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佩伯爵號

施佩伯爵號

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德語:Admiral Graf Spee)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德國級重巡洋艦,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指揮德國東亞艦隊參加過科羅內爾戰役和福克蘭群島戰役的海軍上將馬克西米利安·馮·施佩命名。

簡介


施佩伯爵號
施佩伯爵號
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於1932年10月在威廉港德國海軍船廠動工,1936年1月完工。該艦名義上受《凡爾賽條約》限制排水量小於10,000噸,但實際上滿載排水量達到16,280噸。最高航速達28海里/小時,超越大多數英法軍艦。
1936年-1938年西班牙內戰期間,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指揮了五次不干涉巡邏。1937年5月,該艦參加了喬治六世海上閱兵。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數周,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被部署到南大西洋,等待宣戰後立即佔領海上商業航線。1939年9月至12月,該艦共擊沉9艘商船,總註冊噸位達50,089噸。12月13日,該艦遭遇3艘英國巡洋艦,拉普拉塔河戰役爆發。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重創英國軍艦,但自己也受損嚴重,被迫回到蒙得維的亞港口。12月17日,受英國假情報影響,司令漢斯·朗斯多夫下令自沉該艦。

性能參數


艦級與艦型德國級重巡洋艦
排水量
設計:
14,890t(14,650long ton;16,410short ton)
滿載
16,020long ton(16,280t)
全長186m(610ft 3in)
全寬21.65m(71ft 0in)
吃水7.34m(24ft 1in)
動力輸出
八台曼柴油發動機
兩台推進器
52,050shp(38,810kW)
最高航速29.5節(55千米每小時)
續航距離8,900海里(16,500千米;10,200英里) at 20節(37千米每小時;23英里每小時)
乘員
建造時:
33名軍官
586名士兵
1935年後:
30名軍官
921–1,040名士兵
偵搜系統
1940年:
FMG 39 G(gO)
1941年:
FMG 40 G(gO)
FuMO 26
武器裝備
建造時:
6 × 28厘米三聯炮塔
8 × 15厘米單聯炮塔
8 × 53.3厘米魚雷發射管
裝甲
主炮塔:140mm(5.5in)
水線裝甲帶:80mm(3.1in)
甲板:45mm(1.8in)
艦載機兩架Ar 196水上偵察機
艦載機設施一架彈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