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窗喋血

1967年斯圖爾特·羅森博格執導劇情片

《鐵窗喋血》是一部1967年的美國監獄題材劇情片,由斯圖爾特·羅森博格執導,保羅·紐曼、喬治·肯尼迪和斯特羅瑟·馬丁主演。該片講述了罪犯盧克反抗權威的故事。

劇情簡介


Lucas Jackson(保羅•紐曼 Paul Newman 飾),一個越戰的退伍兵,在一個喝醉酒的夜裡拆掉了鎮上的停車計時器而被判兩年的監禁。一開始,他就挑戰監獄里的領袖人物Dragline(喬治•肯尼迪 George Kennedy 飾)。Dragline個頭比Lucas大得多,把Lucas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但Lucas卻一直拒絕屈服,因此贏得了Dragline的尊重。而在監獄的撲克比賽中,Lucas屢屢取勝,得名Cool Hand Luke。Lucas的母親和侄子的來訪讓他備受鼓舞,雖然他在監獄里要忍受許多惡劣的環境和非人的待遇,但他依舊對前途充滿了希望。然而母親的逝世卻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他比之前更想要逃獄,然而一次次的失敗,和監獄長的無情,讓他的路越來越難走…… 
影片劇照
影片劇照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Luke保羅·紐曼/Paul Newman----
Dragline喬治·肯尼迪/George Kennedy----
Society RedJ·D·坎農 J.D. Cannon----
Babalugats丹尼斯·霍珀/Dennis Hopper----
Tramp哈利·戴恩·斯坦通/Harry Dean Stanton----
Sleepy詹姆斯·蓋蒙/James Gammon----
KokoLou Antonio----
Loudmouth SteveRobert Drivas----
CaptainStrother Martin----
Arletta喬·范·弗利特/Jo Van Fleet----
Carr克里夫頓·詹姆斯/Clifton James----
Boss GodfreyMorgan Woodward----

職員表


總導演斯圖亞特·羅森博格/Stuart Rosenberg
製作人Gordon Carroll;Carter De Haven Jr.
副導演Hank Moonjean
編劇Donn Pearce;弗蘭克·皮爾森/Frank Pierson
服裝設計Howard Shoup
攝影康拉德·赫爾/Conrad L. Hall
剪輯Sam O'Steen
布景師Fred Price

角色介紹


Lucas Jackson(保羅·紐曼 Paul Newman 飾),一個越戰的退伍兵,在一個喝醉酒的夜裡拆掉了鎮上的停車計時器而被判兩年的監禁。一開始,他就挑戰監獄里的領袖人物Dragline(喬治·肯尼迪 George Kennedy 飾)。Dragline個頭比Lucas大得多,把Lucas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但Lucas卻一直拒絕屈服,因此贏得了Dragline的尊重。而在監獄的撲克比賽中,Lucas屢屢取勝,得名Cool Hand Luke。Lucas的母親和侄子的來訪讓他備受鼓舞,雖然他在監獄里要忍受許多惡劣的環境和非人的待遇,但他依舊對前途充滿了希望。然而母親的逝世卻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他比之前更想要逃獄,然而一次次的失敗,和監獄長的無情,讓他的路越來越難走……

幕後製作


幕後花絮
影片根據唐·皮爾斯1965年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的時代背景設置在1940年代。皮爾斯將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賣給華納兄弟公司后,又獲對方聘請編寫劇本。不過由於他缺乏電影行業的從業經驗,華納兄弟請來弗蘭克·皮爾森對劇本進行改寫。
紐曼的傳記作者瑪麗·愛德曼·博登(Marie Edelman Borden)表示,這個“堅韌、誠實”的劇本聚集了一些早期電影的特色,特別是紐曼主演的另一部1967年上映的電影《野狼》。羅傑·埃伯特稱這是一部反體制化的電影,于越南戰爭期間拍攝,紐曼的角色忍受著體罰、心理虐待和絕望的打擊,面對前虐待狂和受虐狂對等的處境。他影響了自己的獄友,忍受著如同耶穌一般的折磨,整部影片中多處使用了基督教的象徵,最終的結局也如同耶穌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一般。電影在聖華金河三角洲拍攝,其中南方監獄農場的外景則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斯托克頓搭建。電影主創人員還派人到佛羅里達州塔瓦雷斯的塔瓦雷斯路監獄(Tavares Road Prison)拍攝照片並進行測量。
導演在影片中運用了極其豐富的隱喻,利用蒙太奇的攝影手段,開創了以後社會派暴力電影的表現手法。此乃保羅·紐曼最精彩的表演之一,其他演員也非常突出,吃雞蛋的場景及“What we've got here is a failure to communicate”已成為經典場景和經典台詞。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

Jalem Productions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發行公司

Warner Brothers/Seven Arts[美國](1967) (USA) (theatrical)
NBC電視台[美國](1973) (USA) (TV) (original airing)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1997) (USA) (DVD)/(USA) (laserdisc)/(USA) (VHS)/(2008) (USA) (DVD) (Blu-Ray Disc)
Warner Home Vídeo[巴西](Brazil) (DVD)/(Brazil) (VHS)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 USA 1967年11月1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67年12月1日
法國 France 1967年12月1日
瑞典 Sweden 1968年1月22日
芬蘭 Finland 1968年2月23日
日本 Japan 1968年8月24日
西班牙 Spain 1969年1月20日......(Madrid)

獲得榮譽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1968
最佳男配角 喬治·肯尼迪
最佳改編劇本 (提名) 弗蘭克·皮爾森
最佳男主角 (提名) 保羅·紐曼
最佳原創配樂 (提名) 拉羅·斯齊弗林
最佳改編劇本 (提名) 唐·皮爾斯
金球獎(Golden Globe) 1968
最佳男配角 (提名) 喬治·肯尼迪
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提名) 保羅·紐曼
桂冠獎(Golden Laurel) 1968
3rd place
Drama
桂冠獎 1968
Male Dramatic Performance 保羅·紐曼
Male Supporting Performance 喬治·肯尼迪
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 USA(National Film Registry) 2005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USA 1968
Outstanding Directorial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 (提名) 斯圖爾特·羅森博格

作品評價


《鐵窗喋血》一經發行就獲得了影評人的好評和商業上的成功,鞏固了紐曼作為那個時代最具票房號召力演員的地位,並被形容是“一個時代的試金石”。紐曼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喬治·肯尼迪則拿下了男配角獎,皮爾斯和皮爾森獲得了原著改編獎提名,由拉羅·斯齊弗林譜寫的配樂也獲得了原創配樂獎提名。截止2013年10月31日,影片仍然在爛蕃茄上保持著100%的新鮮度。片中監獄長所說的台詞“What we've got here is failure to communicate”(意為“我們在這裡的交流以失敗告終”,也譯為“我們完全無法溝通”)也在美國影藝協會於2005年評選的AFI百年百大電影台詞中名列第11位。
《鐵窗喋血》於1967年11月1日在紐約市開映。首映所得捐獻給了慈善機構。影片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在美國放映的收入為1621萬7773美元。在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影片獲得了男主角(保羅·紐曼)、男配角(喬治·肯尼迪)、原著改編和原創配樂4項提名,最終為肯尼迪贏得了男配角獎。
《綜藝》稱讚紐曼給出了“卓越”的表演,多位配角也是“多才多藝而且能幹”。《紐約時報》讚賞了皮爾斯和皮爾森“犀利的劇本”,羅森博伯對無情現實合理的把握和導演技巧,以及紐曼“精彩”的表演和完美無缺的演員,讓影片與其他同類作品相比得到升華。截止2013年10月底,影片仍然在爛番茄上保持著100%的“新鮮度”,45份評論文章給出了8.8的平均得分。網站上的共識評價中稱讚本片有著光輝的劇本,保羅·紐曼也給出了其演藝生涯中最為出色的其中一次表演。《帝國》雜誌給電影五星的高度評價(最高五星),稱這是紐曼最出色的其中一場演出。《傾斜》(Slant)雜誌給出三星的評價(最高四星),稱讚紐曼的角色是一個“偶像”,還讚揚了影片的攝影和配樂表現。Allmovie也表揚了紐曼的表現,稱其是“電影史上最不可磨滅的反專制英雄之一”。
影評人羅傑·埃伯特將本片列入其“偉大電影”名單,給予四星的高度評價(最高四星)。他表示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也是一部越戰期間的反體制電影,認為影片誕生之時,沒有哪家大型製片公司會有興趣製作這樣一部在今天看來仍然充滿“體罰、心理虐待和絕望,虐待狂和受虐狂對等”情節的電影。他稱讚了影片的攝影,並表示保羅·紐曼正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他的微笑、湛藍而天真的雙眼和不會趾高氣揚的氣質,沒有其他任何一位演員可以像他這樣有效地表現出這些特點。
不過,紐曼的傳記作者勞倫斯·J·奎克(Lawrence J. Quirk)認為紐曼在本片中的表演很一般,認為他在本片中沒有表現出應有的魅力。不過他認為紐曼的表現在電影後半截中有所進步,稱他還是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扮演這樣一個幾乎不可能演好的角色,因為盧克只是對罪犯的合理化幻想,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存在的人物。影片上映期間,還有一些作家批評了其中對囚犯生活的描述。《生活》在一篇題為《錯誤地點的純粹美麗》(Sheer Beauty in the Wrong Place)的評論文章中稱讚了電影的攝影,但批評了其中描繪囚犯營地鏡頭的視覺風格。文章宣稱雖然有一些警衛在場,但這些鏡頭還是把監獄變成了一個休息的場所,人們都能得到充足的睡眠和食物,還有著健康的戶外運動。羅恩·克魯尼(Ron Clooney)也批評影片對監獄生活的描寫脫離實際,稱監獄“不是酒店,更不會是像《鐵窗喋血》中描寫的那樣。”
2003年,美國影藝協會評選AFI百年百大英雄與反派,盧克一角在其中的英雄榜上名列第30位,影片也在三年後的評選AFI百年百大勵志電影中名列第71位。2005年,《鐵窗喋血》因其在“文化、歷史和審美方面的顯著成就”,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國家電影登記部下屬的國家電影保存委員會保護電影名單。2006年,《帝國》雜誌評選“100個最偉大的電影角色”,盧克名列第53位。影片鞏固了紐曼作為那個時代最具票房號召力演員的地位,並被形容是“一個時代的試金石”。
皮爾斯的小說由艾瑪·里維斯(Emma Reeves)改編成了西區劇院的舞台劇,並在倫敦首演,由馬克·沃倫主演,但僅兩個月後就因評價不佳而停止了演出。《時代周刊》將該劇選入“評論家之選”和“評論家願意花錢去看”的節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