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忠橋

段忠橋

1951年生,北京人。中國人民大學二級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英國埃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哲學博士,牛津大學萬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客座研究員(1998-1999年)。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學術期刊社副社長、中國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1993-2002年)、哲學院副院長(2007-2009年)。主要研究方向:歷史唯物主義、政治哲學、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

個人信息


教育經歷
• 1991-1994,在英國埃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 1984-1987,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
• 1974-1977,在南開大學哲學系讀本科
工作經歷
• 1987年7月至今,先後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講師(1987年)、副教授(1992年)、教授(1996年),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1993-2002年)、哲學院副院長(2007-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主編(2009年至今),牛津大學All Souls College客座研究員(1998-1999年)
• 1981年-1984年,北京商學院馬列部教師
• 1977年-1981年,山西師範學院政史系教師
段忠橋
段忠橋
研究領域
• 歷史唯物主義
• 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
• 當代西方政治哲學
學術兼職與社會工作
•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

代表專著


Marx`s Theory of the Social Formation, Avebury Ashgate, 1995
《理性的反思與正義的追求》,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重釋歷史唯物主義》,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1.
Marx`s Theory of the Social Formation, Avebury Ashgate, 1995
2.
《理性的反思與正義的追求》,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3.
《重釋歷史唯物主義》,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段忠橋
段忠橋

代表論文


為什麼說《提綱》其實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起源,《學習與探索》,2009(1)
資本帝國主義視野下的美國霸權——戴維?哈維的《新帝國主義》及其意義,《中國社會科學》,2009(2)
馬克思的異化概念與歷史唯物主義,《江海學刊》,2009(3)
質疑俞吾金教授關於“實踐唯物主義”的兩個說法,《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6)
重釋歷史唯物主義的緣由、文本依據和方法,《哲學研究》,2008(9)
萊茵報時期使馬克思苦惱的疑問是什麼?《學術研究》,2008(6)
馬克思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最初表述是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還是在《德法年鑒》?《四川社會科學》,2008(3)
什麼是馬克思恩格斯創建的歷史唯物主義——與孫正聿教授商榷,《哲學研究》,2008(1)
“廣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辨析——答俞吾金教授,《河北學刊》,2007(6)
轉向英美、超越哲學、關注“正統”——推進當前我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三點意見,《馬克思主義研究》,2007(5)
科亨的政治哲學轉向及其啟示,《哲學研究》,2006(1)
轉向政治哲學與堅持辯證法——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兩個方向,《哲學動態》,2006(11)
馬克思從未提出過“五種社會形態理論”——答趙家祥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5)
國外馬克思主義者關於市場社會主義的爭論,《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6(3)
馬克思提出過“五種社會形態理論”嗎?——答奚兆永教授,《教學與研究》,2006(6)
對俞吾金教授“重新理解馬克思”的三點質疑,《學術月刊》,2006(4)
約翰·羅默的非勞動價值論的剝削理論,《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3)
道德公平與社會公平,《河北學刊》,2006(1)
談談科亨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互關係的功能解釋,《哲學研究》,2005(5)
20世紀70年代以來英美的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05(5)
對“五種社會形態理論”一個主要依據的質疑——重釋《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一段著名論述,《南京大學學報》,2005(2)
Market Socialists` Three False Propositions, 英國《批判》(Critique: a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issue 34, 2004
西方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具體的歷史的概念——與徐崇溫同志商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6)
試析徐崇溫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概念的邏輯矛盾,《吉林大學學報》,2004(3)
羅默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哲學批判,《教學與研究》,2004(4)
對安德森“擴大”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說法的質疑,《馬克思主義研究》,2004(2)
真是“按照西方學術界的習慣用法”嗎?——質疑徐崇溫同志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概念,《現代哲學》,2004(1)
西方馬克思主義不是馬克思主義嗎?——與徐崇溫同志商榷,《馬克思主義研究》,2002(6)
也談人的全面發展,《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2)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一般特徵及其三個代表性成果,《教學與研究》,2001(12)
當代西方市場社會主義三種模式,《國外理論動態》,2001(12)
馬恩是如何看待剝削的“歷史正當性”的,《黨政幹部論壇》,2001(11)
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對公有制與社會主義關係的新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1(4)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承認靈魂的存在嗎?《理論前沿》,2001(4)
再談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特徵,《馬克思主義研究》2000(6)
市場為何能與社會主義“聯姻”——80年代以來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的三個論證,《馬克思主義研究》,2000(5)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觀,《哲學研究》,2000(8)
Critique of Market-Superiority and Market-Neutrality,美國《自然、社會與思想》(Nature, Society, and Thought),Vol. 11, No.2,1998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哲學,《史學理論研究》,1998(1)
關於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兩個問題,《馬克思主義研究》,1997(4)
“Caudine Forks”--Can Capitalism be Leapt Over,英國《政治學》(Politics,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ers),No.3,1995
論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的生產力前提,《教學與研究》,1996(4)
對我國跨越“卡夫丁峽谷”問題的再思考,《馬克思主義研究》,1996(1)
馬克思的三大社會形態理論,《史學理論研究》,1995(4)
對生產力、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概念的再考察,《馬克思主義研究》,1995(3)
社會形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評阿爾都塞的“多元決定論”和“無主體過程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3)
對馬克思社會形態概念的再考察,《教學與研究》,1995(2)
論經濟基礎的構成,《哲學研究》,1995(2)
評科亨對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互關係的功能解釋,《高校理論戰線》,1994(3)
歷史發展“五形態論”質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4)
1.
為什麼說《提綱》其實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起源,《學習與探索》,2009(1)
2.
資本帝國主義視野下的美國霸權——戴維?哈維的《新帝國主義》及其意義,《中國社會科學》,2009(2)
3.
馬克思的異化概念與歷史唯物主義,《江海學刊》,2009(3)
4.
質疑俞吾金教授關於“實踐唯物主義”的兩個說法,《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6)
5.
重釋歷史唯物主義的緣由、文本依據和方法,《哲學研究》,2008(9)
6.
萊茵報時期使馬克思苦惱的疑問是什麼?《學術研究》,2008(6)
7.
馬克思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最初表述是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還是在《德法年鑒》?《四川社會科學》,2008(3)
8.
什麼是馬克思恩格斯創建的歷史唯物主義——與孫正聿教授商榷,《哲學研究》,2008(1)
9.
“廣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辨析——答俞吾金教授,《河北學刊》,2007(6)
10.
轉向英美、超越哲學、關注“正統”——推進當前我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三點意見,《馬克思主義研究》,2007(5)
11.
科亨的政治哲學轉向及其啟示,《哲學研究》,2006(1)
12.
轉向政治哲學與堅持辯證法——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兩個方向,《哲學動態》,2006(11)
13.
馬克思從未提出過“五種社會形態理論”——答趙家祥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5)
14.
國外馬克思主義者關於市場社會主義的爭論,《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6(3)
15.
馬克思提出過“五種社會形態理論”嗎?——答奚兆永教授,《教學與研究》,2006(6)
16.
對俞吾金教授“重新理解馬克思”的三點質疑,《學術月刊》,2006(4)
17.
約翰·羅默的非勞動價值論的剝削理論,《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3)
18.
道德公平與社會公平,《河北學刊》,2006(1)
19.
談談科亨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互關係的功能解釋,《哲學研究》,2005(5)
20.
20世紀70年代以來英美的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05(5)
21.
對“五種社會形態理論”一個主要依據的質疑——重釋《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一段著名論述,《南京大學學報》,2005(2)
22.
Market Socialists` Three False Propositions, 英國《批判》(Critique: a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issue 34, 2004
23.
西方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具體的歷史的概念——與徐崇溫同志商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6)
24.
試析徐崇溫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概念的邏輯矛盾,《吉林大學學報》,2004(3)
25.
羅默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哲學批判,《教學與研究》,2004(4)
26.
對安德森“擴大”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說法的質疑,《馬克思主義研究》,2004(2)
27.
真是“按照西方學術界的習慣用法”嗎?——質疑徐崇溫同志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概念,《現代哲學》,2004(1)
28.
西方馬克思主義不是馬克思主義嗎?——與徐崇溫同志商榷,《馬克思主義研究》,2002(6)
29.
也談人的全面發展,《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2)
30.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一般特徵及其三個代表性成果,《教學與研究》,2001(12)
31.
當代西方市場社會主義三種模式,《國外理論動態》,2001(12)
32.
馬恩是如何看待剝削的“歷史正當性”的,《黨政幹部論壇》,2001(11)
33.
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對公有制與社會主義關係的新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1(4)
34.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承認靈魂的存在嗎?《理論前沿》,2001(4)
35.
再談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特徵,《馬克思主義研究》2000(6)
36.
市場為何能與社會主義“聯姻”——80年代以來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的三個論證,《馬克思主義研究》,2000(5)
37.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觀,《哲學研究》,2000(8)
38.
Critique of Market-Superiority and Market-Neutrality,美國《自然、社會與思想》(Nature, Society, and Thought),Vol. 11, No.2,1998
39.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哲學,《史學理論研究》,1998(1)
40.
關於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兩個問題,《馬克思主義研究》,1997(4)
41.
“Caudine Forks”--Can Capitalism be Leapt Over,英國《政治學》(Politics,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ers),No.3,1995
42.
論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的生產力前提,《教學與研究》,1996(4)
43.
對我國跨越“卡夫丁峽谷”問題的再思考,《馬克思主義研究》,1996(1)
44.
馬克思的三大社會形態理論,《史學理論研究》,1995(4)
45.
對生產力、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概念的再考察,《馬克思主義研究》,1995(3)
46.
社會形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評阿爾都塞的“多元決定論”和“無主體過程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3)
47.
對馬克思社會形態概念的再考察,《教學與研究》,1995(2)
48.
論經濟基礎的構成,《哲學研究》,1995(2)
49.
評科亨對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互關係的功能解釋,《高校理論戰線》,1994(3)
50.
歷史發展“五形態論”質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4)

主編教材


《馬克思主義史教程》,主編,撰寫第十三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教委重點教材
《當代國外社會思潮》,主編,撰寫序言、第五章和第八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獲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推薦研究生教學用書;2011年被CANut國際出版公司譯為英文出版
1.
《馬克思主義史教程》,主編,撰寫第十三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教委重點教材
2.
《當代國外社會思潮》,主編,撰寫序言、第五章和第八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獲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推薦研究生教學用書;2011年被CANut國際出版公司譯為英文出版

主要譯著


• 《卡萊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 《論英雄和英雄崇拜》(與張志民合譯),中國國際出版公司,1989
• 信奉而不恭維:對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反思,《馬克思主義研究》,1996(1)
• 關於市場社會主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3)
• 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流派,《北京大學學報》,1997(1)
• 《市場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者之間的爭論》,新華出版社,2000
• 對“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反思,《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1(2)
• 《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政治哲學”、“歷史哲學”、“法哲學”、“社會科學哲學”四部分條目,人民出版社,2001
• 社會主義及其未來——約翰·羅默訪談錄,《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2(1)
• 《在自由中喪失——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導論》(與劉磊合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 馬克思主義、市場經濟與當代世界——伯特爾·奧爾曼教授訪談錄(與江洋合譯),《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4,(3)
• 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階段理論(與呂梁山合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4(6)
• 虛無主義的共產主義與辯證的共產主義(與呂梁山合譯),《國外理論動態》,2006(2)
• 《當今為什麼還要研讀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卡爾·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一種辯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當代美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09(3)
• 後現代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2009(3)
段忠橋
段忠橋

主持項目


• “西方歷史哲學研究”,主持人,國家教委“八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1993
• “西方政治哲學研究”,主持人,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1995
• “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研究譯叢”,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985項目子項目之一,2007
• “G.A.科恩的社會主義平等主義研究”,主持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9

書評和短論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成果——余文烈《分析學派的馬克思主義》評介,《馬克思主義研究》,1997(2)
• 全球化問題與後現代主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3月3日
• 開創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與拯救社會主義平等——紀念G.A.科恩,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9月17日

貢獻與成就


段忠橋教授是我國哲學界的知名學者。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他借鑒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範疇和基本原理做出了與國內流行的教科書不同的新闡釋,並在與近些年來我國流行的一些與歷史唯物主義密切相關的新見解的爭論中,提出了具有原創性的新觀點,從而推進了我國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在國外馬克思主義領域,他不僅提出並論證了“西方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具體的、歷史的概念和英美馬克思主義是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階段,而且通過對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和市場社會主義等流派的基本主張的闡釋和評價開拓了英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在政治哲學領域,他最早將當代西方左翼學者的學說介紹到我國,使我國學術界對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發展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他深入闡釋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義思想,並進而對當代中國面臨的分配正義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
段忠橋教授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英文專著,英國 Avebury Ashgate 出版社1995年出版)、《市場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者之間的爭論》(譯著,新華出版社2000年出版)、《當代國外社會思潮》(主編及主要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2002年獲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4年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推薦為研究生教學用書,2011年被CANut國際出版公司譯為英文出版)、《理性的反思與正義的追求》(專著,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2008年獲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卡爾·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一種辯護》(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重釋歷史唯物主義》(專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2010年獲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在國內的《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學術月刊》及美國的《自然、社會與思想》(Nature, Society, and Thought)、英國的《批判》(Critique: a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和《政治學》(Politics)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近百篇。
段忠橋
段忠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