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陰縣

河南省安陽市轄縣

湯陰縣(古稱盪陰)隸屬河南省安陽市,是歷史名人岳飛的故鄉,被聯合國命名的千年古縣,著名的“三聖之鄉”。湯陰交通便利,方圓250公里範圍內,有鄭州、石家莊、濟南、太原4座省會城市,為輻射豫、冀、魯、晉4省的商品集散地。京廣鐵路晉中南鐵路連接南北西東,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在境內縱橫交錯。

湯陰縣位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交匯的山前地帶,北與安陽縣和安陽市文峰區、龍安區接壤,東至衛河與內黃縣隔河相望,東南與內黃、浚縣交界,南與鶴壁市交界。

境內有岳飛廟、羑里城、扁鵲墓廟、白營龍山文化遺址、夏都西河遺址、邶城遺址等文物古迹。

201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24.1億元,增長8.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5億元,增長12.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8.9億元,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5.9億元,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

歷史沿革


來源

“湯陰”之名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並逐漸形成聚落。據漢《山海經·西山經》載:“上申之山,湯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北魏《水經注》載:“盪水出縣西石尚山泉,流經其縣……縣因水以取名也。”《清一統志》載:“盪水自河南湯陰北,東流至內黃縣西南入衛河,本名盪水。《寰宇記》:‘唐貞觀元年,以水微溫又改名湯陰’。”《戰國史》載,盪陰地名出現於公元前350年。“古文盪、湯一字也,義沿而畫具革矣。”
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盪陰縣,治今縣城。因位於盪水(現湯河)之陰得名。盪原為古國名,因盪水流經古盪國得名。東魏天平二年(535年)稱魏德縣。唐貞觀元年(627年)以水微溫,改盪水為湯水,並盪原為湯陰縣。
“湯陰”這一詞語的使用,距今長達2357年,且世代傳承,沿用至今。湯陰位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交匯的山前地帶,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南北交通的要衝。京廣鐵路和107國道及京珠高速公路以西為丘陵地帶,以東為平原。湯河、羑河、永通河自西向東流過,湯(陰)濮(陽)地方鐵路、壺(關)台(前)公路橫穿東西。

沿革

湯陰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時期就有先民居住,經考古發掘在白營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木構架水井,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水井,是人類群居極其重要的標誌。
夏代,夏帝廑(胤甲)、孔甲把都城定居在今縣東16公里的西河村。孔甲在這裡作了《破斧之歌》,成為“東音”(東方音樂)的開山之作。
商代,這裡屬於商都的畿輔之地,紂王在商都拒諫的故事時時傳來。紂挖比干心之後,比干負傷從商都逃到今縣東16公里的高崗上死去,高崗因名枉人山,今存廟宇紀念。接著,紂囚西伯姬昌(周文王)於今縣北4公里處羑里城,周文王於羑里城七年著述出《周易》,今存羑里城(文王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景區。
西周時期,周武王滅商建立起周王朝之後,“封紂子武庚於邶”,遺址在今縣東16公里處邶城。管叔和蔡叔勾結武庚舉行叛亂,周公旦率兵平定了叛亂,殺掉了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和霍叔。自此,西周得以安定。
春秋時期,相傳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來到今縣東16公里處邶城一帶,聽到人們傳唱著許多或激情亢奮、或委婉含蓄、皆悅耳怡人的詩歌,便囑咐弟子們悉心收集起來,整理成《邶風》19首,融入了《詩經》之中;孔子和弟子們來到今縣城東南3公里的孔村一帶,一群沿路玩耍的孩童阻擋了他們前行的車輛,孔子留下來在這裡講學,至今五個孔村裡還傳頌著孔子當年講學的趣事。鄉人女詩人嫁給許穆公,因稱許穆夫人。許穆夫人提出聯齊抗狄以救衛,齊桓公聞知,即發兵復衛,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記載的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一生詩作很多,由於戰爭頻繁多有散失,僅存《詩經》中《泉水》、《載馳》、《竹竿》三首四言詩,文辭清新,膾炙人口,備受歷代文人推崇。齊桓公在阻止狄族進攻中原援救邢、衛戰中,曾率兵於今白營、胡營一帶安營紮寨。其媵(yìng,妾)衛女愛兵惜將,深受擁戴,由於過度操勞,病逝于軍中。因戰事緊張齊桓公只好將衛女葬於此地,將士們以槍、戈、鉞、斧等兵器挑起鎧甲、衣衫作幡祭祀衛女。由祭祀衛女而衍生出的大型舞蹈跑帷子傳承至今,已被列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戰國時期,湯陰屬魏。公元前350年,盪陰地名開始出現。公元前259年(即秦昭王四十八年,魏安厘王十八年),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竊得虎符,於湯陰縣南9公里處今將城椎殺了晉鄙,奪取兵權,率兵救趙。名醫扁鵲(秦越人)行醫至此,湯陰縣東南7公里之伏道被秦太醫令李醯所派力士殺害,當地民眾請求扁鵲弟子們同意,以隆重禮節將扁鵲安葬在此地。今存扁鵲墓廟,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秦屬邯鄲郡。
西漢高祖二年(前205)置縣,屬河內郡;東漢建安十七年(212)改屬魏郡;縣令張遷,字公方,東漢陳留郡己吾縣(今河南省寧陵縣西南)人。累任郎中、谷城縣長、湯陰縣令。
張遷敦厚純樸,垂愛在民。在他的治理下,社會風氣良好,道不拾遺,夜不閉戶。人們種地之後露宿在野外,也不會有任何問題。臘月行祭之日,他將囚徒放假回家,囚徒們感念他的恩德,都能按時歸來。遇到計算人口賦稅等問題,他也不麻煩鄉人。黃巾起義后,許多地方都被燒毀,惟獨他治理下的縣城完好無損。張遷改任時,境內民眾奔走相告,送別者多如雲涌。後人撰書《張遷碑》記錄他的事迹,成為當代書法界彌足珍貴的瑰寶。
三國,屬魏。“魏文帝幸洛道病,有巫師以水飲之,立愈”,遂賜名宜師溝(今宜溝);曹植到羑里城祭祀,賦詩一首《詰紂》:“崇侯何功,乃用為輔?西伯何辜,囚之囹圄?囹圄既成,負土既盈。興立炮烙,賊害忠貞。”
西晉,屬汲郡。永興元年(304)七月,戰事逼近盪陰,雙方在城南展開大戰,惠帝司馬衷部因長途跋涉,加上酷暑難熬,於七月二十四日在今下扣一帶敗了下來。混戰中惠帝司馬衷頰中三箭,隨從百官侍衛看到戰爭打敗,紛紛逃散。在今雲村一帶,亂兵向晉惠帝舉刀時,侍中嵇紹用自己的身體緊緊地護衛惠帝而慘遭殺害,鮮血濺染了惠帝的衣服。惠帝被擒后,行至今光村時,左右兵士看到惠帝血衣,勸他洗去,惠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後人因建嵇紹祠紀念,今存相關村名十多個。
隋,屬汲郡。開皇六年(586)復置湯陰縣,於縣東17里(今之古賢)置縣城,十年(590)併入安陽;十六年(596)再置於縣西南30里(今鶴壁市故縣村),改曰盪源;鄉人趙孝逸,官四門助教,書法與北周名家趙文深齊名。趙文深學王羲之,孝逸效法王獻之,都非常有建樹。平涼之後,王褒入關,舉國上下皆學習王褒的書法,惟有趙文深、趙孝逸他們兩人堅持學習二王書法。隋朝建立后,臨二王之作品,往往被人們爭相購買。鄉人堯君素曾為隋煬帝鷹擊郎將,李淵起兵后,派人到河東浦坂城下招降堯君素。堯君素斥退說客,后被叛逃所殺。唐貞觀十二年(638)二月,唐太宗下詔說:“隋故鷹擊郎將堯君素,雖桀犬吠堯,有乖倒戈之志;疾風勁草,實表歲寒之心。可贈蒲州刺史,仍訪其子孫以聞。”
唐,貞觀元年(627),改名湯陰。置今址為縣城。大約在廣德二年(724)大詩人杜甫過湯陰,察看了“八王之亂”古戰場,瞻仰了嵇公祠,作下《傷春》詩。其中之四寫道:“再有朝廷亂,難知消息真。近傳王在洛,復道使歸秦。奪馬悲公主,登車泣貴嬪。蕭關迷北上,滄海欲東巡。敢料每危體,猶多老大臣。豈無嵇紹血,沾灑屬車塵。”
唐代文學家韓愈針對“文王拘羑里”的史實,感慨良多,寫下《拘幽操》讚頌周文王:“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肅肅兮,聽不聞聲。朝不見日出兮,夜不見月與星。有知無知兮,為死為生。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
宋,屬相州。紹聖初(1094),蘇軾自定武赴嶺南,一路風塵,來到湯陰吃到一種豌豆大麥粥,不由得詩性驟發。因此賦詩一首《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朔野方赤地,河壖但黃塵。秋霜暗豆莢,夏旱臞麥人。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時珍。青斑照匕筋,脆響鳴牙齦。玉食謝故吏,風餐便逐臣。飄零竟何適?浩蕩寄此身。爭勸加飲食,實無負吏民。何當萬里客,歸及三年新。”
宣和初(1119),改屬浚州;后仍屬相州。北宋崇寧二年即1103年,著名民族英雄岳飛年誕生於湯陰縣東永和鄉孝悌里。
金(1127~1234)湯陰屬彰德府。
元(1271~1368)湯陰屬彰德路。鄉人許有壬(1287~1364),字可用。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登進士第,授同知遼州事。至治二年(1322)轉江南行台監察御史,劾治不法官僚豪家。次年升中央監察御史。向英宗上疏強國富民十條建議,多被採納。許有壬歷官英宗、泰定帝、天順帝、文宗、明宗、寧宗、惠宗(順帝)七朝,政績顯著,累官左司郎中、兩淮都轉運鹽使、中書參知政事、中書左丞、集賢殿大學士。為政近五十年,他曾多次針對科舉制度、漕運、軍隊建設等國家大事,直言不諱地向朝廷提出批評和建議。有壬善筆札,工詞章。著有《至正集》和《圭塘小稿》,曾為《大元大一統志》作序。
明(1368~1644)湯陰屬彰德府。鄉人李鐩(1448~1529)字時器,今湯陰縣五陵鎮鎮撫寨村人。明成化八年(1472)進士,初授都水主事。累官鴻臚少卿、工部侍郎、工部尚書。成化年間任刑部郎中時,奉命赴山西賑災,在救災同時,廣開水渠,澆灌農田上百萬畝,成績卓著。弘治初年奉詔上書,條陳治理朝政十事,並精將簡政,加強軍備,制定防禦策略,對穩定邊防局勢起到重要作用,深得弘治帝讚許。后,鐩遭宦官排斥,被迫辭職。
清(1644~1911)湯陰屬彰德府。鄉人王伯勉(1618~1677)字子健,號東皋。今湯陰古賢村人。清順治三年(1635)進士,官至山東道監察御史,清廉自守,聲望頗高。著有《東皋文公集》,曾為康熙《湯陰縣誌》作序。乾隆十五年(1750),清高宗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南巡返京途中過湯陰,分別到岳飛廟、羑里城(文王廟)祭祀,留有七言詩二首與祭文。光緒二十八年(1902),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與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氏逃至西安,返回北京途中,在湯陰縣宜溝鎮下榻,今存行宮;到岳飛廟祭祀,光緒皇帝賜題“百戰神威”,慈禧太后賜題“忠靈未泯”匾文,懸掛於岳飛廟至今。
中華民國時期,湯陰1912年屬河北道;1924年屬河南省。1932年8月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10月屬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8年屬豫北道;1945年秋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
1947年3月,解放軍為打亂蔣介石的戰略部署,扼住中原重地,中央軍委指示晉冀魯豫軍區:“在晉南反攻的同時,向平漢線實施進攻,專打王仲廉集團(長期守候在新鄉、汲縣、湯陰、安陽等地,約10萬人),進行連續作戰,以便和晉南作戰一起,給陝北和山東我軍作戰以有力配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連同地方部隊,於3月下旬發起了豫北戰役。4月5日,兵臨湯陰城下,圍城打援。
5月1日下午4時,開始總攻。5月2日拂曉,解放軍佔領縣城。接著於湯陰縣城東南石家莊村接受了國編三縱總部司令孫殿英、副司令劉月亭、參謀長鄧喧甫等殘部的投降,解放了湯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湯陰1949年10月屬平原省安陽專員公署;1952年屬河南省安陽專員公署。1952年11月1日,毛澤東主席考察黃河返京途中,在湯陰火車站停留,接見了湯陰縣的黨政領導幹部,察看了站台上的岳忠武王故里碑,稱讚岳飛是一個大好人,指示要保護岳飛廟。1954年9月,淇縣併入湯陰;1957年鶴壁、鹿樓兩區從湯陰縣分出,建立鶴壁市;1958年湯陰屬新鄉專署;1959年11月7日,時任中共中央委員、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同志前來湯陰考察,參觀了岳飛廟。1961年屬安陽專署;1962年淇湯分設;
1983年11月安陽行政公署撤銷,湯陰縣劃歸安陽市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

湯陰縣位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交匯的山前地帶,地處北緯35°45′~36°01′,東經114°13′~114°42′。北與安陽縣和安陽市文峰區、龍安區接壤,東至衛河與內黃縣隔河相望,東南至五陵鎮與內黃、浚縣交界,南至大蓋族西南至龍堂西北至王佐與鶴壁市交界。

地形

湯陰縣以平原為主,東西修長(約35公里),南北狹窄(不足20公里),京廣鐵路以西為太行山東麓丘陵,鐵路以東距縣城約10公里處,勢跨浚、湯兩縣之火龍崗,縱貫其間,其餘皆為平原,屬太行山麓的洪積——沖積平原,其海拔一般在53~100米之間。湯陰縣境東界為衛河。衛河之濱,屬砂鹼地帶,為黃河故道。地勢西部南部略高於東部北部,坡度在1/200~1/2000之間。湯陰縣境內和縣境邊際,從南而北,有永通河、湯河、羑河3條季節河流,先後分別在中部和東部匯流向東注入衛河。

地質

湯陰縣地質構造屬湯陰地塹。西有青羊口斷裂,東有湯東西斷裂。由於岩層錯動,使第三紀湖相(泥灰岩等)和河湖相(砂礫岩等)上升為丘陵,形成縣境西部五里崗和東部火龍崗。中間下沉,充填巨厚的第三紀沉積物和第四紀河流沖積物。湯東斷裂斷距很大,基岩落差超過1000米。總之,湯陰縣地區有北東、北北東和北西西兩組斷裂,這兩組斷裂近正交。

氣候

湯陰縣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全年無霜期206天以上,降水量582毫米,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春季多風少雨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潮濕,秋季天高氣爽溫差大,冬季寒冷乾燥雨雪少。

自然資源


湯陰縣主要土特產包括小米、綠豆等小雜糧以瓦崗鄉生產的無(農藥、化肥等)公害小雜糧為著名。辣椒干色澤紅亮,味辛香,批量銷往外地。雙頭黃酒、岳家軍系列酒雙頭黃酒已有百餘年歷史,久享盛譽。一般向外地推銷之土產尚有粉條、花生米、大棗、蘋果、大蔥、大蒜等。
湯陰縣耕地62.03萬畝,人均1.4畝,一半為旱地,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畜牧優良品種有豫西北黑山羊。名優特產有鹿茸和傳統名酒“雙頭黃”酒是以小米、米、麥曲、冰糖為原料製成,有120年歷史。
湯陰縣西五里崗之泥灰岩(白乾土)是一般和高級水泥主要原料,也是化工填充劑的重要原料之一。據測算,蘊藏量為3億立方米。其他礦藏,目前無發現。

行政區劃


截止2012年,湯陰縣轄9個鎮、1個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轄區詳情
城關鎮轄6個辦事處、16個村
宜溝鎮轄56個村
韓庄鎮轄33個村
白營鎮轄26個村
古賢鎮轄21個村
菜園鎮轄36個村
任固鎮轄35個村
五陵鎮轄27個村
瓦崗鄉轄19個村
伏道鎮轄29個村
新城規劃
2012年7月28日,安湯新城總體規劃評審會召開,會議聽取了規劃承編單位安陽市規劃設計院的彙報,與會專家進行了現場勘察,討論並原則通過了該規劃方案。
安湯新城總體規劃的範圍為北起南林高速公路,南至湯陰縣城北環,西起京廣鐵路,東至京港澳高速公路,主要涉及寶蓮寺鎮和湯陰縣城北部的區域,總用地52.2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城市建設用地42.4平方公里,寶蓮寺部分32.3平方公里,湯陰部分10.7平方公里,預計新城人口40萬。按照規劃,安湯新城將形成“一帶、一軸、五大特色功能區”(一帶:羑河生態景觀廊道;一軸:安湯新城金融商貿文化軸;五大特色功能區:高校教育功能區、高新產業功能區、生態宜居功能區、科研文化功能區、周易文化功能區)。
該規劃期限為2012年至2030年,規劃期末,將形成“一主一副一新城”的城市等級格局和“兩廊一帶三區多中心”的地域空間結構,最終建成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優美的宜居功能複合新城。
未來的安湯新城將打造產業新城、文化新城、生態新城、宜居新城,成為安陽市新的城市增長空間。

人口民族


截止2012年,湯陰縣總人口50.1608萬人,常住人口43.28萬人,出生率為10.1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74‰。2011年年底,除漢族外,湯陰縣有少數民族20個,包括:回、滿、白、布依、羌、彝、侗、藏、土家、瑤、苗、壯、傣、蒙古、京、水、黎族等,另外還有兩種未識別的民族,共177人,占湯陰縣總人口的0.05%。少數民族中以回族為最多,人口56人。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10個鄉鎮71個行政村。2011年年底,湯陰縣有教徒9469人,其中基督教4368人,佛教4532人,伊斯蘭教315人,天主教254人,比上年有所增加。
湯陰縣
湯陰縣

經濟


綜述

2018年,湯陰縣緊緊圍繞“1551”總體思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年生產總值完成224.1億元,增長8.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5億元,增長12.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8.9億元,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5.9億元,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新時代自信自豪幸福湯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湯陰縣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10億元,總量位居安陽市第一。安井食品、益海嘉里糧油產業園等23個項目順利簽約。開創食品、神龍騰達等19個項目開工建設。劍魚食品、浙江天鐵等14個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主體竣工。九州通醫藥、華龍農莊等27個在建項目順利推進,仲億葯業、華能風電等10個項目即將建成投產。眾興菌業、融雪實業、艾文化產業園等24個項目竣工投產。34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23.5億元,完成比例位居安陽市第一。

第一產業

湯陰盛產小麥、棉花、玉米和無公害小雜糧,年產糧食3億公斤,蔬菜7億公斤,食用菌種植8200萬袋,肉雞飼養量達3000萬隻,素有“豫北糧倉”之稱,是國務院表彰命名的“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棉花生產先進縣”和“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湯陰縣農產品價格常年保持平穩態勢,縣境內地下水資源充足,電力充沛,方圓19公里內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突出的資源優勢為工業企業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利潤空間。
2011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97.3萬畝,比上年增長1.4%;其中,夏糧種植面積51.6萬畝,增長0.2%;棉花種植面積4萬畝,下降16.2%;油料種植面積4.45萬畝,下降9.9%;蔬菜種植面積14.5萬畝,增長8.5%。全年糧食產量40.27萬噸,比上年增長1.5%;油料產量0.93萬噸,下降17.8%;棉花產量0.35萬噸,下降14.6%;蔬菜產量57.73萬噸,增長7.4%。2011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56.9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2%;農用拖拉機1.62萬台,下降1.2%,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890台,下降0.1%,農用運輸車1.06萬輛,與上年持平。
2020年1月2日,湯陰縣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第二產業

湯陰縣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以食品工業聚集區為載體,充分利用自身電力、煤炭、運輸、人力等優勢,堅持以食品工業項目為發展重點,大力集聚食品產業群體,擁有各類食品加工企業100多家,國家級食品工業龍頭企業4家,形成了麵粉、肉雞、餅乾、木糖醇、小雜糧、食用菌六大食品加工群體,食品工業已成為湯陰縣的支柱產業。2004年,被全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全國食工業業強縣”稱號。佔地3平方公里的食品工業聚集區規劃已經出台,園區內除供電實行“雙迴路”外,入駐企業還可享有電力直供服務,鐵路可鋪設至園區,園區內的秸稈發電廠、污水處理廠正在積極籌建中。
湯陰縣政府堅持招大引強、上大項目,工業結構更加優化。堅定招商引資“天字型大小”工程不動搖,先後有144個項目落地,2012年工業總產值完成336億元,是2006年84.4億元的4倍,連續四屆榮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稱號。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利潤分別完成300億元、70億元、22億元,分別是2006年的5.2倍、4.7倍、7.8倍,亞新實業、健豐食品分別進入全省“百強”、“百高”企業。加快落後技術產能淘汰步伐,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建成了省級湯陰縣產業集聚區和安陽市製造業園區,被授予“全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國勞動關係和諧模範工業園區”、“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園區”等榮譽稱號,兩個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38億元,占湯陰縣的79.3%,產業集聚程度進一步提升。
2003年,湯陰縣被評為“河南省民營經濟發展環境50優”。2005年,被確定為“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
改革開放以來,湯陰縣域經濟實力迅速增強,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湯陰縣政府把工業強縣、農業結構調整、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突破口,採取有力措施,制定優惠政策,積極招商引資,狠抓工作落實,使湯陰的經濟得到了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2004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2.4億元,較上年增長13.3%,是1997年以來最高增幅;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650萬元,增長17.7%,首次實現與GDP同步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2698元,增長15.9%,為八年來最高增幅;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9.7億元,增長11.8%。2003年湯陰縣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南省109個縣(市)61位,較2001年上升4個位次。
2011年生產總值完成1198427萬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0367萬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727224萬元,增長17.9%;第三產業增加值260836萬元,增長10.3%。人均生產總值27759元(按平均常住人口計算),增長16.2%。三次產業結構為17.5:60.7:21.8。
2012年湯陰縣生產總值完成131.8億元,較上年增長12.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5.3億元,增長3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3億元,增長3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3.4億元,增長15.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763元,增長12.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310元,增長12.3%。農業總產值預計完成38.4億元,增長4%。工業完成增加值68.2億元,增長17.5%,第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完成29.5億元,增長9.5%。
2016年,湯陰縣生產總值完成185.9億元,增長12.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7.6億元,增長29.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1億元,增長12.4%。榮獲全國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等稱號,實現了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六連冠”。
湯陰縣
湯陰縣

交通


湯陰自古就是南北通衢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湯陰南至新鄭國際機場、北到邯鄲國際機場、僅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路徑。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湯陰南北,壺台國防公路、湯濮地方鐵路、湯上省道橫穿湯陰東西。即將開工的京廣客運高速鐵路穿境而過,汽車日客流量8000人次,日車流量3萬餘輛,火車年客流量40萬人次,年貨運量50萬噸,站內擁有貨位125個,貨倉面積4300平方米,年動車作業量100萬輛次以上,具有十分明顯的區位優勢。特別是新建設的壺台國防公路高架橋,以及配套的繞城公路,實現了國道、省道、縣道互換相連,使湯陰逐步成為豫北重要的交通物流中心,可輻射京、津、冀、晉、魯等省和地區。

現任領導


縣委書記:賈曉軍

社會


醫療衛生

醫療衛生方面,湯陰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11項內容,即: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兒童保健服務、孕產婦保健服務、婚前保健、老年人保健服務、慢病防治(高血壓防治服務、Ⅱ型糖尿病健康服務)、重型精神疾病管理服務和衛生監督協管。2011年,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投入,將項目經費由原來的人均15元增加到人均25元。截至年底,湯陰縣各鄉鎮共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339233份,建檔率達到73%。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的要求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並對湯陰縣高血壓病人、糖尿病人進行健康管理。

科學技術

科技發展方面,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逐年提高,推動縣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湯陰縣先後榮獲“全省科技宣傳工作先進集體”、“安陽市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工作先進集體”、“第八屆特博會最佳組織獎”、“湯陰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城市建設方面,2012年城區面積擴大到40平方公里,是2006年11.4平方公里的3.5倍,完成了伏道、白營撤鄉建鎮工作,啟動了湯北新區建設,城鎮化率提高到37%。累計投入城市建設資金52.7億元,開工建設了174個城鎮重點項目,其中,新建改造中華路湯陰段等總長158.4公里的84條道路,建成了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及填埋場、自來水廠擴建等工程,修建城市各類管網237公里,城市功能設施更加完善。新增綠地面積35萬平方米,完成人民廣場、羑里城廣場、幸福廣場建設,開工建設廉租房1782套、公租房300套、棚戶區改造420套。累計完成村鎮建設投資9.1億元;完成湯陰縣所有行政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建成34個新農村試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啟動了總投資19.8億元的9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整合29個村莊、10339戶、4.3萬人,城鄉發展更加融合。

文化事業

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基本實現鄉有文化站、村有圖書室。大力豐富繁榮城鄉居民文化生活,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基本保證月月有活動、村村有隊伍。不斷加強社會文化環境治理,文化新聞出版市場規範有序,嚴格實行依法行政、積極規範。逐步擴大公共文化服務和行政文化管理的覆蓋面,公共文化事業服務不斷加強,基本做到覆蓋有拓展、品質有提升。
湯陰還有特色文化遺產幃子舞,幃子舞是活躍在豫北區域的一種古老舞蹈表演,又稱經緯舞,俗稱跑帷子,據傳是古代將士為紀念齊桓公的愛妃長衛女而舉行的祭祀活動。幃子舞始自2600年前的春秋時期,成形於秦漢,盛於宋、元、明、清和民國初年,衰於上世紀30年代。當地群眾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十六以及農閑時期,都要自制幃子表演幃子舞。幃子舞僅留存於河南省湯陰縣白營、古賢兩個鄉。幃子舞具有古代戰爭和民間祭祀活動的雙重特點,幃子舞從古代戰爭中演變而來,與其他舞蹈相比,它的舞步、陣式、道具、配樂等都別具一格,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幃子舞是一種獨特的團體型、廣場型的民間傳統舞蹈,近200名舞者按照《易經》中的八卦陣法不斷變換出100多種陣勢,氣勢磅礴。

教育事業

截止2012年,湯陰縣共有學校232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職業高中1所,初中21所(民辦5所),小學169所(民辦4所,教學點25處),教師進修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29所(民辦24所)。共有學生107100名,小學51858名(民辦2582名),初中16795名(民辦3300名),普高5688名,職高2002名,幼兒在校生4208名(民辦3098名),特教44名。湯陰縣教職工4387名。
體育建設方面,完成了30個自然村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配合市體育局的“百里健身走廊”計劃,孫庄、羑河等10個自然村的“一場兩台”健身器材已投入使用。加強社會體育健身指導員和體育協會指導,舉辦“全民健身月”活動,提高群眾參與健身活動的積極性。組隊參加安陽市第十屆運動會,取得金牌總數第二名、農民組團體總分第二名的成績。

旅遊


湯陰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經典《周易》的發祥地,是蜚聲中外的民族英雄岳飛的故鄉。湯陰縣是聯合國命名的千年古縣之一。
湯陰縣文物古迹眾多,“岳飛廟”位於城內小南門裡岳廟街,為明代初年建,歷經修葺增建,主要有正殿,寢殿,肅瞻亭,覲光亭,精忠坊等建築,“羑里城”遺址,又稱文王廟,在縣城北4公里處,現遺址為中國有文字記載第一坐國家監獄所在地,是殷紂王禁西伯候姬昌之地,為省重點保護單位,另外還有扁鵲墓、奎光閣、文筆塔、程崗岳廟,南周流“岳飛先塋”等。

岳飛廟

岳飛廟,原名精忠廟,后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後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我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岳飛的家鄉就在安陽市湯陰縣。
岳飛廟址位於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後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築群。現有面積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築近百間。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文物的保護管理工作。1952年11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返應變途中路過湯陰,專門停車察看了火車站的“岳忠武王故里碑”,詢問岳飛廟的情況,做了有關岳廟保護方面的指示。1958年,湯陰縣建立岳飛紀念館。

羑里城

羑里城是《周易》發源地,位於湯陰縣城北八華里羑、湯兩河之間的空曠原野上,為殷紂王囚周文王處,是我國歷史上自有文字記載以後第一座國家監獄。
周文王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長,歲月里,發憤治學,潛心研究,將伏羲八卦演為16卦、384爻,並提出“剛柔相對,變在其中“的富有樸素辯證法的觀點,用了整整七年的時間,著成《周易》一書,后被列為五經之首。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後人為紀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遺址上建起文王廟。遺址文化層厚約7米,是一處內涵豐富的河南龍山文化和商代晚期以至東周文化遺址。現存建築有演易坊、山門、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還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餘通,對於研究《周易》和歷史、書法,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湯陰縣
湯陰縣

扁鵲墓廟

扁鵲墓廟位於今河南省湯陰縣城東8公里伏道村南的山崗上,崗雖不高,但舉目四望,仍有居高臨下。扁鵲墓冢和祠廟坐落在崗巔偏南。扁鵲墓廟坐北朝南,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佔地2萬平方米,有各類建築36間,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共有雕塑17尊,碑刻數十通。扁鵲墓廟大體可分為三部分,西半部分為附屬,由葯庫、放生地、百草園和扁鵲巨幅塑像組成;扁鵲墓冢位於最北端,是墓廟的核心和最珍貴的地方。1978年,湯陰縣人民政府公布扁鵲墓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為3A級景區。扁鵲死於周郝王五年(公元前310年),至今已胡2310年。地方志中說,扁鵲死後,人們“遂葬屍積冢,冢前立祠。”按這個說法,扁鵲墓廟應該有2310年的歷史了。但目前缺少文獻和碑刻的佐證,因此,始建年代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發現來確定。據碑石記載,金貞佑年間(公元前1213年-1217年),扁鵲廟毀於兵亂,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重建。之後,明、清又有多次翻修。現存有元、明、清各代碑刻10餘通。其中的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進士、彰德府學教授張都撰寫的“扁鵲墓祠記”碑和元泰定四年(公園1327年)的“廣應王扁鵲之墓碑”,是記載扁鵲墓廟最早的實證。

邶城遺址

邶城遺址位於湯陰縣境內瓦崗鄉邶城村。邶城是歷史上的邶國國都所在地。據《史記》、《水經注》及乾隆《湯陰縣誌》記載,周朝武王“封紂子武庚於邶。”另外,這裡還是《詩經·邶風》的生髮地。約公元前1057年,武王攻克朝歌后,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禮,宣告周人正式繼承殷商天命,建立西周王朝。為了控制商朝統治的中心地區,武王封商紂之子武庚於殷地邶城,讓他以族長的身份繼續統率殷商遺民。同時派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留在殷地監督武庚,號稱“三監”。周公旦經過一番“內弭父兄,外撫諸侯”的工作,安定好了內部之後,便親率大軍東征。東征軍迅速誅滅了以武庚為首的殷貴族叛亂勢力,殺掉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霍叔被廢為庶人。經過三年戰爭,相繼削平了參與叛亂的東方小國和諸侯。邶城和殷都變成了廢墟。

岳飛故宅

岳飛故宅位於湯陰縣城東16公里的程崗村,相傳這裡是古相州湯陰永和鄉孝悌里。村頭有六角攢尖式碑亭一座,亭內矗立清咸豐六年(1856年)立“宋岳武穆王故里”碑。
程崗岳飛故宅位於村中,2000年9月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岳飛故宅是一處坐北朝南的古建築群,原佔地1000餘平方米,其建築布局仿縣城內岳飛廟的格局。在山門檐下懸有“宋岳武穆王故宅”匾。進入山門,正殿檐下懸掛“故里香煙”匾額,前有卷棚式抱廈,正殿內供奉岳飛和夫人坐像;東西廂房分別有岳雲祠和四子祠。正殿東為三代祠,西為孝娥祠。故宅前有秦檜與王氏鐵跪像,跪像後有施全祠。

中華夢幻谷

湯陰中華夢幻谷主題樂園位於湯陰縣安湯新城核心地段坤貞大街,是中國豫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世界級高科技主題樂園。中華夢幻谷以“穿越古今、遊歷華夏”為主題文化主線,汲取華夏傳統文化精華、湯陰人文歷史和神話傳說,跨越殷商、春秋戰國、東漢末年、南宋等數個歷史朝代,結合多種現代高科技手段,利用數十個大型主題項目、世界一流的動感遊樂設施及精彩紛呈的主題演藝,首創全國超時空遊樂體驗,締造逆時旅遊、華夏文化旅遊與都市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終極超時空遊樂園。

代表人物


周文王,公元前1147年生於陝西岐山,82歲被殷紂王囚禁於羑里城(今湯陰城北四公里處)。在艱難困苦中,以頑強毅力將伏羲的先天八卦演易為六十四卦,對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周文王經磨難而不屈,礪困苦而彌堅的奮鬥精神,已成為激勵湯陰人民開拓進取、爭創一流的精神支柱。
岳飛,字鵬舉,著名的抗金將領、戰略家、華夏傑出先烈、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一。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舊曆二月十五日,生於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父名岳和,母姚氏。岳飛自幼即參加農村各種勞動。他力氣過人,喜愛武術,學會了使槍、射箭。15歲時結婚,妻子劉氏次年(宣和元年,1119年)生下長子岳雲(后劉氏改嫁,建炎元年,岳飛在南方和李氏女子結婚)。紹興十一年四月,岳飛被削去兵權,改任樞密副使。八月,所任此職也被罷免。十月,秦檜一夥奸黨捏造罪名,誣陷岳飛,將其打入大牢。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秦檜以“其事莫須有”(難道沒有這樣的事嗎)的罪名將岳飛治罪,在臨安大理寺獄中被獄卒拉肋(猛擊胸肋)而死(一說賜毒酒而死),時年三十九歲。乾道五年(1170年),宋孝宗詔復飛官,以禮改葬,建廟於鄂。六年,賜岳飛廟曰忠烈。淳熙六年(1180年),謚武穆,嘉泰四年(1204年)宋寧宗,追封高宗的抗金諸將為七王,岳飛封為鄂王。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定謚號忠武。岳飛留有《岳武穆集》(又稱《武穆遺書》)。
岳雲(1119—1142)宋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岳飛長子(一說養子)。12歲入伍抗金,16歲隨大軍參加收復襄陽等六郡的戰鬥,攻隨州時,率先登城,遷武翼郎。紹興十年(1140),從岳飛北伐。潁昌之捷,親領背嵬軍浴血奮戰,身被創百餘處,擊敗金完顏宗弼(兀朮)主力,升遙郡防禦使。
岳珂(1183—1234)南宋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岳飛孫,岳霖子。嘉定間,出守嘉興(今屬浙江),官至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制置使、寶謨閣學士。因痛念其祖遭誣害死,撰《金佗稡編》以訟冤。生平富收藏、精鑒賞、工詩文,為辛派詞人。著述有《九經三傳沿革例》《愧郯錄》《桯史》《寶真齋法書贊》及《玉楮集》等。
王金章,清乾隆年間考中舉人(武舉),後任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營總兵,官居正二品。王金章是武舉出身,他用的大桿洋刀100多斤重,犀牛角弓沒有300斤的力氣是拉不開的,練功用的青石有360斤(又叫恨石,上面有眼)。
許有壬(1286~1364)元代文學家。彰德湯陰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後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飢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救濟。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至治二年(1322)轉江南行台監察御史,劾治不法官僚豪家。次年升中央監察御史。向英宗上疏強國富民十條建議,多被採納。許有壬歷官英宗、泰定帝、天順帝、文宗、明宗、寧宗、惠宗(順帝)七朝,政績顯著,累官左司郎中、兩淮都轉運鹽使、中書參知政事、中書左丞、集賢殿大學士。為政近五十年,他曾多次針對科舉制度、漕運、軍隊建設等國家大事,直言不諱地向朝廷提出批評和建議。有壬善筆札,工詞章。著有《至正集》和《圭塘小稿》,曾為《大元大一統志》作序。
李鐩(1448~1529),明成化八年(1472)進士,初授都水主事。累官鴻臚少卿、工部侍郎、工部尚書。成化年間任刑部郎中時,奉命赴山西賑災,在救災同時,廣開水渠,澆灌農田上百萬畝,成績卓著。弘治初年奉詔上書,條陳治理朝政十事,並精將簡政,加強軍備,制定防禦策略,對穩定邊防局勢起到重要作用,深得弘治帝讚許。
張遷,字公方,東漢陳留郡己吾縣(今河南省寧陵縣西南)人。累任郎中、谷城縣長、湯陰縣令。張遷敦厚純樸,垂愛在民。在他的治理下,社會風氣良好,道不拾遺,夜不閉戶。人們種地之後露宿在野外,也不會有任何問題。臘月行祭之日,他將囚徒放假回家,囚徒們感念他的恩德,都能按時歸來。遇到計算人口賦稅等問題,他也不麻煩鄉人。黃巾起義后,許多地方都被燒毀,惟獨他治理下的縣城完好無損。張遷改任時,境內民眾奔走相告,送別者多如雲涌。後人撰書《張遷碑》記錄他的事迹,成為當代書法界彌足珍貴的瑰寶。
蘇軾,紹聖初(1094),自定武赴嶺南,一路風塵,來到湯陰吃到一種豌豆大麥粥,不由得詩性驟發。因此賦詩一首《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朔野方赤地,河壖但黃塵。秋霜暗豆莢,夏旱臞麥人。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時珍。青斑照匕筋,脆響鳴牙齦。玉食謝故吏,風餐便逐臣。飄零竟何適?浩蕩寄此身。爭勸加飲食,實無負吏民。何當萬里客,歸及三年新。”
趙孝逸,官四門助教,書法與北周名家趙文深齊名。趙文深學王羲之,孝逸效法王獻之,都非常有建樹。平涼之後,王褒入關,舉國上下皆學習王褒的書法,惟有趙文深、趙孝逸他們兩人堅持學習二王書法。隋朝建立后,臨二王之作品,往往被人們爭相購買。
堯君素曾為隋煬帝鷹擊郎將,李淵起兵后,派人到河東浦坂城下招降堯君素。堯君素斥退說客,后被叛逃所殺。唐貞觀十二年(638)二月,唐太宗下詔說:“隋故鷹擊郎將堯君素,雖桀犬吠堯,有乖倒戈之志;疾風勁草,實表歲寒之心。可贈蒲州刺史,仍訪其子孫以聞。”
王伯勉(1618~1677)字子健,號東皋。今年年湯陰古賢村人。清順治三年(1635)進士,官至山東道監察御史,清廉自守,聲望頗高。著有《東皋文公集》,曾為康熙《湯陰縣誌》作序。
湯陰縣
湯陰縣

獲得榮譽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湯陰縣在其中。
2019年9月20日,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青年樂業百佳縣市。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最宜置業百佳縣市。
2020年7月4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命名為“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0年8月,入選“2020中國職業教育百佳縣市”。
2021年1月14日,入選“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名單”。
2021年4月1日,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創建縣”推評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