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縣

江西省吉安市下轄縣

安福縣,隸屬江西省吉安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吉安市的西北部。地處東經114°-114°47′、北緯27°4′-27°36′之間。全縣東西長76千米,南北寬59千米,總面積2793.15平方千米。

安福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乾濕明顯,四季分明,冬、夏季時間較長,春、秋季時間較短,無霜期較長的特點。截至2018年,安福縣轄7個鎮12個鄉,縣政府駐平都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福縣常住人口為329053人。

秦朝以前,安福先後隸屬吳國和楚國。隋開皇十年(590年),廢安成郡,安成縣隸屬吉州。開皇十八年(598年),安成縣改為安復縣。唐武德七年(624)廢州,改安復縣為安福縣,安福之名自此始。安福縣公路通車總里程2469.96千米,其中大(慶)廣(州)高速公路境內段6.62千米,省道166.70千米,縣道278.7千米,鄉道665.29千米,行政村及自然村水泥公路1352.65千米。

2018年,安福縣國內生產總值1474075萬元,可比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9990萬元,可比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606942萬元,可比增長9.1%;第三產業增加值677143萬元,可比增長11.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9:41.2:45.9。人均生產總值37158元,可比增長8.4%。財政總收入195493萬元,比上年增長7.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9200元,比上年增長8.5%,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4604元,比上年增長9.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305746萬元,比年初增加95628萬元。

歷史沿革


安福縣
安福縣
安福,取“安寧福祥”之意。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是江西省18個文明古縣之一。100萬年的更新世晚期,就有劍齒象、犀牛、貘、豬、獵狗、鹿、竹鼠、模鼠等生物,生活在這塊溫暖濕潤,布滿山川、河流、沼澤的土地上。新石器晚期已有人類在這塊廣袤的大地上活動了。從瀘水河中游一塊台地上發現的石斧、石刀、石簇,證明夏商之際已有先民在這裡刀耕火種了。竹江鄉龍屳西周印紋陶片的出土,進一步證明了生活在安福人此時已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和藝術審美。至春秋之時,有孫氏先祖來安福鐵箍井一帶拓基聚居了。
安福縣歷史上曾設過平都侯國,其前身是安平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聽從了廷尉李斯“廢分封,立郡縣”治理天下的建議,次年(前222年),秦王朝在安福瀘水河東面的竹江鄉設置了安平縣(今城田、矮屋、洋口村一帶)隸九江郡(郡治安徽壽縣);在瀘水河的西部的嚴田鎮設置了安成縣(橫屋村一帶),隸長沙郡,兩地相距只有48公里。據明《安福叢錄》載:“安平縣治地平都,今有五十二都王江,近有橋名平都,又地名城田。”由此可見,平都是安平縣城之地名。近年,在竹江鄉辛里村發現的“古平都”石碑和“平都祠”牆基也可為證。清光緒《吉安府志》也記載“平都故城初在東南王水口(城田),漢時常遭水患,晉初徙今縣城南一百步。”
平都侯國源於東漢和帝時期,年幼的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其兄竇憲柄權,竇氏家族橫行京師,和帝在深宮中與外隔絕。和帝成年後,永元四年(92年),利用宦官鄭眾掌握的部分禁軍,清除了竇氏勢力。從此,宦官鄭眾成為功臣,參與朝政,受封為“剿鄉侯”,這是東漢宦官掌權和封侯的高潮期。永元八年(96年),和帝下詔改安平縣為平都侯國,對外稱平都縣,屬豫章(南昌)郡轄。至獻帝初平元年(188年),平都侯國曆時92年。古代的分封制,有王國和侯國之別,王國屬朝廷節制,不受地方行政約束,是一個獨立的王國。而侯國要受當地行政監督,無治民權,可享用地方租稅。東漢時皇親國戚和功臣封侯爵者眾多,列侯封地大的有6個縣,小的也有1縣,大大地增加了人民的負擔,是歷代之最。據漢《重修安成侯坊記》記載:最早來安福的侯是長沙定王劉發的兒子劉蒼,此後各代都有爵侯封賜來安福,史料統稱“安成侯”。隨侯遷徙而來的還有不少佃戶和“毫人”(財主),他們使用鐵制農具,用牛耕作,不但提高了勞動生產力,也使傳統的農業耕作有了變革,促進了安福農業經濟的發展。“毫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於群,附徙千記”,是平都侯國的真實寫照。
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吳國已處於末期,為了加強對贛中西部的管理,將豫章郡所轄的宜春、新余,廬陵郡管轄的平都、永新,長沙郡管轄的安成,萍鄉6縣劃歸新設立的安成郡管轄,郡治平都縣,隸揚州管轄。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以後,晉武帝又對贛中西部的行政建置進行調整,將安成郡改隸荊州,劃出永新縣西部增設廣興縣,改安成縣為安復縣,這可能就是安福縣名的由來初始。從此,安成郡轄7縣,版圖幾乎囊括了整個贛中西部。據有關志書記載:安成郡建置,歷時7朝322年,共有近100位太守在安成郡任過職。元康元年,太守朱居將郡城重新修建,郭門有闕,高數丈,郡城闊八里,置八門。當時郡城內八里,外四面八門這樣大的規模,贛中西部還沒有。
隋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根據歷朝設州、郡、縣過多過亂,有的域地不到百里就有數縣設置,還有的兩郡共管一縣的現象。下詔改州、郡、縣三級為州、縣兩級。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下詔置吉州,廢安成郡,將平都、安復兩縣合併為安復縣,隸吉州。
安福第一次設州是在唐初。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下詔改安復為穎州(一統志稱靖州),武德七年(624年),廢穎州改安復為安福,隸吉州管轄。改安復為穎州雖然只有2年,但這是唐滅隋后,舊體制向新體制過渡的嘗試,對繁榮贛中西部的經濟、穩定贛中形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對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建立了達魯花赤(行政長官)制。元貞元年(1295年)安福升格為州,隸吉安路。安福州至明初始撤,歷年73年,有16個達魯花赤和知州在安福州任過職。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安福廢州設縣,隸吉安府轄。清乾隆八年(1743年),安福析出上西鄉12個都歸蓮花廳,自從之後的250多年中,安福的行政區劃,一直沒有變化過。
民國時期的安福縣,1912年直屬省;1914年屬廬陵道;1926年直屬省;1932年屬江西省第十行政區;1935年屬江西省第三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安福縣屬老革命根據地,先後隸屬井岡山根據地和贛西南蘇維政府、湘贛省蘇維埃政府。
1949年7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安福縣。安福縣先後隸屬江西省吉安分區、吉安區、吉安專區、井岡山專區、井岡山地區、吉安地區、吉安市。

行政區劃


安福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吉安市的西北部,東經114°至114°47′,北緯27°4′至27°36′之間。東鄰吉安縣,南靠永新縣,西和萍鄉市的蓮花縣、蘆溪縣交界,北與宜春市、分宜縣接壤。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59公里。面積2793.15平方公里。縣城所在地平都鎮距省會南昌市278公里,距吉安行署所在地吉安市59公里。從公元前222年建縣以來,設郡置州。現有13個鄉、6個鎮、4個國營林場、省(市)管轄的廠礦7個,全縣人口39萬餘人。素有“贛中福地”之美譽,是江西省18個文明古縣之一。距今有2200多年的建縣史,先後隸屬吳、楚。安福以樟樹數量多馳名全國,有“樟鄉”之稱,百畝以上樟林達10餘處。
安福縣縣轄7個鎮、12個鄉:平都鎮、滸坑鎮、洲湖鎮、橫龍鎮、洋溪鎮、嚴田鎮、楓田鎮、竹江鄉、瓜畲鄉、錢山鄉、赤谷鄉、山莊鄉、洋門鄉、金田鄉、彭坊鄉、泰山鄉、寮塘鄉、甘洛鄉、章庄鄉。共有8個居委會、256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安福縣
安福縣
安福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三面環山。武功山脈屹立於縣境西北部,雄偉峻峭,主峰金頂(又稱白鶴峰)海拔1918.3米,是江西省境內(不與鄰省交界)最高峰。陳山山脈自湘贛邊界的永新、蓮花進入安福西南,向東偏北延伸,止於縣境中部,走向與武功山大致平行。縣境南部和東北部為低山、丘陵地形。東南地勢低平。竹江鄉洋口村附近瀘水可面,海拔57.5米,為全縣最低點。縣內大小河流縱橫,主要的有瀘水、陳山河和同江。
安福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7℃。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8.9℃,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5.9℃。極端最高、最低氣溫分別為39.7℃和-8.3℃。年均降水量1553毫米,年均降水日166天。降水明顯集中在春季和初夏。年均日照時數1649小時,山區日照偏聽偏少。年無霜期279天,最長323天,最短247天。適宜農作物和林木生長。

自然資源


土地面積

全縣419萬餘畝,其中耕地面積3726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3.33%(水田34148公頃,旱地3117公頃)人均有耕地1.49畝;山地面積30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72.3%,全縣森林覆蓋率為55.9%;河流、道路、莊園占土地總面積的14.05%。

植物資源

活立木總蓄積量716.14萬立方米,毛竹2535萬根,樹種689個,主要有杉樹、馬尾松、黃山松、濕地松、樟樹、楠、柏、櫟、油茶、油桐、毛竹、楓等,其中銀杏、觀光木、鐵杉、紅豆杉、鵝掌楸、伯樂樹、銀鵲樹、香果樹等屬國家重點保護珍稀樹種。陳山的紅心杉木,甲於中南,聞名全國,具有樹榦圓直、圍粗節少、紋理緻密、耐腐耐濕、不裂不翹之特點,是用於房屋、橋樑、傢具、造船的上乘之材。樟木數量之多,有樟鄉之稱。

藥材資源

安福藥材資源豐富,尤以武功山是個天然的葯場。屬於草本的有野人蔘、沙參、黃連、苦參、玉竹參、細辛、七葉一枝花、八角蓮、半夏、田三七、石斛、前胡、當歸、白芨、白芷、白朮、茵陳、草珊瑚等70多種;屬於藤本的有過山龍、大活血、鑽山風、淮山、威靈仙、青木香等24種;屬於木本的有黃柏、烏葯、厚朴、杜仲、十大功勞、半楓荷等54種。

水資源

安福水資源和水能資源豐富。地表水人均佔有量達7152立方米,耕地畝均佔有量達3960立方米,不僅高於全國平均值,也高於長江流域水平。地下水儲量為3億立方米/年,日平均產水量84.9萬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約8.89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約3.9萬千瓦。全縣水域面積11.29萬畝,其中可養殖的水面為4.7萬畝。水質肥沃,營養物質多。草山草坡面積114.87萬畝,有建立人工草場和發展草畜的良好條件。

礦產資源

縣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鎢、鐵、猛、砂金、石英、花岡岩、稀土、鉛、鋅、銀、瓷土、石灰石等。尤以鎢礦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全縣鎢砂的工業儲量達10.8萬噸。粉石英工業儲量達5000萬噸,純度高。鐵礦工業儲量約3億噸,主要有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

人口民族


(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

常住人口總數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福縣常住人口為329053人。
安福縣登記的戶籍人口為393,588人。

家庭戶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時,安福縣共有家庭戶102,025戶,家庭戶人口為376,565人,佔總人口的97.65%,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6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86人減少了0.17人。

性別構成

安福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198,628人,佔總人口的51.51%;女性為187,003人,佔總人口的48.49%。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22。

年齡構成

安福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68,779人,佔總人口的17.84%;15—64歲的人口為284,026人,佔總人口的73.65%;65歲及以上人口為32,826人,佔總人口的8.5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5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8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7個百分點。

民族構成

安福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84,959人,佔總人口的99.8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672人,佔總人口的0.1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3,431人,增長了3.62%,佔總人口比重上升了0.01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了2人,減少了0.3%,佔總人口比重下降了0.01個百分點。

受教育程度人口

安福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受教育程度的48,654人;具有高中(含中專)受教育程度的77,290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187,160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85,28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主要經濟


工業

安福縣擁有豐富的水電、礦產、林木等工業資源,其中赤谷鐵礦鐵儲藏量居華東之首,全縣水能可開發量為7.98萬kw,森林覆蓋率達66.7%,為商品林基地縣和全省毛竹之鄉。依託豐富的地下、地表資源揚優成勢,已初步形成了建材、礦產、機械、林化、醫藥、食品六大工業產業群。2003年,工業企業總數達到4294個,從業人員達到2.1萬餘人,完成工業總產值15.76億元。
江西液壓件股份公司、齊峰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金頂葯業公司等退出國有身份后,產銷均超千萬元,分別成為全市個體私營企業貢獻大戶。眾多國企的成功改造,也極大地帶動了其他經濟形式工業企業的迅速崛起。
對“洞淵閣牌鑽山風”糖漿、“安福火腿”、“白鶴峰”牌松香、“井岡”系列白酒、“金石牌”液壓件等知名品牌給予強力扶持。2003年,“洞淵閣牌鑽山風”糖漿被授予省名牌產品,成為吉安市六個名牌產品之一,縣林產化工有限公司也已成為全省松香行業的3A級龍頭企業。在品牌效應的帶動下,目前全縣已基本形成了以齊峰水泥有限公司、宏盛玉華水泥有限公司等建材企業為龍頭的建材基地;以鐵礦石、煤炭、鎢砂等採掘加工企業為主的礦產資源生產基地;以林產化工企業為龍頭的松脂化工產品出口創匯基地;以安福火腿、井岡系列白酒、武功山泉礦泉水等為龍頭的地方名優產品加工基地;以康達竹製品公司、竹膠板廠為龍頭的竹木加工基地。

農業

安福縣是中國13個糧食主產區的100個糧食生產大縣之一。全縣人口38.4萬,其中農戶6.84萬戶,農業人口28.7萬,佔總人口的73.6%,農業勞動力14.8萬,佔總人口的38%,全縣土地面積419萬畝,耕地面積57.2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3.65%,其中水田51.74萬畝,旱地5.46萬畝,人均佔有耕地1.49畝,歷來盛產糧食、油料、大豆、薯類,有“贛西糧倉”之稱。
一、2004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1.3億元,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981元,糧食產量24.3萬噸,早稻優質率92%,晚稻優質率95%以上,油料產量1.53萬噸,水產品產量9100噸,飼養生豬30.8萬頭、牛11.4萬頭,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得到提高,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1.4萬千瓦,全縣擁有各類大、中型收割機45台套,有效灌溉面積30090畝,機耕面積16萬畝,早澇保收面積38萬畝。全縣農業規模經營陣容壯大,建成22個農業生產基地和20個畜禽專業村,平都鎮向陽村、魯洋田村、楓田鎮梅田村、松田村、瓜畲鄉新安村、洲湖鎮毛田村已成為蔬菜專業村(基地),寮塘鄉瀝塘村、凍邊村、西邊村和洋門鄉彭山村已成為種草養畜基地,章庄、錢山等山區鄉鎮已發展形成一批養羊大戶,全縣經濟作物栽培面積達16萬多畝,基本上形成了東鄉菜蔗、南鄉煙豆、西鄉油菜、北鄉藥材、城郊蔬菜的格局,農業結構由單一的糧油型向糧經型、糧飼型和生態型轉變。
二、全縣農業生產中的科技含量逐年提高。一是大力實施了良種工程,近年來,全縣共引進推廣優良種養新品種105個,其中種植業新品種70個,養殖業新品種35個,配套推廣了早床育秧、拋秧、地膜覆蓋、測土配方施肥、水稻綜防、網箱養魚,立體養殖、油菜板田移栽、配合飼料、黃牛改良、低成本養豬、牧草開發利用等實用新技術,二元雜交母豬、三元雜交豬的飼養量也不斷增加。二是實施國家開發項目進行科技示範。通過實施南方草山草坡建設、肉牛開發、秸桿氨化養牛、種草養畜、沼氣生態農業、水稻全程機械化項目將農業科技輻射示範到全縣。進行以實用職業技能和水稻、蔬菜生產以及畜禽飼養、加工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培訓,提高農民種、養、加水平,為農民科學種田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有力技術保障。四是建設了農業信息網路。開通了安福縣農經網站和農民熱線118。
三、全縣建立了農技、農機、畜牧獸醫、經管、水產五大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共有鄉鎮農業“五站”76個,其中鄉鎮農技、農經、獸醫站各19個,鄉鎮農機站15個、鄉鎮水產站4個,對鄉鎮農業“五站”實行縣、鄉雙重管理,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建立了農業行政執法機構,實施了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工程,率先在全省試行了農村財務電算化管理和“村有鄉管”制度。

林業

安福縣是江西省重點林業縣之一,也是中國首批商品材基地縣之一。安福林業以盛產“甲於東南、馳名全國”的“陳山紅心杉”而聞名,還以獨特而豐富的樟樹資源被譽為“樟樹之鄉”,“樟鄉安福”還被列入《中國特產名鄉大典》。
林業是安福的支柱產業之一。全縣現有林業用地200402.2公頃,立木蓄積987.0萬立方米,立竹蓄積3075.6萬根,全縣林木覆蓋率達67.1%。全縣現有天然林保存面積93161.2公頃,人工林保存面積75871.0公頃,其中15933.3公頃被區劃列入國家重點公益林。全縣現有國有林場6個,森工企業集團公司1家,林業科學研究所1個,私營林場10個。全縣現有林業系統幹部職工5269人。安福林業經過五十多年的系統建設和發展,逐步走上了“以林為本、綜合開發”的發展道路,全縣現有林產化工、竹膠板、細木工板、纖維板等各類林辦工業企業57家。近年先後成立了安福縣武功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明月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同時積極扶持果業、花木產業的發展。

城建

先後對安成北路、安成南路、城南農貿市場、王家巷等進行了全面改造。並對安福文廟、東山文塔、洞淵閣等古建築進行了開發性修復,興建了文塔科教廣場、文化商城、瀘瀟市場、文苑小區、康樂小區、王家巷小區等一大批有規模、有檔次、有品位的商住、娛樂。以城北行政中心建設為龍頭,著力構建“一河兩岸三橋五區”大框架。經過一年多來的運作,城北新行政中心建設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全長180米、寬24米的安福大橋已經建成,市政廣場、安吉大道建設也已啟動,新體育中心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建設即將開盤,安福工業園初具規模,縣城建成區面積已由1996年的2.5平方公里增至5.7平方公里。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至2006年上半年,工業園區累計投入了約1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縣財政根據工業園區發展還會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教育

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38所。其中教師進修學校1所,高中5所(含民辦高中1所),職中1所,初級中學14所,9年一貫制學校5所,縣城及鄉鎮中心小學17所,村完小9所,初小17所,教學點64個,國防勞技教育基地1所,少兒體校1所,青少年活動中心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公辦幼兒園1所和民辦幼兒園85所。全縣在職教職工3305人,中小學在校學生47297人;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462人,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8938人。全縣現有校園面積141.33萬平方米,校舍面積37.91萬平方米,學校裝配計算機2600台,多媒體教室62間;裝配標準化實驗室36間,安裝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設備153套,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基本普及了信息技術教育,基本普及了現代遠程教育。

現任領導


縣委書記:毛江虎

地方特產


楓田燈籠辣椒

主產於安福縣楓田鄉梅林一帶,距今已有二餘年的栽培歷史,為我省辣椒的優良品種之一。它個大,六、七個就有0.5公斤,色澤緋,籽少厚,燈籠,辣中帶甜,食味鮮美,營養豐富,可與樂平燈籠辣椒相犢媲美。據省菜測定,楓田燈籠辣椒除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外,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D和鈣、磷、鐵、胡卜素、壞血酸等營養成份,適宜生炒,有開胃增進食慾的作用。現年產量達150萬畝公斤。

黑陶

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的瑰寶。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黑陶藝術內涵博大精深,恰以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所云:“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黑陶工藝品,無論是端莊富態的福壽花瓶、造型別緻的香爐,還是實用的筆筒、筆架等文具,既蘊含著古老藝術的質樸神韻,又表現出了現代藝術的精美高雅。黝黑如墨,光亮如鏡,古色古香,寧靜典雅。集觀賞、收藏、實用於一體。

安福火腿

是省著名特產之一。1915年選送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展出得到好評。由安福火腿集團公司選送參加1996年“國際食品及技術博覽會”的火腿片、火腿心、熟制火腿全部榮膺金牌。

名菜“一品鍋”

“一品鍋”,這是著名“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時先生給命名的。1930年秋,王造時先生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獲政治學博士學位后,回到江西安福縣老家省親。“洋博士”衣錦還鄉,一位鄉下姑媽特用一道節日名菜為他接風。王造時食后大加讚賞,忙問這叫什麼菜名。姑媽說,它好像沒有菜名,大隻是每年除夕吃團圓飯時家家戶戶都是這樣做著來吃。你是博士,不妨請大侄子給命個名吧。王造時問明這道菜的原料和加工過程后說,就叫它“一品鍋”吧。後來,王造時在上海還多次請胡愈之、鄒韜奮、彭文應等人到他家品嘗過這道菜呢。
安福農村除夕吃“一品鍋”還有一個“典故”。據說,早在清咸豐初年,太平天國石達開余部進入武功山的深山老林中。時值春節來臨,當地老百姓為了接濟太平軍,將大塊肉、大隻雞以及當地名產安福火腿混在一起,用砂鍋、銅盆蒸好,於夜間送進山去慰勞他們。人們發現,這樣蒸出來的“混合菜”香氣特濃,味道極美。所以很多人都這樣做著來吃。久而久之,逐漸成了當地老表除夕通用的節日名菜。“一品鍋”的製作簡單,用搪瓷菜盆一隻,底上墊上冬筍片,將一隻割成圓形的豬肘,又稱“蹄花”,打上花刀,置於筍片之上,再疊上火腿瘦肉片,然後將開膛的全雞除去頭腳內臟,覆扣其上。以上三種主菜視食客多少而決定分量。然後將部分雞蛋煮熟去殼,用清油酥成“虎皮蛋”,連同香菇、薑片等配料塞入全雞四周的空隙處。將菜盆坐進火鍋里,扣上不漏氣大蓋旺火燜蒸。菜盆里不要放水,讓其蒸出“自來湯”。“一品鍋”肉質酥爛,原汁原味,葷素兼有,食而不膩。此菜雖來自民間,但也別有風味。

風景名勝


安福縣境內西北的武功山以其秀麗斑斕的高山草甸、突兀峻峭的奇岩怪石、奇幻奧秘的靜山幽谷、清澈甘冽的流泉飛瀑、天成畫卷的湖光山色、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和悠遠深邃的宗教文化,被譽為“人間天堂”,是贛中新興的旅遊勝地,極具旅遊和開發價值。主峰金頂海拔1918.3米,為江西境內最高峰。開發建設中的武功山國家森林公園有金頂、三天門、溫泉、武功湖、明月山和九龍瀑等六大景區及一個生態保護區組成,是旅遊休閑的最佳境地。
武功湖
武功湖原名社上水庫,是江西省二十四座大型水庫之一,庫容1.7億立方米,水面2萬畝,隸屬安福縣社上水庫管理局,下轄“兩庫一渠”、三座電站,總裝機1.5萬千瓦,因坐落在江西省第一高山武功山下而得名,是武功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重要組成部分。南距明月山風景區30公里,西鄰溫泉山莊16公里,距贛粵高速公路96公里,井岡山180公里。
武功湖景區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5%,遠遠望去滿目蔥籠,步行其間是蔭翌蔽日,紅豆杉、羅漢松、銀杏等十多種國家珍稀樹種點綴在這茫茫林海。由於多年來的有效保護,這裡還是白鷺、野鴨、野豬、短尾猴等珍稀動物棲息地。湖內島嶼星羅棋布,簇擁清翠,地勢高峻,植被茂密,且有天然“氧巴”之稱。湖區周圍無工業污染源,水質好,口感清純甘冽,符合國家A類景觀水標準,湖內魚類豐富,種類達15種,尤其盛產鯰魚、銀魚、青魚、斑點叉魚等。
景區內的龍興庵歷史悠久,始建於唐晉天福壬寅公元943年天福七年,香火千年來一直旺盛,每年前來上香人數近萬人。景區內的傳說特多,有“九子連婿十知府”、“珍珠台”、“梅山騎虎”等故事。
武功山
武功山
武功山
曾是道教佛教勝地,最盛時,觀壇、寺、廟100餘座,千百年來,來武功山朝山進香者絡繹不絕,文人名士探幽訪勝者,
代不乏人,明崇禎十年(1637年)正月,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遊覽武功山,寫下了長篇遊記《武功山遊記》。縣城東側的東山文塔始建於宋元和年間,明正德十六年坍塌,後於明嘉靖二十二年重修,塔高42米,九級八面,氣勢雄偉。縣城西側的孔廟,始建於宋元豐八年,南宋紹興十二年遷今址,歷經元、明、清數十次整修擴建,至今基本保存完好。洞淵閣始建於後晉,盛於宋、明,咸豐六年毀於兵火,同治五年全縣士民捐資重修,民國10年又擴建整修,是安福縣著名的道教場所之一。
旅遊交通線路
飛機線路一:飛至南昌或贛州機場,轉乘列車至吉安站,吉安中心汽車站乘安福線,至安福縣城。
飛機線路二:飛至井岡山機場,乘機場公交線轉至吉安市區,吉安中心汽車站乘安福線,至安福縣城。此線路航班較少,機場配套公交線較少。但可省去大量坐車時間。
鐵路線路一:坐火車至京九線吉安站下來,吉安中心汽車站乘安福線,至安福縣城后,乘旅遊專線至景區。此線路公交非常方便。
鐵路線路二:坐火車至浙贛線新余站/分宜站下來,汽車站乘安福線公交,至安福縣城后,乘旅遊專線至景區。此線路至安福公交較少。
自駕車線路一:自駕車沿粵贛高速公路至吉安,吉安城郊下高速公路,沿吉福路至安福縣城。
自駕車線路二:自駕車沿滬瑞高速公路至新余/分宜段下高速公路,沿安分路、安新路至安福縣城。

著名人物


唐禪宗七祖行思,宋代詞人王炎午、劉弇,詩人王庭珪,元代道士趙宜真,明朝內閣首輔彭時,名臣李時勉、劉球,理學名家鄒守益、王時槐,科學家歐陽必進,文武女豪劉淑英,近現代名人有中國民盟領袖羅隆基,愛國"七君子"之一王造時,著名愛國人士彭文應,國民黨中宣部長彭學沛,愛國詩人王禮錫等。功勛卓著的安福籍老紅軍有7位授銜將軍。

交通


大廣高速(幹線)、分文鐵路(支線)、吉蓮公路(國道)、安永公路(國道)、安新公路(國道)、宜安公路(國道)、嚴宜公路(省道)縱貫安福全境。安福距井岡山機場、明月山機場都只需要1小時車程、距離新余高鐵站、宜春高鐵站、吉安高鐵站也只要一小時車程。
2020年5月,安福縣獲得國家用地計劃指標獎勵,標準獎勵1000畝。

獲得榮譽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