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續西遊記的結果 展開

續西遊記

西遊記續書

《續西遊記》是明代佚名撰寫的白話長篇神怪小說,又名《續西遊真詮》一百回。成書於明崇禎年間。

作品接續《西遊記》,寫僧師徒到西方靈山雷音寶剎取到真經之後,保護經卷回東土長安的故事。書中的主要人物與《西遊記》基本相同,保持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原有的性格和特點,一路上與妖魔鬥爭,不僅場面壯闊,神魔精怪變幻莫測,充滿瑰麗的幻想,而且幽默詼諧。

內容簡介


《續西遊記》的主要內容是寫唐僧四眾取經東歸途中的一段經歷。唐僧徒眾歷八十一難到達靈山雷音寺,佛祖如來擔心四人難以保護真經回去,詢之因何心而取真經,唐、孫、豬、沙分別答以志誠、機變、老實、恭敬四心,孫悟空還隨口答以機變心對付八十八種邪心。如來恐孫悟空機心生變,難保真經,派比丘僧、靈虛子兩人暗中保護。他們攜帶八十八顆菩提珠和木魚梆子,輔助取經師徒凈心驅魅,護經返程。后四眾在路途中遭遇諸多妖魔。最終,孫悟空等頓悟機心乃起魔之根,於是滅機心,篤真經,於路無阻,順利回歸大唐。

版本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嘉慶十年(1805)金鑒堂藏板本,藏日本天理圖書館;清同治漁古山房刊本,藏國家圖書館、天津圖書館。1986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排印清同治七年(1868)漁古山房刊本,1986年江蘇文藝出版社排印本,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金鑒堂藏板本。

目錄


第 一 回 靈虛子投師學法 到彼僧接引歸真
第 二 回 如來試法優婆塞 徒眾誇能說姓名
第 三 回 唐三藏禮佛求經 孫行者機心生怪
第 四 回 授比丘菩提正念 賜優婆梆子驅邪
第 五 回 動吟詠聖僧兆怪 和詩句蠹孽興妖
第 六 回 蠹妖設計變蠶桑 蛙怪排兵攔櫃擔
第 七 回 行者一盜金箍棒 龍馬雙銜經出池
第 八 回 行者焚芸驅眾蠹 悟能騙麝惹妖麋
第 九 回 論志誠靈通感應 由旁道失散真經
第 十 回 兩僧人抵回經擔 眾老妖慶賀靈芝
第十一回 齋心廟八戒被縛 幽谷洞行者尋經
第十二回 菩提珠子誑群妖 水火精靈噴氣焰
第十三回 老叟說妖生計較 龍馬噴水解炎蒸
第十四回 妖精行者打猴拳 道士全真愚怪物
第十五回 因緣理指明八戒 木魚聲擊散妖邪
第十六回 真經寶櫃現金光 鎮海寺僧遭毒蠆
第十七回 盜真經機內生機 迷眾僧怪中遇怪
第十八回 噴真火逼走四妖 示蒲鞭法懲八戒
第十九回 比丘僧指引經櫃 唐三藏行遇樵歌
第二十回 魔王送唐僧過嶺 沙僧幫戰鬥忘經
第二十一回 狐妖計識真三昧 三藏慈悲誦五龍
第二十二回 虎威獅吼寄家書 風管鸞簫排隊伍
第二十三回 陸地仙拂塵解斗 唐長老奉旨封經
第二十四回 八戒再哭九齒鈀 行者兩盜金箍棒
第二十五回 當戰場行者罵妖 入眼過唐僧被難
第二十六回 唐長老不入邪蹤 豬八戒忽驚夢話
第二十七回 意正毫毛歸本體 心清慧眼識妖魔
第二十八回 假風癲推倒廟碑 審來歷欺瞞巡嶺
第二十九回 七情六慾作強梁 三藏一誠傳弟子
第 三十 回 悟空大戰蟒妖嶺 長老高奔石室堂
第三十一回 假圈套詐請唐僧 現神靈嚇逃盜伙
第三十二回 化強人課誦心經 誘夜叉喊驚魔怪
第三十三回 陰沉魔誤吞行者 豬八戒辜負騰雲
第三十四回 比丘直說語沙僧 三藏聞言怨弟子
第三十五回 日月寶光開黯黮 莊嚴相貌動真誠
第三十六回 義士忠臣羞佞賊 孤魂野鬼辱權姬
第三十七回 餓鬼林拳打細腰 水晶宮哀求神棒
第三十八回 行者三盜金箍棒 唐僧一意志誠心
第三十九回 木魚聲響散妖魔 猛虎嘯風驚長老
第 四十 回 靈虛道者伴唐僧 嘯風魔王仇八戒
第四十一回 狐妖設計假心猿 行者全經愚腳漢
第四十二回 正念頭八戒知妖 說地獄比丘服怪
第四十三回 隱身形行者打妖 悟根因八成受捆
第四十四回 弄虛脾狐怪迷僧 說功果魔王歸命
第四十五回 禁葷腥警戒神馬發 商借狐妖復轉毫毛
第四十六回 蒸僧林六耳報仇 強葷店二客設計
第四十七回 唐三藏混俗化光 孫行者機心變怪
第四十八回 烈風刮散炎蒸氣 法力搖開大樹根
第四十九回 清凈地玄奘尊經 臭穢林心猿遇怪
第 五十 回 神龍猛虎滅狐妖 八戒沙僧爭服力
第五十一回 指心猿復還知識 遭魔怪暫蔽圓明
第五十二回 胡僧舉滅怪真仙 如來授騙迷妙法
第五十三回 智度尊經破迷識 聖僧頭頂現元神
第五十四回 妖魔噴火空焚葉 行者愚尼變法身
第五十五回 唐長老夜走八林 比丘僧術全三藏
第五十六回 陳員外女子逢妖 唐三藏靜功生擾
第五十七回 八戒假變陳寶珍 真經光射烏龜怪
第五十八回 道姑指路說古怪 師徒設計變尼僧
第五十九回 行者智過百子河 水賊代送西來路
第 六十 回 山賊回心消孽障 比丘動念失菩提
第六十一回 假寶珍利誘賊心 噴黑霧搶開經擔
第六十二回 行者入水取菩提 老黿將珠換寶鏡
第六十三回 變鰲魚梆子通靈 降妖魔經僧現異
第六十四回 誤把五行認妖孽 且隨三藏拜真經
第六十五回 五氣調元多怪消 一村有幸諸災散
第六十六回 孝女割蜜遇蜂妖 公子惜花遭怪魅
第六十七回 老善人動嗔生懈 小和尚供食求經
第六十八回 真經隻字本來無 片語仁言妖孽解
第六十九回 悟空三誘看經鵲 比丘四眾下靈山
第 七十 回 長老推測施妙算 行者開封識怪情
第七十一回 比丘眾共試禪心 靈虛子助登彼岸
第七十二回 唐三藏登山玩景 豬八戒得意賞心
第七十三回 貪利老僧遭怪壓 含靈負重向經皈
第七十四回 玉龍馬顯靈抓怪 老住持妄想留經
第七十五回 優婆塞糾正路頭 村眾人誤疑客貨
第七十六回 驚住持真容說話 附老婦王甲回心
第七十七回 誦經功德病災除 設計妖魔空用毒
第七十八回 孫大聖古洞留名 福緣君深山遇祖
第七十九回 玉龍馬長溪飲水 豬八戒石洞誇名
第 八十 回 比丘假魂訴毒害 行者設計誘山童
第八十一回 傳筋斗直指明心 設機心何勞利斧
第八十二回 假神將嚇走妖魔 揭山石放逃猩怪
第八十三回 八戒誤被邪淫亂 行者反將孽怪迷
第八十四回 拔毫毛抵換板斧 仗慧劍斬滅妖魔
第八十五回 靈虛子辨香煙氣 孫行者摳怪眼睛
第八十六回 六鯤妖怪說神通 獨木橋樑沉長老
第八十七回 妖魔齊力戰心猿 機變無能遭怪縛
第八十八回 靈虛子力斗群魔 四神王威收眾怪
第八十九回 修善功獅毛變假 試對答長老知真
第 九十 回 唐三藏沐浴朝王 司端甫含嗔問道
第九十一回 說經義解忿救徒 拔毫毛變襖愚怪
第九十二回 神王舉火燎獅毛 獵戶疑僧藏兔子
第九十三回 假變無常驚獵戶 借居蘭若誘尼俗
第九十四回 顯法力八戒降假妖 變尼僧悟空明正道
第九十五回 拜禮真經驅病患 積成陽氣散陰邪
第九十六回 動喜心妄入歡境 貪錢鈔暗意邪謀
第九十七回 鼯精計算偷禪杖 行者神通變白煙
第九十八回 算妖魔將計就計 變葫蘆嚇怪驚妖
第九十九回 滅機心復還平等 借寶象乘載真經
第 一百 回 願皇圖萬年永固 祝帝道億載遐昌

創作背景


《后西遊記》《西遊補》和《續西遊記》均產生於晚明,是晚明文人在新舊價值觀衝突下的文學創作,成為折射晚明文人心態的鏡子。作為文人的獨立創作,《西遊記》續書的作者們雖是借西遊故事的“酒杯”,卻更是為了澆自己心中之“塊壘”,以此來傳達自己對時代、對現實的真切體會。但《續西遊記》所續的到底是不是吳承恩本《西遊記》,作者是誰仍有爭論。

人物介紹


孫悟空

主要人物之一,小說從到達西方靈山雷音寶剎面見佛祖起筆,刻劃這個形象。佛祖因他手拿金箍棒,毀傷了無限生靈,定要繳還這棒。孫悟空不舍,懇求不成,舉棒與大力神王較量,因如來不容經、棒同行,被迫繳出如意棒,保護師父和經卷東行。遇有妖魔,便思念起棍棒來,曾三次返西天盜取,均未得手,桀驁不馴之性略存。東還路上,憑一條禪杖,復恃“積年機變”,穿火焰山八林,渡通天河,經新開河岔道,走九溪十二峰,變四眾為尼姑詐女古怪,代比丘找菩提誘老水黿,劬斗授徒計探美蔚君,石洞救僧智斗烏龜精,....“一路來愚弄了許多魔王洞主”,雖時時口念“怕師父說我傷生”,卻常常心懷“降魔的意念”。後來,亳毛失竊,禪杖告偷,他才只好改學梵語經咒縛魔,直到東土。

唐僧

主要人物之一,他去西天取經,走了一十四載,受八十一難,終於來到西方靈山雷音寶剎,獲賜真經一藏共五千零四十八卷,踏上了東歸征途。作者在書中保留了《西遊記》中唐僧虔誠苦行的一面,他飢餐露宿,時刻不離經擔,每遇妖魔先考慮經卷不被奪走,不受沾污。為保住經卷,他甚至情願“割肉喂鷹,含身喂虎”,“舍了殘生”。他遭遇妖魔種種阻難,但沒有挫折志誠信念,美色與富貴也沒能動搖他常守之心,終於把真經送回東土洪福寺,受佛祖之封,成了正果。

豬八戒

主要人物之一,唐僧的二徒弟。他長嘴大耳,獃頭獃腦,性格憨厚、質樸,單純,作者把他做為“老實人”形象來塑造。在東歸途中,他不再挑唆師父念緊箍兒咒,儘管仍常與孫悟空鬥嘴使氣,仍然偷懶耍猾,他們之間的關係。比取經路上親密多了。他還是貪吃貪嘴,不辨真假,吞了妖魔變化成饅頭的大石塊,腹痛難忍;偷吃病魔變的熟瓜,翻腸攪肚,半步難走,被妖怪痛打一頓。他愛財之習未改,曾明瞞暗偷客商的麝香,藏在腰間,惹來了妖糜的不斷糾纏,阻住了前路,被孫悟空罵為“獃子”。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續西遊記》的主旨意在說明禪宗佛學中最為重要的佛性問題,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中是降妖除魔、保護唐僧、西行取經的主題,而《續西遊記》所要表達的主旨和《西遊記》有很大的差異,主要是宣揚佛法的主題。《續西遊記》的序言中提及用何種方法達到禪宗修鍊的目的,也可以將此認同為如何成佛的問題。“起魔攝魔,近在方寸”,意在說明一切妖魔的產生,都是由人的內心所致,而一切妖魔的毀滅,也都是由人的內心所滅。“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意在說明修心養性是離開世俗而通向佛界的唯一途徑。同時說明禪宗標榜“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等,用這樣的方式去發覺內心的真性,從而實現修行成佛的目標。這正體現了《續西遊記》序言中說到的“即經即心,即心即佛”的真正含義所在。
《續西遊記》中的“明心見性”思想是整部著作所要闡釋的核心思想。著作中也多次強調這一思想的重要。如書中第十回這樣說到:“履道坦坦莫邪行,一入邪途怪便生。試問前行何是正,但教性見與心明。”第七十五回中有詞云:“世事盡皆夢幻,人生自有真經,老僧披剃換儀形,只為了明心性。一入貪痴皆妄,此中昧卻虛靈。邪魔乘隙亂惺惺,早把一腔持定。”將“明心見性”當作禪宗佛學的主要思想,並通過這種思想的深入,使人忘卻人生中各種複雜情感的雜念,從而達到一種“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慎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的真正的內心思想。可見《續西遊記》中主張追尋內心真正的思想感情,不因各種不凈根因而產生雜念,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修真成佛的目標。

藝術特色

《西遊記》前十四回是對唐僧、孫悟空出身經歷的描寫,《續西遊記》前四回則主要是對靈虛子經歷的描寫。《西遊記》中將唐僧師徒的取經的足跡串連起來,各個故事情節之間又多是因為唐僧飢餓或是唐僧肉而引來妖魔鬼怪,同時將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的化齋和對師父救助的故事串連起來,其故事情節看似相連在一起,但實際上是斷開的。而《續西遊記》的寫作手法與《西遊記》並不相同。《續西遊記》中將埋伏筆的寫作手法貫穿在整部著作的始終,注重故事情節之間的緊密聯繫,同時使用明暗對應的相關線索來貫穿全書,從而使《續西遊記》的創作更加新奇。《續西遊記》中處於暗中的線索是:孫悟空遇到妖魔使用的機變之心;唐三藏、豬八戒、沙和尚遇到事情的混亂之心。前面的線索貫穿在整部作品當中,後面的線索將作品中不同的故事情節緊密的連接起來。而處於明中的線索:比丘僧到彼、優婆塞靈虛子保護唐僧師徒取得的真經回歸東土;唐僧師徒取經回到東土歷盡艱難險阻的過程。前者貫穿在整部作品當中,後者在故事情節中展現出來。《續西遊記》中將這種埋伏筆的寫作手法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這種寫作手法加強了具體故事情節之間的聯繫。

作品評價


日本近世小說家曲亭馬琴《続西遊記國字評》:“《續西遊記》最大的功績在於否定‘機變’,否定殺生。……具有警世教誡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