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票風波
於2008年由傑伊·羅奇指導選票風波
《選票風波》是由傑伊·羅奇指導,凱文·史派西、約翰·赫特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8年5月13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階段鬧得天翻地覆的佛州計票風波的故事。
HBO電影頻道投拍新片《選票風波》(Recount),回顧了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階段鬧得天翻地覆的佛州計票風波。
影片劇本由曾出演《奔騰年代》和《歡樂谷》的演員丹尼·斯特朗創作,故事從選舉日當天發生的事說起,講到五周后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做出裁決,回顧發生在佛州的這場計票風波。據HBO高層表示,影片的重點將落在滲透於新聞事件中的“人性”上。《選票風波》定於08年春季美國總統大選高潮期在HBO電視台播出。HBO電影頻道高層科林·卡倫德表示,除了政客、投票人等,影片還將聚焦那場事件中的很多小人物,“男人、女人、丈夫、妻子……所有那些不由自主捲入那場事件的人。”
反映美國2000年大選內幕的電視電影《Recount》主演名單日前公布,憑《美國麗人》一奪奧斯卡影帝的凱文·斯派西將在片中扮演副總統戈爾的幕僚,《皇牌大間諜》導演則接任西德尼·波拉克執導此片。
凱文斯派西曾一度被“小金人後反應”困擾,像哈利·貝瑞一樣,這位表演技藝穩健,擅長駕御各種性格人物的演技派在得獎后就一直沒接過配得上影帝稱號的好角色,《Recount》一片讓人看到他翻身的曙光,斯派西在片中將扮演戈爾總統的副參謀長榮·克萊因(RonKlain),他也是協助戈爾針對當年投票結果對佛羅里達州征服提出訴訟的法律顧問。
2000年大選是美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大選。雖然民主黨候選人阿爾·戈爾在普選中領先,但是計票結果卻顯示共和黨人喬治·沃克·布希以微弱優勢獲得了選舉人票的多數。民主黨對佛羅里達州的計票工作提出質疑,要求對有爭議的選票重新計數。最後,美國最高法院判定布希贏得佛州選舉,從而也贏得了大選。
大選結束后不久,著名導演西德尼·波拉克應美國HBO有線電視公司邀請,著手拍攝一部描述這場選舉的影片。但前不久老導演以病痛為由辭去導演一職,現在由拍過《皇牌大間諜》的傑伊·羅奇接手。加盟主演陣容的還有怪才導演大衛·林奇的御用女主角勞拉·鄧恩,她扮演的凱瑟琳·哈里斯(KatherineHarris)時任佛羅里達州州務卿,就是她運用手中權利為布希在爭議中爭得勝利。老演員約翰·赫特將扮演美國前國務卿沃倫·克里斯托弗(WarrenChristopher)。
“怎麼叫做政治家?政治家就是找有錢的人要錢,找窮人要選票。就是讓有錢人和窮人都相信自己會維護他們的利益。”——美國一位幽默大師如是說。
"Recount,recount,recount......","Tooclosetocall,tooclosetocall,......" 2000年12月13日晚上8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在華盛頓的副總統官邸發表輸誠演說,美國歷史上持續事件最長的總統大選在一連串的重新計票聲中,以極具爭議的數百票之差落下了帷幕。一些時事評論家認為,柯林頓總統搶走了一個古巴小男孩,失去了邁阿密的西裔鐵票,使得民主黨在勢均力敵的總統大選中痛失江山。“關鍵的少數”在關鍵時刻扮演了關鍵角色。
選票風波劇照
角色 | 演員 |
凱文·史派西 | Ron Klain |
約翰·赫特 | Warren Christopher |
勞拉·鄧恩 | Katherine Harris |
鮑勃·巴拉班 | Ben Ginsberg |
小艾德·博格里 | David Boies |
丹尼斯·利里 | Michael Whouley |
小布希 | Bill Daley |
艾德·貝格利 | Margaret Tutwiler |
阿爾·戈爾 | Justice Antonin Scalia |
瑪西婭·簡·科茨 | Judge Sanders Sauls |
布魯斯·亞特曼 | Glen Roth |
加里·巴薩雷巴 | David Leahy |
導 演 | 傑伊·羅奇 |
編劇 | Danny Strong |
當小布希與戈爾展開拉票攻勢時,可能並沒有想到小布希弟弟任州長的佛州,最後會成為選舉決勝負之地。共和民主兩黨智囊在針對是否要重新計票以及衍生出來的種種問題上不斷較量,最後要由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決。影片用捍衛民主和法律做結,但其中關於法律漏洞與擦邊的攻防戰,以及運用死忠選民牌、議員牌、種族牌、反歧視牌等互攻彼此,卻是最有看頭和值得玩味的地方。
關於這場選舉,或者說這次的計票風波,有一本書可以作為參照,美國導演邁克爾·摩爾02年所寫的《愚蠢的白人》(),第一章就是從這場大選開始。重要的是邁克爾的書和他的紀錄片異曲同工,你可以發現他收集資料的側重點,使用的時機,以及最後要的結果。當然如果不考慮邁克爾本人的隱含的政治性論點(這也是喜歡他或討厭他的人的分水嶺),書中的資料和《選票風波》幾乎可以平行觀看。
電影中出場人物眾多,每個人名都確有其人,同時利用新聞媒體製造真實還原效果,如同身臨其境。這次看過之後,最有印象的是凱瑟琳·哈里斯(Katherine Harris),上一次覺得她太誇張,這次看了背景資料,反倒覺得這個可憐的州國務卿只是提線小丑,演員laura dern恰到好處的讓人討厭,應該說讓人討厭得恰到好處(也因此獲得當年電視劇集最佳女配角)。關於Katherine Harris,這個背負最多罵名的女人,反而使我想到了shara palin,最讓人討厭的一面,也就是最讓人同情的一面。
選票風波劇照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09年 | 金球獎 | 第66屆金球獎 | 《選票風波》 | 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 | 提名 |
凱文·史派西 湯姆·威爾金森 | 最佳男主角 (迷你劇/電視電影) | 提名 | |||
丹尼斯·利瑞 | 最佳男配角 (電視劇集、迷你劇或電視電影) | 提名 | |||
勞拉·鄧恩 | 最佳女配角 (電視劇集、迷你劇或電視電影) | 獲獎 | |||
2008年 | 美國電影學會獎 | 第9屆美國電影學會獎 | 《選票風波》 | 年度佳劇 | 獲獎 |
影片把矛盾對立演繹得很好,自始至終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對於這場紛爭我的看法是重新計票作為佛州現有制度的一部分被執行是必須的。但是民主黨在重新計票過程中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要求不斷“糾正”其它的制度預設,比如對模糊的執行標準重新進行詮釋,則缺少法理的支持。畢竟這需要由立法端來完成,而這一切又無法在短時間被達成(即使高院承認了現有制度的不準確)。所以民主黨失敗在於無法在有限時間通過撬動制度變化來滿足自己的預期,從現實說也只能是這樣的結果,是一部不錯的影片。
選票風波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