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質量指標

電能質量指標

任何一種產品,都具有它的質量指標,電能也有一定的質量指標,只有當送到用戶的電能符合質量指標時,它才能發揮最佳的效益。

定義


電能質量指標是電能質量各個方面的具體描述,不同的指標有不同的定義,參考IEC標準、從電磁現象及相互作用和影響角度考慮給出的引起干擾的基本現象分類如下:
(1)低頻傳導現象:諧波、間諧波、電壓波動、電壓與電流不平衡,電壓暫降與短時斷電,電網頻率變化,低頻感應電壓,交流網路中的直流;
(2)低頻輻射現象:磁場、電場;
(3)高頻傳導現象:感應連續波電壓與電流,單向瞬態、振蕩瞬態;
(4)高頻輻射現象:磁場、電場、電磁場(連續波、瞬態);
(5)靜電放電現象。
對於以上電力系統中的電磁現象,穩態現象可以利用幅值、頻率、頻譜、調製、缺口深度和面積來描述,非穩態現象可利用上升率、幅值、相位移、持續時間、頻譜、頻率、發生率、能量強度等描述。
保障電能質量既是電力企業的責任,供電企業應保證供給用戶的供電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同時也是用戶(擁有干擾性負荷)應盡的義務,即用戶用電不得危害供電;安全用電;對各種電能質量問題應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電能質量指標國內外大多取95%概率值作為衡量依據,並需指明監測點,這些指標特點也對用電設備性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即電氣設備不僅應能在規定的標準值之內正常運行,而且應具備承受短時超標運行的能力

標準定義指標


電能質量國家標準定義的指標
電壓偏差。
GB12325—2008中將電壓偏差定義為:
(1)
1.35kV及以上供電電壓正負偏差的絕對值之和不超過額定電壓的10%
2.20kV及以下三相供電電壓允許偏差為額定電壓的±7%
3.220V單相供電電壓允許偏差為額定電壓的+7%~﹣10%
4.對於供電點短路容量小、供電距離較長以及對供電電壓偏差有特殊要求的用戶,由供、用電雙方協議確定
頻率偏差。
GB/T15945—1995中將頻率偏差定義為:
(2)
1.正常允許±0.2%Hz,根據系統容量可以放寬到±0.5%
2.用戶衝擊引起的頻率變動一般不得超過±0.2Hz
公用電網諧波。
GB/T14549—1993中對測量諧波次數、儀器誤差、數據取值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給出了諧波電壓含量、第h次諧波電壓含有率、總諧波畸變率的計算公式。
諧波電壓含量:
(3)
第h次諧波電壓含有率:
(4)
式中,為h第次諧波電壓方均根值;為基波電壓方均根值;N為採樣點數。
國家標準規定,測量的諧波次次數一般為2~19。通常取測量時段內各相實測值的95%概率中最大的一相值作為判斷諧波是否超過允許值的依據。
電壓等級(KV)THD奇次偶次
0.38;5;4.0;2.0
6.1;4;3.2;1.6
35.66;3;2.4;1.2
徠110/220;2;1.6;0.8
三相電壓不平衡度。
GB/T15543—1995中規定了三相電壓不平衡度的允許值及其計算、測量和取值方法。有兩種不平衡度計算公式。
①含有零序分量的三相系統,即三相不平衡度等於負序分量與正序分量的百分比:
(5)
②不含有零序分量的三相系統,當已知三相量a、b、c時,用下式求不平衡度:
(6)
式中、、、。
判斷三相不平衡度是否合格的方法為:對於波動性較小的場合,應和實測的5次接近數值的算術平均值對比;對於波動性較大的場合,應和實測值的95%概率值對比
電壓波動和閃變。
GB12326—2000中對其概念、計算公式和測量數據的選取做了明確規定,並給出了判斷閃變電壓值是否合格的方法。相對電壓波動值d的定義為:
(7)
閃變定義為人眼對燈閃的主觀視覺反應。借鑒IEC標準的方法,用短時間閃變水平值Pst和長時間閃變水平值P1t作為閃變嚴重度的評估指標。Pst的觀察周期典型值Tshort=10min,其計算公式為:
(8)
式中:K0.1=0.0314;K1=0.0525;K3=0.0657;K10=0.28;K50=0.08。P0.1、P1、P3、P10、P50分別為10min內超過0.1%、1%、3%、10%、50%時間比的概率分佈水平值,也稱為10min內瞬時閃變視感度S(t)的99.9%、99%、97%、90%、50%概率大值。
P1t的觀察周期典型值Tlong=2h,被定義為在觀察周期內瞬時閃變視感度不超過99%概率的Pst(用符號Ps,t99%表示)或超過1%時間的Pst。即:
(9)
暫時過電壓和瞬態過電壓。
GB/T18481—2001中將峰值電壓超過系統正常運行的最高峰值電壓時的工況定義為過電壓。暫時過電壓包括工頻過電壓和諧振過電壓,特徵為在其持續時間範圍內無衰減或弱衰減;瞬態過電壓包括操作過電壓和雷擊過電壓,特徵為為振蕩的或非振蕩的,通常衰減很快,持續時間只有幾毫秒或幾十微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