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魚之味
1962年小津安二郎執導電影
《秋刀魚之味》是由小津安二郎執導,笠智眾、岩下志麻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62年11月18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講述了老人平山的家庭生活和嫁女的過程,片中對生命流逝的緬懷有著濃烈的悲劇意味,細膩地展現了老年人的心理狀態,是導演對自己人生的獨特體會,但卻充滿了對整個生命的關照。
![秋刀魚之味 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c/m0c1d4b8926952e78ded4d7067db66fef.jpg)
秋刀魚之味 劇照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笠智眾 | 平山 | |
岩下志麻 | 平山道子 | |
佐田啟二 | 平山宏一 | |
中村伸郎 | 河合 | |
北龍二 | 堀井 | |
東野英治郎 | 單飄 | |
岸田今日子 | 酒館老闆娘 | |
杉村春子 | 友子 | 簡介 單飄的女兒 |
三宅邦子 | 信子 | |
織田政雄 | 渡邊 | |
吉田輝雄 | 三浦 | 簡介 平山宏一的同事 |
製作人 | 山內靜夫 |
導演 | 小津安二郎 |
編劇 | 小津安二郎、野田高梧 |
攝影 | 厚田雄春 |
配樂 | 齋藤高順 |
美術設計 | 濱田辰雄、荻原重夫 |
服裝設計 | 長島勇治 |
燈光 | 石渡健藏 |
錄音 | 妹尾芳三郎 |
![]() 秋刀魚之味 | 平山 演員 笠智眾 平山家的當家人,育有二子一女,在妻子死後,大兒子宏一娶妻獨立在外。女兒道子為了照料他及小兒子的生活起居,從來不敢提及自己的婚事。平山似乎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反倒有人向他提親時總以女兒不願嫁為由而一筆帶過。直到他在送老師單飄回家時發現老師的女兒友子為了照顧老邁的父親而終身未嫁,才終於開始著急道子的婚姻與未來。 |
![]() 秋刀魚之味 | 平山道子 演員 岩下志麻 平山唯一的女兒,在母親去世,哥哥娶妻獨立在外后,道子為了照料父親及弟弟的生活起居,從來不敢提及自己的婚事。後來與哥哥宏一的同事三浦相遇並留下了極佳的印象,但卻因哥哥無意中的話而未能有所發展。最後嫁給了父親同學介紹的男子。 |
![]() 秋刀魚之味 | 平山宏一 演員 佐田啟二 平山的大兒子,娶妻后獨立在外,但不時回家向父親借錢。其同事三浦為了賣高爾夫球杆而來家中,正巧與來送錢的道子相遇,兩人都留下了極佳的印象。但宏一卻無意中向三浦表示其妹並不想那麼早結婚,致使妹妹錯失了一樁姻緣。 |
![]() 秋刀魚之味 | 河合 演員 中村伸郎 河合是平山的大學同學,同時也是平山道子單位的領導。正是他最開向平山提起相親之事,雖然平山不以為意,但他卻不斷提起。終於對平山有所觸動,最終平山道子嫁給了他介紹的人。 |
![]() 秋刀魚之味 | 單飄 演員 東野英治郎 平山、河合等人的大學老師,現在很是窮困潦倒。平山等人特意辦了個小型的同學會宴請他,高興的他喝得酩酊大醉。單飄的妻子早已去世,女兒友子為了照顧老邁的他而終身未嫁。單飄在酒後為此很是後悔。 |
![]() 秋刀魚之味 | 酒館老闆娘 演員 岸田今日子 平山當兵時的部屬板本吉太郎相熟酒館的老闆娘,在平山與板本吉太郎偶遇后,被板本帶到她的酒館喝酒。平山見年輕的老闆娘長得與自己妻子有三分神似,從此便常常到酒館喝酒。 |
序列號 | 歌曲名稱 |
01 | 主題曲 |
02 | ポルカ波爾卡 |
03 | 終曲 |
時間 | 獎項名稱 | 提名/獲獎 | 提名/獲獎方 |
1963年 | 第16屆日本每日映畫大獎最佳男配角 | 獲獎 | 東野英治郎 |
第16屆日本每日映畫大獎最佳女配角 | 獲獎 | 岸田今日子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日本 | 1962年11月18日 |
美國 | 1964年 |
瑞典 | 1970年11月20日(電視首映) |
捷克 | 2003年7月7日(卡羅維瓦里電影節) |
德國 | 2003年12月15日(電視首映) |
![海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e/m9e0f0d2d04553adb8d14eb9545c94ab8.jpg)
海報
影片承襲了小津電影一貫的平淡雋永的風格,和小津其他影片一樣,影片的細節尤其值得玩味,每一個小處每一個動作都讓人難以割捨。生活中那些好的壞的,甜蜜的苦澀的一齊波瀾不驚地慢慢展現在觀眾面前,並由此靜觀人情世故,內涵深遠。把對日常生活細微差別的表現表現得不動聲色又淋漓盡致,從而把影片從單純的情節劇提升為對人類生存本質的思索。(江南時報評)
《秋刀魚之味》著力描繪的是瑣碎而富有東方韻味的日常生活,與《東京物語》相比,《秋刀魚之味》少了一些感傷,儘管孤獨感彌散在整個電影文本,作品在小心翼翼地觸碰到衰老、死亡等話題之時還是點到為止。在靜默的膠捲舒展中,故事緩緩流出。說的是家長里短,蘊含於其中的情懷卻耐人回味,細膩的電影筆法更是打動人心。(《電影文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