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

類鼻疽

類鼻疽病屬於感染科疾病,主要是由類鼻疽菌感染所引起。主要見於熱帶地區、流行於東南亞地區,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表現為皮膚結節、發熱、咳嗽、呼吸快、胸痛癥狀。治療方法主要以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為主。類鼻疽菌累及中樞神經系統時可因病情進展速度導致來不及搶救而死亡。類鼻疽病的早期監測及有效地針對性治療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預后。

就診科室


● 感染科

病因


● 人類被類鼻疽菌感染主要是通過接觸含有致病菌的水和土壤,經破損的皮膚而感染。

癥狀


● 類鼻疽的臨床表現變化無常,潛伏期少則2~3日,多則數年。起病可急可慢,雖最常累及肺部,但人體內幾乎每一器官均可受侵,因此誤診率極高。臨床上可分為急性敗血型、亞急性或慢性及亞臨床型三種。
● 急性敗血型類鼻疽
● ● 起病較急,寒戰、高熱,並有氣急、肌痛,同時出現肺、肝、脾及淋巴結膿腫形成的癥狀和體征。特別以肺膿腫為多見,好發於肺上葉並可累及胸膜,此時患者多有咳嗽、胸痛、咯血性和膿性痰。
● 亞急性或慢性類鼻疽
● ● 多數是急性感染消退後,而形成多處化膿性病灶,也可無明顯急性癥狀,從亞急性過程逐漸發展而成慢性類鼻疽。肺、肝、皮膚、骨或軟組織可有膿腫形成,潰破后可造成瘺管,長期不愈。患者常有間歇性發熱,逐漸消瘦及衰弱等。
● 亞臨床型類鼻疽桿菌感染
● ● 流行區中有相當數量的人群,受類鼻疽桿菌感染而臨床癥狀不明顯,血清中可測出特異性抗體。這種現象在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人群中約佔6%~8%。

檢查


細菌學檢查

● 細菌培養分離到致病菌。

血常規

● 血常規大多有貧血白細胞計數增高,以中性粒細胞增多為主。

血清學檢查

● 分離菌株與標準類鼻疽假單胞菌診斷血清凝集反應陽性,對本病的診斷有較大價值。

胸部X線檢查

● 可示肺炎、肺化膿症(空洞)、化膿性胸膜炎等徵象。

診斷


● 醫生診斷類鼻疽主要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
● 患者近期皮膚有破損。
● 患者近期有接觸水和土壤。
● 患者出現皮膚結節、發熱、咳嗽、呼吸快、胸痛等癥狀。
● 細菌培養分離到致病菌。
● 血常規大多有貧血,白細胞計數增高,以中性粒細胞增多為主。

鑒別診斷


● 類鼻疽病需要與傷寒、瘧疾、葡萄球菌敗血症等疾病鑒別。
● 如果出現皮膚結節、發熱、咳嗽、呼吸快、胸痛等癥狀需要及時就醫。
● 醫生根據皮膚有破損及近期接觸水和土壤史及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鑒別診斷。

治療


● 類鼻疽主要通過藥物、手術進行治療。

病原治療

● 一旦確診為類鼻疽病,患者應立即隔離治療。抗生素要及早應用,療程要足,常需聯合用藥。類鼻疽桿菌對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青霉素、慶大黴素,頭孢唑林、妥布黴素、喹諾酮類和氨曲南等有較強的耐藥性,對氯黴素、四環素僅呈中等敏感。因而對敗血型類鼻疽病例不能作為首選藥物,推薦亞胺培南(敏感率最高達94%)或第三代頭孢菌素與其他有效抗生素聯用治療。

支持治療

● 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給予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必要時靜脈補充維生素和白蛋白,也可輸用新鮮血、脂肪乳、丙種球蛋白、胸腺肽等,尤其對那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應加強支持治療。

外科治療

● 有膿腫者宜作外科切開引流,對內科治療無效的慢性病例,可採取手術切除病灶。痰培養轉陰時間平均6周,若持續6個月仍為陽性,應考慮行肺葉切除術。

危害


● 類鼻疽菌累及中樞神經系統時可因病情進展速度導致來不及搶救而死亡。

預后


● 類鼻疽的早期監測及有效地針對性治療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預后。

預防


● 皮膚有破損時避免接觸不潔的水和土壤。
● 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 多飲水,避免疲勞,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