(脈)主峰大青山
大青山(脈)主峰大青山
大青山,大青山(脈)主峰,是賓縣青陽、光恩,與延壽縣與尚志縣的交界點,山體多懸崖峭壁,景觀別緻優美。距賓縣縣城東南65公里,尚志市黑龍宮鎮王家館子東5公里,海拔952米,東西走向,坐落與尚志交界處。面積40平方公里,是松花江與螞蜒河之分水嶺。山東北有山間茅道,可通山頂,頂端如平地。1900年,庚子之役,附近居民在山頂隱蔽處,鑿岩築屋,以保避難安全。山頂有清泉1眼,清澈可飲。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曾以大青山為天然屏障,出沒於茫茫林海,打擊日偽軍。大青山森林面積約30平方公里,資源豐富。
大青山[黑龍江中部山脈(張廣才嶺支脈)]
大青山[黑龍江中部山脈(張廣才嶺支脈)]
香爐砬山,距賓縣縣城南22.5公里,海拔623米,南北走向,坐落松江鎮益陽村。
大個子嶺,距賓縣縣城南22.5公里,海拔826米,東西走向,坐落松江鎮弓棚子屯。
水湖嶺
水湖嶺
水湖嶺
水湖嶺
吊水湖嶺,距賓縣縣城南25公里平坊鎮與阿城區毛毯溝西交界處,海拔485米(一說637.8米637.8米),東西走向,坐落松江鎮南與阿城交界處。
玲瓏山,距賓縣縣城南9公里,海拔345米,東西走向,坐落平坊鄉共和村。
大白石砬,距賓縣縣城西南12.5公里,海拔361米,南北走向,坐落英傑鄉永樂村。
高麗帽子山
高麗帽子山
高麗帽子山,距賓縣縣城東57.5公里,海拔442米,東西走向,坐落勝利鎮民勝村。
太平山
太平山
太平山,距賓縣縣城東67.5公里,海拔505米,東西走向,坐落勝利鎮民豐村,山區駐有太平山林場。
楊木頂子山,距賓縣縣城東南80公里,延壽縣城西北30公里處,海拔495米,東西走向,坐落勝利鎮南與延壽交界處。面積25平方公里。
賓縣花砬子和尖砬子
賓縣花砬子和尖砬子
花砬子,距賓縣縣城東南62.5公里,海拔642米,東西走向,坐落青陽鄉松林村。山峰頂上建有平安塔。
城牆砬子,距賓縣縣城東67.5公里,海拔394米,東西走向,坐落勝利鎮東安村。
老爺嶺,距賓縣縣城東80公里,海拔538米,東西走向,坐落擺渡鎮東方村。
馬鞍山(雙尖砬子),距賓縣縣城東南30公里,海拔332米,南北走向,坐落光思鄉馬鞍山村。
雙鴨子嶺,距賓縣縣城東南70公里,海拔779米,東西走向,坐落光思鄉與延壽交界處。

尚志市境

興隆山,位於縣城西北2公里,海拔322米,面積6平方公里,山勢平緩,植被種類豐富。
尚志 帽兒山
尚志 帽兒山
帽兒山,位於帽兒山鎮北5公里處,哈綏公路旁,海拔805米,面積10平方公里,山勢壯觀,山頂有平台約200平方米。因其形狀遠觀如帽而得名,是遊覽區之一。
牛心山,位於長壽鄉北4公里,海拔411米,面積3平方公里。山嶺東坡陡峭,西坡平緩,樹木稀疏,山勢險峻,因狀似牛心而得名。
尚志 筆架山
尚志 筆架山
筆架山,位於蜜蜂鄉北安村北1公里處,海拔584米,面積4平方公里,扼濱綏鐵路之北,與南側山嶺對應成一隘口。因狀似筆架得名。
扇面山,位於帽兒山鎮東13公里,海拔819.6米,面積20平方公里,人工林茂密。
大豬圈山,位於亮珠鄉興墾屯西,海拔832.1米,面積13平方公里。
大青山[黑龍江中部山脈(張廣才嶺支脈)]
大青山[黑龍江中部山脈(張廣才嶺支脈)]
四方頂子,位於烏吉密鄉西南2公里,海拔475.6米,面積12平方公里。山頂平坦,清初曾建有寺廟。抗聯部隊曾在此建過醫院。北坡辟有高山滑雪場,全國滑雪賽曾多次在此舉行。

延壽縣境

螞蜒河左岸的北部山區有大青山、二紅山、大砬子山、楊木頂子山等。
王魁嶺,縣城西北,面積24公里,海拔487.1米。
二洪山,縣城西北18.5公里處,面積15平方公里,海拔676.7米
一撮毛,縣城西北25公里處,海拔371米。
白砬子山,縣城西北25公里處,海拔524米。
二紅山,縣城西北9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
大青山,縣城西北40公里處,海拔944.6。
延壽縣石城山
延壽縣石城山
石城山,位於延壽縣城西北百餘里。石城山森林公園內有較大的山峰兩座,海拔高度在510米至775米之間,山上有大小石砬子峰十餘處,巨石聳立,巍峨壯觀,山下林木蔥蘢,泉水涓涓,綠陰蔽天,景色宜人。石城地勢險要,位於石城山半山腰,是一個天然形成的古城堡,猶如斧劈刀削,高數十丈,只有城西一門可容一人爬行入城。城內近方形,城牆約300延長米,面積近2500平方米,城內及城牆上生有珍貴樹木。是延壽的名勝古遺之一。

阿城區境

自東向西的主要山峰,有
大個子嶺,位於老白家溝北,呈東西走向,海拔826米,是阿城最高峰。
插旗砬子,位於毛毯溝北,呈東西走向,海拔739米。
大頂子山,位於朱家溝北,呈東西走向,海拔708.9米。
自北向南的主要山峰,有:
老母豬頂,位於三清宮北,呈北東——南西走向,海拔764.6米。
橫頭山
橫頭山
橫頭山,位於解放屯東,近南北走向,海拔671米,已開發為橫頭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青山[黑龍江中部山脈(張廣才嶺支脈)]
大青山[黑龍江中部山脈(張廣才嶺支脈)]
松峰山,位於吉祥屯東,近南北走向,海拔625米。
東青嶺,位於新興屯東北,近南北走向,海拔520米。
一撮毛山,位於白帽子南,近東西走向,海拔621米。
三楞子山,位於小嶺北,呈南北走向,海拔474.8米。

資源分佈


林木資源

多樣的地貌和茂密盼森林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山產品和動植物資源。大青山藏有珍貴的梅花鹿、馬鹿、紫貂、狐狸、野豬、黑熊、狍子、貉子、獾子、黃鼬、山雞、飛龍、野兔等野生動物。山區有優質蜜源樹木20多種,還有名貴的人蔘、鹿茸、刺五加等中草藥材;山野菜遍布山區,老蕨菜遠銷日本;山野果、野玫瑰、蘑菇、木耳等較為豐富。
尚志市大青山區,第二分區,為低山針闊用材林區,主要由縣林業局所屬的黑龍宮、帽兒山、小九、聯合、老街基5個林場構成,並包括葦河林業局奎山施業區北部、東北林學院帽兒山實驗林場、省資源局所屬長崗林場,總面積2017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22.6%。林業用地面積220.47萬畝,有林地面積163.09萬畝,其中天然林148.08萬畝,佔有林地面積的91%;人工林面積14.91萬畝,佔有林地面積的9%;森林覆被率54%。活立木蓄積量889萬立方米,有林地蓄積量828萬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積量782萬立方米,在天然林中用材林蓄積779萬立方米。本分區是以楊、樺為主的闊混用材林類型。
該區多屬自然植被,森林總面積50年代初為150萬畝。木本植物有柞、糠椴、山楊、落葉松、山槐,黃菠蘿、山楸、山裡紅、山丁子、水曲柳、白樺、黃榆、青柳、臭松、鱗松等針闊葉混交林。平均高達4米,直徑10厘米。林齡一般在20-30年。由於盲目擴大耕地面積和對森林的亂砍濫伐,致使本地區的木本自然植被逐年減少,至80年代初,純林面積已不足70萬畝。

礦產資源

大青山賓縣區內,黃鐵礦分佈在平房鄉李家店,三寶鄉元寶村。粘土分佈在勝利鎮四合村,青石、沙分佈全縣。少量煤分佈在勝利鎮民富屯、民樂屯、民安屯,賓安鎮虎頭山、利本屯,居仁鄉太康屯。石灰石分佈寧遠鎮明禮村、范家屯、劉家窯,勝利鎮馬鞍山。草炭分佈19個鄉鎮,面積1281萬平方米,折19223.84畝,占縣總面積0.33%。草炭總儲量1081萬立方米,折282萬噸。草炭儲量最多的是寧遠、勝利。黃銅礦分佈在松江鎮弓棚子,賓西鎮南秋皮溝。松江銅礦還含有金、銀、鋅、鎢等多種有色金屬。
尚志市帽兒山鎮三號屯南東2.3公里處,有三號屯鐵礦。礦床為矽卡岩型礦床,礦體成腎狀,長126米,厚45米,礦體產狀為傾向北東55°。礦區總儲量為56.94萬噸,其中富礦31.95萬噸,佔總儲量的56%。幸福屯北山銅、鉛、鋅多金屬礦點。礦點地處黑龍宮鎮幸福屯。小金溝大理岩礦床,位於黑龍宮鎮小金溝屯西2公里處,礦體厚度約180米,長500米左右。礦石質量好,儲量約900萬噸。
延壽縣太安鄉延吉屯大理石礦床,D級儲量200萬噸,太安鄉安樂屯大理石礦床,D級儲量100萬噸,太安鄉邢家屯大理石礦床,D級儲量60萬噸,青川鄉北寧屯黃鐵礦點;安山鄉黃家木營水晶礦點。大砬子鐵及多金屬礦床,位於平山鎮駐地西北約6.5公里,由兩個礦帶組成。第一礦帶礦石中主要金屬礦物有方鉛礦、黃銅礦及黃鐵礦。礦石類型為浸染狀及細脈狀。第二礦帶為以含鐵為主的鉛鋅礦帶。屬於矽卡岩型的礦床規模屬小型。
家圍子鐵、鋅、銅礦床,位於小嶺鎮南屯村西山。礦床規模屬小型。張家灣鐵礦床,位於交界鎮沿河村北山。礦床屬矽卡岩型,鐵礦規模屬小型。門嶺鐵、銅、鋅、砷床,位於白嶺火車站南1.5公里處。新明鐵礦點,位於平山車站東北15公里處。礦石中以磁鐵礦為主,伴生有黃鐵礦、方鉛礦和閃鋅礦,為接觸變質礦床,屬小型。一撮毛鐵礦點,位於白帽子車站南2公里山坡處。礦體呈扁豆狀,巢狀產出,礦石以磁鐵為主。秋皮溝銅礦床,位於蜚克圖鄉鄰賓村秋皮溝南約1公里處。礦床規模屬小型。石發鉛鋅礦床,位於小嶺鎮石發北西西方向600米處。礦床規模屬中型。五道嶺鉬礦床,位於小嶺車站西南約6公里處。礦區有10條鉬礦體,一條黃鐵礦體和三條鐵礦體,礦床規模屬大型。秋皮溝鉬鎢礦床,位於蜚克圖鄉鄰賓村南2公里處,礦床規模小,暫無開採價值。一撮毛銅礦,位於白帽子車站南2公里山坡處。礦石、礦物為孔雀石、黃銅礦、斑銅礦。金雲山銅礦,位於平山車站東4公里處,礦石、礦物為孔雀石、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等。玉泉礦山屯瑩石礦化點,位於玉泉鎮礦山屯東山。石發大理岩礦床,位於小嶺鎮石發村北山及西山。玉泉大理岩礦,位於玉泉鎮東南500米緩坡處。大理岩礦石几乎全由方解岩組成。

水資源

賓縣境內河流,大都發源於大青山北坡,向北注入松花江,是大青山地區的主要水資源。年徑流量深為87-175毫米,地勢高,山林多,耕地少,水源充足,為余水區。主要河流有:
蜚克圖河,流經賓縣平坊、新立、英傑、居仁、賓西、永和、糖坊等鄉鎮,在老山頭處匯入松花江。
枷板河,系多源頭河系,流經賓縣三寶、青陽、寧遠、常安、賓安等鄉鎮,在虎頭山南匯合為主流,在新甸鎮西注入松花江。
馬蛇子河,流經賓縣三寶、賓安,至新甸鎮新民村匯入大通河,注入松花江。
海里渾河,流經賓縣新立、賓州、鳥河、民和4個鄉鎮,至民和鄉孫家屯與主流匯合,經華賓村注入松花江。
濤淇河,流經賓縣勝利、新甸2鎮。經玉泉村匯入松花江。
淘氣河,流經賓縣賓西、永和、滿井3個鄉鎮,經富源村匯入松花江。
擺渡河,流經賓縣擺渡鎮政府,至西口子匯入松花江。
鳥河,流經賓縣鳥河鄉至永寧村匯入松花江。
枷板河,史稱枷板站河。枷板河河道與歷史記載無大變遷,其源頭為四:一是元寶河,發源於三寶鄉元寶村與尚志縣分界的分水嶺;二是石洞河,發源於青陽鄉大青山,元寶。石洞二河於常安鄉賓陽村北匯合,為枷板河中游,流向正北;三是朝陽河;四是湯什河,皆發源於寧遠鎮境內。朝陽、湯什二河於常安鄉大興村匯合,亦為枷板河中游,流向正北轉西北,中游兩股河流至賓安鎮太陽村虎頭山南匯合為主流,過虎頭山,流向西北,經新甸公路常和橋,於新甸鎮西流入松花江。枷板河總長53.5公里,總流域面積9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13440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徑流深140毫米,平均比降0.0023。
尚志市境內河流,發源於大青山的主要是瑪河(螞蟻河、螞蜒河)支流大亮子河,發源於大青山南坡,在市中部長壽鄉注入瑪河。
延壽縣發源於大青山的河流,也都屬於瑪河支流,有:
西柳樹河,發源於青川鄉北賓屯北與賓縣交界的分水嶺南坡,是山區性常年河流。由北賓屯向南,經過北安、北順、種子站、興隆等屯,有支流雙鴨子河匯入,在光榮屯西進入延河鎮界內,流向南,在延河鎮東南匯入螞蜒河。縣內流路長29.3公里,流域面積316.5平方公里。河源上段高程320米,河口高程167米,河道比降1:192。多年平均流量2.31立方米/秒。
東柳樹河,又叫十里河,發源於新村鄉西北與賓縣交界嶺南坡。有班石河等3個季節性小河匯入。經新村鄉洪福村馬架屯、王德屯、徐家屯、洪橋屯,在權家崗屯進入高台鄉,經張連喜屯西於吳鳳屯南匯入螞蜒河。流路長26.7公里,流域面積196.2平方公里。河源高程270米,入螞蜒河口高程14,5米。河道比降為1:214。多年平均流量1.58立方米/秒。此河源頭有多處泉眼,其中較大的3處,水流終年不息,常年來水量大,可開發利用。
凌河,又叫太平川河,發源於太平川種畜場境內的四家子屯南。流經孫菜營屯、畜牧隊屯、樺樹門子屯,入六團鎮境內,經同興屯、劉家屯,有奎興小河匯入,再經孫富屯,在六團鎮東安屯東南流入螞蜒河。全長30.1公里,流域面積166.2平方公里。河源上段高程280米,河口高程137米,河道比降1:210,多年平均流量1.34立方米/秒。此河為山間河流,水大流急,河道隨地勢山形變化,灣曲岸陡。
蜚圖克河,發源於阿城區東北部大青山山麓,上游自東南向西北流入賓縣境內,下遊河段為賓、阿兩縣之界河。在阿城區流經蜚克圖、永源、巨源三個鄉鎮,注入松花江。蜚克圖河在阿城區境內長度為56公里,流域面積約為360平方公里。
海溝河,系阿什河支流,發源於大頂子山山麓,自東南向西北流,經大嶺、紅星、料甸等鄉流入阿什河。全長68公里,流域面積約480平方公里。
大石河,是阿什河支流,發源於小嶺鎮新興屯后七里半。自東北向西南流,縱貫小嶺鎮中部,於小嶺鎮西川附近流入阿什河,全長26公里,流域面積122平方公里。

旅遊資源

阿城區境內,松峰山,位於城東南54公里之山河鄉境內,主峰陡峭險峻,俗稱煙囪砬子,海拔高一627米,支峰狀似雙乳,自古有金源乳峰或雙乳山之稱。後人又以其山多古松,林蔭茂密而命名松蓬山或松棚山,最後定名松峰山。山上有五峰並峙、相映成趣,怪石林立形狀各異,有的如雄獅怒吼,有的象巨猿端坐,夏季日出時常有雲霧環繞山腰,景緻極為壯觀。洞內頂部面南鐫刻"松峰山太虛洞"六字,洞中原曾有金代承安四年(1199)立的曹道士碑(殘碑現收藏在縣文物管理所),有清代宣統年間記載重修海雲觀的石碑二方,太虛洞前後的洞口皆有石砌台階百餘級(后洞石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兵拆毀)。1981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城區境內,亞溝摩崖石刻,位於亞溝站東5公里的石人山西麓崖壁下部,現存男女二像,狀似夫妻並坐。左幅平雕男武士形象,高1.85米、寬1.05米,面向西南而坐,頭戴戰盔,身著圓領緊身短衣,肩披掛風,腳穿筒靴,右手握劍,身軀魁梧,面部豐腴端莊,兩腿一盤一伸,氣度不凡,是女真人形象。右幅為頭戴帽子,雙手合袖、盤膝端坐的女真貴婦形象。由於久經風雨剝蝕,形跡有些殘缺模糊。從藝術風格、所居環境以及夫妻燕坐等特色看,當為金代早期的石刻藝術作品,1961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阿城區境內,有長壽國家森林公園,隸屬於黑龍江省瀕危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賓西示範林場,是1993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建的國家級森林公園,2006年晉陞為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總佔地面積2340公頃;位於哈爾濱市東南,距哈爾濱市45公里,經過十幾年的苦心經營,現已發展成為距哈市最近、自然景觀獨特的一處天然森林公園。
橫頭山國家森林公園,是2007年國家林業局設立的,位於張廣財嶺西麓、哈爾濱市阿城區吉興林場施業區,隸屬阿城區林業局,在哈爾濱市區東南66公里處的金代發祥地境內。橫頭山主峰海拔826米,哈市第一高峰,公園總面積10萬畝。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以蒼山岩壁為骨架,以清泉溪流為脈絡,古迹人文點綴其間,形成了"奇山、怪石、古樹、林海、文物、山泉、動植物"為獨特秀麗的風景。
阿城吊水壺風景區
阿城吊水壺風景區
吊水壺天門峰風景區,位於哈爾濱市東南100公里處的金代發祥地內。在松峰山鎮中和林場施業區內,隸屬於阿城區林業局,景區擁有15公里紅葉絕佳景觀帶。
尚志市境內,有帽兒山風景區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建於1958年,於1992年經林業部批准正式建園。公園地處哈牡高速公路距哈爾濱市86公里處,東去89公里即是2009年大冬會主賽場亞布力滑雪場,由省會哈爾濱、玉泉北方森林動物園、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亞布力滑雪場,構成了黑龍江最負盛名的“北國旅遊黃金線”。公園面積275平方公里,屬典型天然次生林區,資源豐沛,各種植物愈千種,各種動物和鳥類數百種。園內山巒起伏,風景秀麗,公園標誌性地貌帽兒山,海拔808米,峰型奇特、雄偉壯觀,是哈爾濱地域內最高峰。主峰下的阿什河清澈透底、魚蝦嬉戲。抗日英雄趙尚志曾經在此抗擊侵華日軍,傳說中“北方道”在此得道,其成仙前居住的老道洞就在帽兒山上。同時在此可以追溯松花江一級支流阿什河的源頭,是金元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位於阿城區市區南2公里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朝1115至1234年間的都城,是迄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唯一一處金代都城遺址。至今,皇城午門及宮殿建築遺址,均保存完好,外城城牆、瓮城、馬面、角樓及護城河遺址尚存。阿城市金上京歷史博物館,是我國也是全世界唯一的金史博物館,位於阿城南郊兩公里處。
延壽縣石城山,1998年8月,被批准建立省級森林公園,2004年7月,延壽縣委宣傳部將此處命名為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社會經濟


地區歷史

大青山北部地區,夏周時期為肅慎故地,兩漢及晉為挹婁,南北朝屬勿吉,唐屬河北道渤海都督府,遼屬東京道女真完顏部。金在枷板河入松花江口處設曲江縣(現新甸鎮仁和金代古城)(注),屬上京會寧府,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合蘭府,明屬奴兒干都司,1406年(明·永樂四年)置嘉河衛、撒拉兒衛、蜚克圖衛。清初不設治,賓境成為圍場禁山。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置色勒佛特庫站、蜚克圖站。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始開放蜚克圖站,由此墾荒日繁,人煙遞增。賓州初名葦子溝,1880年(清·光緒六年)設賓州廳,189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升為賓州直隸廳,轄延壽(原名長壽,后改名同賓)。1909年(清·宣統元年)為賓州府,轄延壽、阿城兩縣。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改為賓縣至今。
大青山南部地區,虞舜時為息慎,東周時為肅慎,漢為挹婁國,唐為勃利州,遼為女真本部,金為胡里改,市內大青山向南延伸段的長壽鄉福壽村北的大亮子河右岸,稱福壽屯金代冶鐵遺址。明為努兒干,清初為寧古塔轄境,乾隆時屬阿勒楚喀副都統轄,光緒年間划屬賓州,屬長壽縣管界。1922年(民國11年)從同賓、五常兩縣析置烏珠河、葦沙河兩設治局,1927年(民國16年)兩設治局同時升縣,是為珠河縣、葦河縣,同屬吉林省管轄。東北淪陷時期,珠、葦兩縣劃歸濱江省管轄。大青山南坡亮珠鄉一曼村北1500米處的山坡上,有抗日女英雄趙一曼被捕地遺址。亮珠鄉人民政府於1984年建有"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烈士被捕地"石碑一座。一曼中學東大門裡北側30米處,有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犧牲地遺址,建有黑龍江省省長陳雷題寫的"巾幗英雄"石碑一座。抗日戰爭勝利后,珠、葦兩縣改屬松江省管轄。1946年11月,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趙尚志,將珠河縣更名為尚志縣。1948年3月,葦河縣併入尚志縣。1954年6月,松江省併入黑龍江省,尚志縣遂為黑龍江省所轄。
大青山東南部地區,商、周時為肅慎族屬地,秦、漢屬扶余玄菟郡,唐屬渤海鄚頡府,元屬女真水達達路吾者部,明屬奴爾干都司木興河衛,清屬窩集部西北境。清光緒七年(1881年)設置螞蜒河分防巡檢。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始設長壽縣。民國3年(1914年)改稱同賓縣。民國18年(1929年)因縣城南臨螞蜒河,面向長壽山,故諧河山名之音,寓"延年益壽"之意,改稱延壽縣。延壽縣石城山,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者曾憑藉此城,對抗統治者。抗日戰爭前,張學良部在此剿匪作戰。抗戰時期,東北抗日聯軍以此為據點,抗擊日寇。解放后,考古學家曾在城內發現戰馬骨頭、彈殼、古代兵器等遺物,石城牆體上彈痕依舊。
大青山西南部地區,阿什河流域是阿城的發祥地,在小嶺地區曾發現過距今近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遺跡。兩晉以前,這裡先後是肅慎、挹婁人居住和活動的地區。北朝末年至隋朝時期,阿什河(當時稱安車骨水)流域先後有安居骨勿吉人和安車骨靺鞨人勞動和生息。唐代,這裡是海東盛國渤海國的屬地。遼滅渤海后屬遼統治。遼天慶五年(1115年)完顏阿骨打於安出虎水(今阿什河)畔奠都,建立金朝。金朝的建立標誌著這一地區從原始氏族制向階級社會轉化的成熟和完成。金朝政權在這裡雖只歷四帝、凡38年,卻是阿城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到了元、明時期,這裡雖也建過一些州、站、衛、所,但已一改金朝盛世時的繁榮景象,甚至一度湮設無聞,清朝視阿城為"東北最要咽喉"。從乾隆二十一年至宣統元年(1756-1909年)的阿勒楚喀副都統衙門時期是阿城歷史發展的又一重要階段。宣統元年,裁撤副都統衙門,設阿城區,縣名由阿勒楚喀城簡化而成。
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后,吉林抗日自衛軍馮占海部駐守阿城,保衛哈爾濱,與日偽軍對抗。阿城區人民拒不接受以熙洽為首的偽吉林省政府的領導,支持吉林抗日自衛軍與日偽軍鬥爭。偽大同元年,二層甸子、二道河子、永增源、郝羅屯等地群眾自發組織起大刀會、紅槍會、山林隊,配合吉林抗日自衛軍阻擊日偽軍對哈爾濱的進犯。偽大同2年至偽康德3年冬,活動在二道河子、松峰山一帶的東北抗日聯軍三軍三團,多次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戰鬥。
大青山地區是東北抗日聯軍活動的主要地區。1935年(偽康德2年)1月28日,在珠河縣鐵道南的三股流,以哈東支隊為基礎,吸收了部分山林隊和義勇軍,正式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三軍成立后,以團為單位分地區活動。第一團在延壽、方正縣內活動;第二團以鐵道北侯林鄉、太平、二甲、楊木崗、關門嘴子和黑龍宮為根據地,活躍於賓縣南、珠河北、延壽西一帶;第三團以鐵道南的三股流、大青山、六道河子、十三堡、慶喜、雙馬架子、楊家街、張家店一帶為根據地,活動於珠河南、五常北、雙城東一帶。趙尚志率保安營和少年連在珠河縣境活動,以備隨時策應各團。
1935年9月,常有君被任命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六團政治部主任。三軍六團在方正縣牛尾巴崗、五影山、二截刀、雙鳳、黑瞎子崗等地擊退了日偽軍的進攻,鞏固了游擊根據地,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的遠征。他在方正縣橫頭山聯合了“三江”、“天義”、“海山”等山林隊,在大青山聯合了“大山好”、“閻王”等山林隊,壯大了抗日武裝,擴大了革命軍在這一帶的政治影響。

經濟發展

大青山北坡,屬賓縣轄區,該縣是以農業為主體的縣份,盛產玉米、大豆、高梁、穀子、小麥等。素稱"大豆之鄉”,是國家大豆基地縣。大豆播種面積大,產量高,.質量好廠遍銷國內外。白瓜子遠銷香港、西歐國家,葵花子,藥材、瓜果等經濟作物亦有大幅度增長。黃煙、烤煙在省內外頗負盛名。全縣有國營林場8處,年產木材3.8萬立方米。"喬、灌、草”,"帶、網、片"逐步形成完整的防護林體系,使荒山披上新綠。確保生態平衡。以地方工業為主體的有色金屬、機械製造、軸承、化工、電子、建材、農機、橡膠、造紙、製糖、制酒、食品、紡織、製革、印刷等工業相繼建立起來。工業產品有食糖、酒、罐頭、皮鞋:毛巾、針棉織品、機械紙、水泥、油漆、橡膠,和有色金屬、農機設備等。地產"賓州大麴酒”、"賓州酒"、"中國龍泉酒"等多次被評為黑龍江省名酒和優質酒。其中,“中國龍泉酒”、“老黃酒”在1984年全國輕工系統酒類大賽中獲銀杯獎。這些產品遠銷全國8省,市。
大青山南坡中部,尚志縣自然資源豐富,尤以森林資源為最。是黑龍江省的重點林區之一。縣內礦藏有金、銀、銅、鐵、鉀、砷等,特別是大理石、花崗岩、白粘土、煤、石墨等分佈面廣,儲量可觀。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種植業中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等,年產量達2億多公斤;經濟作物有聞名遐邇的亞布力路曬煙、石頭河子的"三莓"和一面坡的酒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多種經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藥材生產、山產品採集、蜜蜂和黃牛的養殖都是省內外有名的。工業基礎比較雄厚,已形成以森林工業和食品工業為主體的包括紡織、化學、機械、電子、冶金、建材、醫藥、縫紉、皮革、文教藝術用品等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產品達70多種,年產值1.6億元。一面坡葡萄酒廠的"三梅酒"(紫梅、金梅、香梅)和山葡萄酒在國家輕工部評酒大賽中分別獲得金杯獎、銀杯獎和銅杯獎,紫梅酒和香梅酒還曾雙獲國家銀質獎。葦河炭素廠的石墨製品,是國家冶金和軍事工業必需的產品。一面坡啤酒廠的啤酒遠銷省內外,深受群眾喜愛。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已有30多種產品暢銷國外。
大青山東南坡,為延壽縣轄區,農業是延壽縣國民經濟的基礎。輕工、紡織、機械,建材等多部類的機械化生產。主要產品有鋼絲繩、油漆、中成藥、工業鍋爐、水泥、木材、棉紗、針織品、飲料酒、中小農具、食用植物油、皮鞋、遠紅外烘乾爐、電子元件等,一些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林地總蓄積量達829萬立方米,每年採伐近4萬立方米。延壽縣是黑龍江省商品糧基地之一。延壽縣對亞麻的種植、加工已有40年的歷史,亞麻生產一直穩步發展。所種的亞麻出麻率高,纖維質強,質量在全省占第一位。哈爾濱亞麻紡織廠用延壽亞麻原料織的“101"亞麻布在全國獲得了金質獎。現在已初步形成以亞麻為原料的麻棉、麻紡、帆布、紡織、印染一系列生產企業。
大青山東南坡西南部,為阿城區,該縣農業發展很快。阿什河鄉白城村(金代上京會寧府故址)盛產的、紫皮大蒜是享譽全省的阿城特產,曾出口國外。阿城區的工業比較發達,其特點是歷史久,行業多,門類全。阿城區發展工業的條件得天獨厚,建築材料、礦產資源豐富,交通方便,能源條件優越,工業開發較早。阿城地方工業形成了食品、建材兩個支柱行業和玉泉酒廠、玉泉啤酒廠、防水材料廠、縣製藥廠等骨幹企業,中國玉泉酒、龍江春酒、玉泉大麴酒、黑加侖卷糖、黑加侖奶糖、製糖機DZ篩網、熏醋等15種產品先後被評為省優、部優及國家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