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第四中學

化州市第四中學

化州市第四中學是化州市四所直屬中學之一,學校位於化州市區中心——風景秀麗的北岸新區,大門對面是充滿青春氣息的時代廣場,東鄰市委、市政府,北靠地稅大廈、北京大道,校園寬闊,環境幽雅,被譽為“茂名市級美麗校園”。

辦學規模


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是化州市城區四大完全中學之一,現有教學班65個,學生4800多人,教職工312人。學校的教學大樓、實驗樓、學生公寓高高聳立,相映生輝,教學區、運動區、宿舍區、膳食區布局合理,渾然一體。學校教學設施齊全,有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儀器和實驗室,有階梯教室、多媒體電教室、語音室、微機室、閱覽室、百兆光纖校園網和較完善的體音美教學設施;學校於2006年被確定為茂名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辦學成績


化州四中秉承“誠實、勤奮、開拓、進取”的校訓。近年來,學校實踐科學管理,實施素質教育,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育人的核心理念,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邁進了化州市學校先進行列。初中部:因材施教、鼓勵拔尖,同學們在各項競賽、升學考試中脫穎而出,成了群眾所矚目的焦點,連續幾年中考上茂名一中、化一中分數線人數居化州市前三名,2010年中考,有163人考上茂名一中、化一中,列化州市各中學第二,連續七年居化州市前列。高中部:強化基礎科目,發展學生特長;高考質量每年穩步上升,成了化州市高考升學大戶。每年參加化州市教育局組織的高中各年級統考,平均分及優秀率多項指標進入化州市前四名,高考後勁足。2010年高考有15人上本科,223人上省專以上線,超額完成了市局下達的高考任務。2011年高考,普通類高考繼續保持同類學校的領先地位,上線率達66.7%,是全省平均上線率的一倍多,尤其是尖子生突出,化州市總分前十名該校佔了七名,其中王曉浩、張偉分別名列全市第一、二名,語文單科市前十名該校也佔了七名。

所獲榮譽


近五年,化州市第四中學在創強創現的東風吹拂下,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實現了辦學規模和辦學質量的穩步發展,該校辦學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績:該校先後被確定為全國普通高考定點考場、茂名市一級學校、茂名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該校先後多次被評為“茂名市安全文明校園”、“化州市文明單位”、“化州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化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該校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化州市先進黨支部”。2017年12月學校被評為“茂名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學校”;2018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近年來,該校各年級學生在各項考試中脫穎而出,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是化州市唯一所連續12年中考考上重點高中超100人的中學,近幾年在市教育局每學期組織的質量監測中,該校各年級均獲一等獎。
化州市第四中學之所以取得這樣的累累碩果,是因為多任領導班子因勢制宜確立了“改革、充實、提高、發展”的指導思想,特別是近五年在學校新班子的帶領下,全體師生眾志成城,披荊斬棘,戮力推進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建設,學校發生了美麗“蝶變”。

學校概況


時光荏苒碩果累累
化州市第四中學隨改革東風而建,更因銳意革新而迅速崛起。該校成立於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十年——1987年,原校址在化州市河西街道三里堂,1990年遷至北岸新區與化州市職業技術學校(原化州市職業中學)一起辦學,成為一所綜合型完全中學。2012年9月化州市職業技術學校從北岸校址搬遷分離,化州市第四中學成為一所完全中學。2015年8月化州市人民政府根據市區學校布局的需要,決定從該年9月起暫停化州四中招收高中一年級;2017年6月,化州市第四中學最後一屆高中畢業生畢業,該校成為一所純初中的學校。現在學校有70個教學班,學生3800多人,教職工30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06人,中學一級教師175人,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學歷260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

校園改造


創強換新顏強體健筋骨
乘著教育創強的東風,五年來該校科學規劃、嚴格監督,圓滿完成了“創強”一系列工程:一、新建了一幢近30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和一幢6000多平方米的學生宿舍、飯堂綜合樓;二、對舊校門、運動場、教室、學生宿舍、校園美化綠化、校園文化等24個項目進行了維修改造。隨著這一系列工程的完成,校舍、校園設施得到補充和維護更新,校園布局更加合理,學生宿捨生活設施齊備,住宿、吃飯條件大為改善。該校在專業化的運動場配備了各類運動器材,開展起各種興趣活動。豐富、有趣的校園生活吸引了同學們,也培育了學生的興趣。
創現展“三風”提質豐內蘊
為解決學校文化建設等軟體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升學校的辦學內蘊,化州市第四中學領導班子在充分徵求教職工意見后規劃並實施了“創現”一系列工作:1、完善了《化州市第四中學學校章程》,對校徽、“一訓三風”作了修改完善並上牆,對各棟教學樓重新命名;2、在資金、功課安排等方面大力支持部分教職工提高學歷;3、努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打造校園的“德”字文化;4、以國家級課題“‘兩先兩后’中小學開放性教學研究”為指導推進該校課改;5、全面檢查和維修校園公共設施設備,整治校園衛生死角,進一步美化綠化凈化校園;6、完成“創現”新增的場室和配套教學設備建設,如錄播室、創客教室、智慧教室等;7、校企合作,建設化州首個智慧校園,加強家校溝通。現在操場上、校道間、樓梯道、教室里……到處乾淨整潔;校園到處鳥語花香、書聲琅琅,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對學生行為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能激起同學們的愛美之心。

教育改良


教學新手段課堂現代化
近五年來,化州市第四中學完善了功能室並更新添置了現代化、信息化教學設備:配備了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階梯教室、語音室、微機室、錄播室、創客教室、電子閱覽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書法室等40多個功能室,所有教室均安裝了多媒體教學平台,全部教師配有教學用電腦,有百兆光纖校園網、“班班通”和完善的體音美教學設施……現在,英語課不再枯燥無味,而是可以視聽等方式展現其趣味;理化課老師不再用黑板、粉筆向學生講述“虛擬實驗”,而是用儀器向學生展現實驗過程;數學課的某些概念因為藉助了多媒體演示而不再抽象……通過教學手段的徹底更新,該校逐步實現了現代化、無塵化教學,實實在在地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便利,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功能場室的健全,也為同學們帶來了才藝發掘與發展的機會,也讓青少年的激情在校園裡得以釋放。
育人新理念課改新征程
在學校班子的推動下,化州市第四中學於2017年秋季開始在化州市中學里率先開展國家級課題——“‘兩先兩后’中小學開放性教學研究”的研究,進行創新課堂模式改革。課題一反傳統的教學模式,實行“先學后教,先練后導”,在教學伊始就把學生推向學習的前沿陣地,即老師尚未教授新課之前,就讓學生根據老師設計的課前“探索體驗題”去自主探索、自學先練,然後進行小組交流、班上反饋。教師則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來有的放矢地指導。這和新《課標》關於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精神和能力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兩先兩后”不僅僅是教學程序上的變化,也是教育思想的根本轉變。
現在走進教室,新的課堂模式讓老師和學生如沐春風,享受著教與學的樂趣。通過採用“先學后教、先練后導”的小組合作探究方式,學生面對的不再只是教師,而更多的是面對同伴,變傳統的“要我學”為“我要學”,由師生單邊活動為師與生、生與生的多邊活動,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在舞蹈室里,一群女生正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練習舞姿;美術室里,兩名美術老師正在專心致志地傳授學生技巧;生物園上,兩名男生正在進行相聲的排練;……這些是學校通過興趣小組的開展,激發學生學習藝術的熱情。在以“充分發揮個性”的課改理念指導下,該校根據現有條件和學生的年齡、認知及心理特點,積極設立了合唱、舞蹈、書法、手工剪紙、繪畫、中國象棋、圍棋等活動項目,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紮實開展,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性優良,多才多藝的時代新人。
走進校園,隨處可見的是該校以“德行天下”為主題的文化標語,電子顯示屏、宣傳櫥窗、學校各個建築的醒目激勵語,教室和宿舍牆壁上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畫,處處彰顯著學校濃厚的文化底蘊。在這裡,學生們上下樓梯有序而禮讓,見到老師或陌生人都彬彬有禮地鞠躬問好;在這裡,沒有隨便丟棄的垃圾,沒有同學之間追逐打鬧……這一切都因為該校轉變了的教育思想——養成教育。該校認識到學生良好的言行舉止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而是潛移默化的。為此,該校根據課改教育理念和本校的實際編寫了《化州市第四中學學生學習習慣》、《化州市第四中學學生安全習慣》、《化州市第四中學學生禮貌習慣》、《化州市第四中學學生衛生習慣》。這四個習慣的教育貫穿在文化課、班會課、集會等,讓學生時時處處感受到養成良好習慣的氛圍。該校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先進的教育理念相碰撞,使學校的育人環境得到大大改善,將成就無數莘莘學子的美好夢想。
步入該校南區的標準塑膠運動場,藍天白雲下學生們在這裡快樂地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學生們的青春活力在這裡盡顯:擲實心球、打乒乓球、跑步……。根據新課改理念,該校體育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提供多種練習方法供學生參考,以適應學生因身高、體重、智能、運動動機、運動經歷不同而造成的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學到新知識並在運動技術上有所提高。
30輪日月的風雨兼程,1萬多朝夕的薪火相傳,化州市第四中學的辦學歷史雖短,但全體教職員工一直秉承“立德、良行、尚學、致遠”的校訓和“德行天下,品學兼優”的育人理念,敬業奉獻,與時俱進,續寫著“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篇章。該校教育教學不斷向前發展,文化積澱日益深厚,在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大潮的涌動下,化州第四中學猶如一隻雛鷹,正以嶄新的姿態傲翔在美麗的橘鄉!

現任領導


姓名職位
陳國春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