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漢語常用字,讀音為pī。本義為用刀斧或強力破開,引申義為:沖著,正對著、腿或手指等過分叉開的意思。

“劈”的常用組詞有:劈開、劈叉等;包含“劈”的常用成語有:天打雷劈、劈頭蓋臉等。

劈:pǐ ㄆㄧˇ。

衍義:引申指“分開”。如:劈柴。劈成三股。

衍義:引申指“分裂,使從原物上分開”。如:把菜幫兒劈下來。

衍義:引申指“腿或手指等過分叉開”。如:劈叉。

基本釋義


● 劈 pī ㄆㄧˉ
1. 用刀斧或強力破開:~殺。~刺。~成兩半。
2. 雷電擊壞或擊斃:天打雷~。
3. 沖著,正對著:~頭蓋腦。
4. 兩個斜面合成的縱截面呈三角形的簡單機械,刀、斧、楔子等各種切削工具的刃都屬於這一類(亦稱「尖劈」)。
● 劈 pǐ ㄆㄧˇ
1. 分開:~柴。~成三股。
2. 分裂,使從原物上分開:把菜幫兒~下來。
3. 腿或手指等過分叉開:~叉。

字行源流


劈
統一規範簡化為“劈”。

詳細釋義


◎劈 pī
〈動〉
1.(形聲。從刀,辟聲。本義:破開;分割)
2.同本義 [chop;cleave;split]
劈,破也。——《說文》
劈,分也。——《廣雅》
劈,剖也。——《埤蒼》
以刀劈狼首。——《聊齋志異•狼三則》
3.又如:劈心(剖心);劈半兒(分做兩半);劈拉(成八字分開);劈箋(裁紙);劈空(劃破長空)
4.俗稱雷擊為「劈」 [strike]。如:劈雷(打雷)
5.正對著; 沖著 [be right against (one’s face)]
便把魚汁劈臉潑將去,淋那酒保一身。——《水滸傳》
劈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
6.又如:劈心(對準心口);劈腰(當腰,正對著腰);劈脊(正對著脊背);劈口(正對著嘴);劈頭劈臉(正對著頭和臉而來);劈先里(首先;開頭);劈頭(立即;馬上);劈空(突然;忽然)
7.辨 [distinguish]
舉其理,則皆謨明淵沉,剖微窮深,劈析是非,校度古今。——唐· 柳宗元《答問》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歷切,音霹。《說文》破也。從刀,辟聲。《玉篇》裂破也。《廣韻》割也。《集韻》分也。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劈殺、劈心、劈瀉、劈手、劈著、劈地、劈然、劈雷、劈啪、劈面

相關成語

劈頭蓋臉、勢如劈竹、天打雷劈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沙頭角腔] piak7 [東莞腔] piak7 [客英字典] piak7 [台灣四縣腔] pit7 piak7 [梅縣腔] piak7 bit7 tiap8 [寶安腔] piak7 [客語拼音字彙] mag5 piag5 [海陸豐腔] pit7 piak7
◎ 粵語:pek3 pek6 pik1
◎ 潮州話:pêg4 (ph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