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

2007年5月北太平洋的颱風名

強颱風玉兔(英語:Severe Typhoon Yutu,‎國際編號:0702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2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Amang)是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

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其中“玉兔”是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名稱之一,是指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兔子。

發展過程


2007年颱風“玉兔”路徑圖
2007年颱風“玉兔”路徑圖
2007年5月16日晚上在關島西南偏南約570公里處有一個熱帶低氣壓生成。
5月17日14時,該熱帶低氣壓增強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將其命名為“玉兔”。
5月18日14時,“玉兔”加強為強熱帶風暴,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移動,風力10級,(25m/s),七級風圈半徑200km,十級風圈半徑50km,氣壓985百帕。
5月19日8時,“玉兔”增強為颱風,風力達12級(33m/s),以每小時20~25公里的速度向北移動,七級風圈半徑300km,十級風圈半徑50km,氣壓975百帕。
2007年颱風“玉兔”衛星雲圖
2007年颱風“玉兔”衛星雲圖
5月20日2時,颱風“玉兔”進一步增強為強颱風,風力14級(45m/s),以每小時20~25公里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七級風圈半徑360km,十級風圈半徑150公里,氣壓950百帕。
5月21日2時,強颱風“玉兔”達到頂峰,風力15級(50m/s),移速逐漸加快至30公里/小時,七級風圈半徑36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160公里,氣壓940百帕。
但由於這時玉兔已經受到干空氣的影響,所以巔峰狀態只維持了不到8個小時就開始減弱,“玉兔”於5月22日2時減弱為颱風,並開始變性為溫帶氣旋,22日14時,“玉兔”減弱為強熱帶風暴並變性為溫帶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