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福

安順福

安順福,中共黨員,朝鮮族東北抗日聯軍女戰士,“八女投江”烈士之一。13歲就跟隨父兄參加抗日救國運動。

簡介


生於黑龍江省穆棱市穆棱鎮新安屯(今老牛槽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里,安順福從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3歲就跟隨父兄參加抗日救國運動。“九·一八”事變后,屯子里成立了黨支部和抗日救國先鋒隊組織,發動群眾參加抗日救亡鬥爭。她16歲就和屯子里的青少年們站崗、放消、抓壞人、貼標語。
1933年1月,由於叛徒的告密,敵人對新安屯進行了瘋狂的大搜捕,有7人慘遭殺害,其中就有安順福的父親和弟弟。民族恨、家鄉仇,使安順福更加堅強。她心裡燃燒著復仇的怒火,毅然離開故鄉,參加了抗日聯軍第四軍,分配在被服廠工作。不久,任她為被服廠廠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10月,抗日救國游擊軍改編為抗日同盟軍第四軍.為了行軍打仗方便,安順福、許賢淑等4名女戰士將她們的9個小孩送給老百姓撫養。
1938年4月,抗聯各軍向寶清集中,5月從寶清出發開始西征,這時安順福和其它女同志一同加入五軍婦女團,隨軍西征。在征途中,安順福和婦女團的同志,與男同志一樣跋山涉水,翻崗越嶺,穿行在鳥獸集居人跡罕見的深山老林里。一路風餐露宿,野菜野果充饑,生活極端困苦。同年10月下旬一天的拂曉,在牡丹江的支流烏斯渾河下游,柞木崗山和大小關門嘴子山之間的峽穀子中(現林口縣刁翎鎮三家子村東北四公里處)與日偽軍熊谷部隊激戰,在彈盡無援的情況下,寧死不屈.她同冷雲等八位女戰士挽臂投江捐軀。是年11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聞訊后,在日記中寫道:“烏斯渾河畔牡丹江岸,將來應有烈女標芳”。1982年10月烏斯渾河畔東岸的小關門嘴子山坡上,建起八女投江紀念啤,碑文正面刻著黑龍江省省長陳雷的手書:“八女英魂,光照千秋”。

特別報道


2021年3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台共同推出特別報道《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被服廠廠長安順福是8名為國捐軀的女戰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