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陶丘的結果 展開

陶丘

山東菏澤定陶區的古城

徠陶丘,古稱陶,陶邑,在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裡漁獵耕種,繁衍生息。自春秋至西漢800多年間,一直是中原地區的水陸交通中心和全國性經濟都會,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

歷史沿革


陶丘,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中原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曹國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裡漁獵耕種,繁衍生息,堯、舜時期為古陶國。夏商有三翮國。
公元前12世紀,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鐸於曹國,都城陶丘。據《史記》載: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后,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致千金”,被後人尊為商祖,死後葬於陶。
西漢建元三年(前138年)改濟陰郡,后又改為定陶國,東漢時不久又改為濟陰郡。

歷史遺址


仿山

仿山,位於定陶區城北5公里,距離菏澤市牡丹區15公里,為國家AA級景區。仿山是西周曹國國君墓群地,屬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分封天下,封其弟振鐸於曹,建曹國,都陶丘。公元前487年,曹亡后,曹民懷念故國,便在仿山建造曹伯祠供奉祭祀。曹伯祠屢圮屢建,延續不絕。唐宋以後,仿山陸續建造寺廟道觀,至明清時達到鼎盛,廟宇達40餘座,形成規模宏大的風景寺廟園林。

受命壇

受命壇,即官堌堆位於定陶縣城西北6.3公里,仿山鄉姜樓村南400米處。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堌堆高6米,長60米,寬48米,總面積近2900平方米。官堌堆文化內涵豐富,從發掘出土的石刀、石鐮、石針、陶器等文物考證,此堌堆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新石器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洪水茫茫,人類只得擇高台居住。大禹治水成功后,“九河既道,雷夏復澤,於是民得下丘居土”。該堌堆乃大禹治水前原始居民的居所。

戚姬寺

戚徠姬寺位於縣城東北6.5公里,杜堂鄉戚庄村西,佔地面積3334平方米,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戚姬,漢高祖劉邦之愛妃。楚漢相爭時,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一戰,劉邦失利,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今戚姬寺東),與戚姬結為夫妻,戚夫人就此有孕,後生子如意。

項梁墓

項梁墓位於定陶縣城東北2.5公里,堌堆劉庄西南100米處。現存封土高出地面2米,南北長130米,東西寬52米,佔地面積10餘畝,平面呈橢園形。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梁王台

梁王台遺址位於定陶縣城東北3公里,定陶鎮賈樓村西北100米。梁王台南北長50米,東西寬35米,高2米。乃漢初梁王彭越的點將台。2013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范蠡墓

定陶縣城往東北走5華里,就到了一個叫崔庄的小村落。穿過一片田地,往村北再走200米,有一土冢,即為范蠡墓,2013年被列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史記·貨殖列傳》:范蠡“之陶為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范蠡十九年間,三致千金,富可敵國,成為後世商人尊奉的商業鼻祖。

左山寺

左山寺,又名左山禪寺,位於定陶縣馬集鎮郭庄村南300米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名興華禪院,建於東漢年間,隋、唐、宋時最為興盛。明代寺院佔地2.67餘公頃,自南至北依次建有戲樓、寺門、鐘樓、鼓樓、關帝廟、白衣奶奶廟、龍王殿、祖師廟等300餘間,以天王殿、十八羅漢堂、立佛殿、睡佛殿、藏經殿和百神殿最為雄偉。殿中的神像雕刻精巧,造型優美,百神殿百尊神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寺院西南角有寶乘塔,下藏舍利子6顆。

定陶漢墓

定陶靈聖湖漢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馬集鎮大李家村西北約2000米。墓地原有3座大型封土墓葬,封土早年被平毀。該墓葬屬於“甲”字形大型木槨墓,封土直徑約150米。從墓室結構初步判斷,墓葬年代屬於西漢晚期。該墓是山東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木槨墓葬。2013年4月,山東省定陶靈聖湖漢墓入選被稱為“文物界奧斯卡”的2012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歷史人物


冉耕:字伯牛,生於陶(今山東菏澤定陶區),春秋時期著名學者、孔子門徒。為人質樸,擅長待人接物。官至中都宰。有“鄆侯”、“東平公”、“先賢冉子”等封號。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與顏淵、閔子騫並稱。因惡疾早逝。
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魯國陶(今山東定陶區)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鐸數傳至冉離,世居“菏澤之陽”,人稱“犁牛氏”。
冉求:(前522-前489年),字子有,通稱冉有,春秋末期魯國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冉堌鎮)人。春秋末年著名學者、孔子門徒。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以政事見稱。多才多藝,尤擅長理財,曾擔任季氏宰臣。
范蠡:字少伯,生於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地,在陶經商致富,號陶朱公,是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商業家。
叔振鐸:本名姬振鐸,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發之弟,曹國始封之君。
項梁: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著名起義軍首領之一,楚國名將項燕次子、安平侯項承之孫,西楚霸王項羽之叔父。曹國疆域
彭越:字仲,昌邑(今山東省巨野縣大謝集鎮前昌邑村)人,秦末漢初的軍事政治人物,西漢開國功臣,封梁王。
吳起:古代東周著名的軍事家和改革家,與著名軍事家孫子並稱為“孫吳”,戰國時期衛國左氏(今定陶區力本屯鄉左崗)。
左丘明:曹國左氏(今定陶區力本屯鄉左崗)人,《左傳》的作者。他自幼聰明倔強,勤奮讀書,知難而進,被鄉鄰稱為神童。左丘明長大成人,當了魯國史官,精心研究歷史資料。後來雙目失明,但身殘志不殘,立志傳《春秋》他嘔心瀝血,秉公直書,采各國史記作《左傳》。
戚夫人: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濟陰戚家寨(今定陶區杜堂鄉戚庄村)人。
穀梁赤:字元始,《穀梁傳》的作者,戰國時魯(今定陶區陳集鎮西谷庄村)人。他精明能幹,思想敏捷,是一位語言學家和史學家。《穀梁傳》與《公羊傳》體裁相近,主要從思想上闡釋《春秋》,是研究這一時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