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關注金融中心市場靈活度的指數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GFCI)是全球最具權威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標指數。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製。2007年3月開始,該指數開始對全球範圍內的46個金融中心進行評價,並於每年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顯示金融中心競爭力的變化。該指數著重關注各金融中心的市場靈活度、適應性以及發展潛力等方面。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評價體系涵蓋了營商環境、金融體系、基礎設施、人力資本、聲譽及綜合因素等五大指標。
根據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紐約、倫敦、香港為全球前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紐倫港”全球金融中心第一陣營地位進一步鞏固。
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紐倫港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分別於每年3月和9月更新一次,持續受到全球金融界的廣泛關注。該指數為政策研究和投資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依據。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是全球最具權威的關於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競爭力的評價指數,現已成為深受國際金融界密切關注的金融中心發展“晴雨表”。該指數主要對全球範圍內的金融中心進行評價,每年的3月和9月定期更新,以客觀顯示金融中心競爭力的變化。該指數側重關注各金融中心的市場靈活度、適應性以及發展潛力等方面,評價體系涵蓋了營商環境、金融體系、基礎設施、人力資本、聲譽及綜合因素等五大指標,共計102項特徵指標。
在研究模式中,人才指標包括了人才的匹配、勞動力市場的靈活度、商業教育、人力資本的發展等;商業環境是指市場監管水平、稅率、貪腐程度、經濟自由度、商業交易的便利程度等;市場發展程度指標包括了證券化水平、可交易股票和債券的交易量與市場價值、眾多金融服務相關企業集聚於某一金融中心產生的聚集效應等;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建築和辦公地的成本與實用性;總體競爭力則是基於“總體大於部分之和”的理念而創造的城市的總體競爭力水平及城市宜居程度等指標。
全球金融中心
人們曾經認為東京將憑藉日本龐大的國內經濟規模而成為最頂尖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但是事實上倫敦一直領先東京,始終是與紐約並肩的最重要的兩個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而英國的經濟規模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說明國內市場規模並非是金融中心的決定性因素。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圖表
紐約在本次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位列榜首,以2分微弱優勢超越倫敦;香港本期評分再次上升2分,與排名第二的倫敦僅相差3分,同時領先排名第四的新加坡14分,“紐倫港”全球金融中心第一“陣營”地位進一步鞏固。長期以來,倫敦、紐約、香港、新加坡和東京一直佔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前五的位置,儘管內部排名偶爾出現變化,但其他金融中心難以撼動這一格局。
在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中國內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青島、天津、成都、杭州、大連9個城市進入榜單。
2018年3月26日,第2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GFCI)報告在中國青島金家嶺金融區發布,倫敦、紐約、中國香港位列全球金融中心前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青島位列中國內地上榜城市五強。
第2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圖表
大中華地區有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青島、天津、成都、大連10個城市進入榜單。本期報告顯示,大中華地區金融中心發展勢頭良好,呈現出一些最新的動態特徵。
其中,香港鞏固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地位。本期香港GFCI評分大幅上升了37分,已遠遠超過了新加坡,同時,與排名第二的紐約評分差距僅有12分,“紐倫港”已成為全球頂級金融中心的第一“陣營”,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2017年9月11日,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2)報告11日在中國成都和阿聯酋阿布扎比兩個會場同時發布。
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共有92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其中全球前2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倫敦、紐約、香港、新加坡、東京、上海、多倫多、悉尼、蘇黎世、北京、法蘭克福、蒙特利爾、墨爾本、盧森堡、日內瓦、舊金山、溫哥華、迪拜、波士頓和深圳。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大中華地區)
亞太地區金融中心“趕超”歐美傳統金融中心的步伐正在加快,香港和紐約的差距已減少為12分,上海、多倫多、悉尼和北京排名均有較大幅度上升,排名前20的金融中心中,亞太地區數量已超過1/3。
中國內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青島、成都、大連七個城市進入榜單。其中,上海711分,全球排名第6位,較上一期排名上升7位;北京703分,全球排名第10位,較上一期排名上升6位;深圳689分,全球排名第20位,較上一期排名上升2位;廣州、青島、成都、大連分別排名第32位、第47位、第86位、第92位。
2020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位居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