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俠小說
新武俠小說
新武俠文學,又稱新派武俠文學,這是指發軔於20世紀50年代初的香港,以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這一文學流派以梁羽生、金庸為代表,後來有人又將台灣武俠文學作家古龍也歸入此一派別,為了區別於三、四十年代的舊派武俠文學,俗稱新武俠。
自《史記》列《遊俠列傳》以來,俠士在社會中就成為一個特殊社會基層的代表人物。但“武俠”一詞並不見於中國古籍之中,反而最早出現在與中國同文同種的日本近代文學中。明治時代的小說家押川春浪(1876-1914)曾以冠以武俠之名的三部小說風行日本文壇。當時的中日之間,文化信息傳播較快,“武俠”之詞遂傳入中國。而有些中國人則也以文言文武俠小說為始作俑者,據樽本照雄等編撰的《中國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所收書目,可以看出已有以武俠小說面目出現,林琴南、錢基博均以文言文寫作武俠小說,錢氏更與惲鐵樵於一九一六年合編《武俠叢談》。在魯迅為代表的五四新文學未登場前,文壇為鴛鴦蝴蝶派、黑幕小說等霸踞,武俠小說也入於其中。現代白話武俠小說在社會上嶄露頭角當推一九二○年代出現的向愷然(平江不肖生)、趙煥亭等作家為代表。向愷然《江湖奇俠傳》更與剛傳入中國不久的電影藝術相結合,在數十年時間內拍成十八集的《火燒紅蓮寺》而風靡全中國。這其實是當今流行的武俠長篇電視連續劇的濫觴。武俠小說也因此鷹揚於中國現代社會,造就出一代又代的作家和讀者,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學風景線。
二十年代是武俠文學由文言走向白話的嬗變的時期,從文白夾雜到漸以白話文為敘事語言,從以短篇為主轉向長篇,在內容上仍以古代傳奇為主體,以俠士為主角,可說是與宣揚新思想、新文化的五四新文學運動分庭抗禮。二十年代武俠文學有了職業創作的傾向,向愷然、趙煥亭、顧明道、姚民哀、楊塵因等都為武俠文學界一時之選,其出版物又以繡像武俠小說為其特徵,這是襲自明清小說的舊衣缽。三十年代則是舊派武俠文學蔚成氣候的年代,出現了一代以專職寫作武俠小說的作家,可謂群雄並起,將中國武俠文學推到一個高峰,這與中國新文學在三十年代中的大發展幾乎是同步進行。這一代的武俠作家構成了舊武俠文學的主力,尤以北派五大家:宮白羽、鄭證恩、還珠樓主、王度廬、朱貞木為其中的佼佼者。白羽的《錢鏢》系列,還珠樓主的《蜀山》系列、鄭證恩的《鷹爪王》系列、王度廬的《鶴劍珠龍瓶》五部曲、朱貞木的《神龍》三部曲及《邊塞風雲》等,各呈異彩,擁有大量的讀者群。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政治熱情的高漲左右了文化界的動向,嚴峻的意識形態更蛻化為嚴厲的思想管制運動。在台灣,敗退到台澎金馬的國民黨政府也以反攻大陸為總動員,一切的文宣都要為此服務,武俠文學難逃其厄運,在海峽兩岸都被視為毒草或不良讀物,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留在大陸的武俠作家紛紛輟筆。
新武俠小說
回頭再來看看新武俠文學大師的作品在兩岸的遭遇,就可以印證新武俠文學在香港的出現,既是一個歷史的偶然,也是一種文學的必然。梁羽生的作品雖然在香港左派報紙上連載,但卻進不了大陸,也進不了台灣。金庸亦是如此。梁羽生是在改革開放后的1978年才正式進入中國大陸的,金庸在1978年訪問北京,鄧小平接見他之後才漸為改觀的。從兩岸對其二人的態度,可以看出新武俠文學勃興於香港,盛行於海外,卻因應政治局勢的變化而遲至其發端二十多年後才能登陸二地,這是一條坎坷而曲折的道路,但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上卻是具有意義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新武俠小說
C、比舊武俠小說更注重“文學”內涵,在寫作時對文學形象的塑造、語言的提煉、文字的把握、結構的嚴謹等方面更為在意。
D、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招式從寫實到寫意發展,同時,把“俠”的形象提升了,認為“俠”比武更重要。
新武俠小說是以中國傳統小說的敘事模式(章回小說)為軀殼,敘事重在“時、地、人”三方面,時間大都選擇在“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深化”、“官逼民反”(《水滸》的傳統),地點——以“邊疆”(沙漠、天山、塞外),內陸則以“北京”、“江南”為主。人物——“俠士VS美女”。語言——新武俠小說有其語言特色,金、梁是文白相間,制詩填詞,偏重文學知識。古龍雖以白話語言為主,但也別有其一種獨到而鮮明的風格。
新武俠文學誕生已有五十一年了,這一大型小說作品群的出現,可謂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觀。武俠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在梁羽生、金庸的改造下煥發出了新的活力,這是香港作家對中國新文學的貢獻。新武俠三大家相繼謝幕之後,其文學作品一版再版。同時在香港寫作武俠小說的還有倪匡、蹄風、張夢還、高峰等,以及後起的溫瑞安等,台灣有上官鼎、高庸、易容等。在改編為其他文化產品上,新武俠文學比起其他文學作品似乎更具生命力。尤其是自九十年代後半以來,中央電視台開拍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以來,更掀起一股熱潮。二十一世紀以來,文化創造性產業勃興,影視、流行音樂之外,加上手機、電子遊戲、網路遊戲、數碼娛樂藝術等成為年青人追求的時尚。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發達,可以預見,新武俠文學將較其他純文學或流行文學更易於被改造為文化產品及具創意的藝術作品,這是新武俠文學的一個天然優勢。
一、港台武俠時期
即所謂的“新武俠”時期或者大武俠時代。20世紀50年代,武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為代表的寫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指新文化運動后,武俠小說在新文學的影響下,開始白話創作后新一種的文學樣式。這個時代名家輩出,梁羽生為開端,金庸為高潮,溫瑞安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龍、梁羽生還並稱為“新武俠三大家”。
關於此時武俠中“俠”的定義,梁羽生講“舊武俠小說中的俠,多屬統治階級的鷹犬,新武俠小說中的俠,是為社會除害的英雄;俠指的是正義行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行為就是俠的行為,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此時武俠大多突破了民國武俠小說的劍仙鬥法、門派紛爭、鏢師與綠林仇殺的題材範圍,較多表現人民群眾的鬥爭。著重人物性格描寫,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剔除了舊武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迹嚴格限制在“人體潛能”的範圍內。新武俠的缺陷在於俠客英雄超人化,他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現實主義的深度,屈從於商業需要,稗出贅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時期,梁金時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年生,廣西蒙山人)在1954年發表的《龍虎鬥京華》,以口語寫作,所述史實,所繪山川,均經嚴格考據,人生性格與心理活動刻劃入微,文筆細膩而有文采,舊武俠小說難以與其比肩,從此奠定聲名,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動之作。梁羽生國學根底深厚,他的武俠小說帶有許多自己作的詩詞,每每傳誦一時。他的小說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開始寫《七劍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寫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武當一劍》初刊於1980年5月9日的《大公報》上,完結於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塞外奇俠傳》、《龍虎鬥京華》、《雲海玉弓緣》、《白髮魔女傳》。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寧)的《書劍恩仇錄》開始寫作於1955年中。《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8年之間,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俠小說。“射鵰”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認的經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寫完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又用十年把這十五部小說全部重新修訂了一遍。金庸寫作至1972年文革未結束封筆。
2.第二時期,古龍時期
古龍1960年開始嘗試寫武俠小說,初期的《蒼穹神劍》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劍錄》等聲名鵲起。1965至1966年間是他創作的豐收期,他寫作了《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1967年創作的《鐵血傳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後一直寫了六十一部共計28冊。古龍其人才華橫溢但用心不專,從他的小說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關節處突出奇兵。早年古龍並沒有自己特出的風格,在台灣的武俠圈子裡不算太耀眼;至於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顯是江郎才盡、力不從心了。
3.第三時期,溫黃時期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1973年作《四大名捕會京師》,1981年作《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繼封筆,1985年古龍去世之後,港台武俠小說一片凋零。出於“求新、求變、求突破”的心理,溫瑞安從1986年底開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俠”,或稱“現代派武俠”,把大量主流文學的東西引入了武俠小說。曹正文在1989年將其列為第三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而與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龍並稱。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1989年黃易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90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台兩地。1991年成立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雙龍傳等作品。黃易的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讓人嘆為觀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寫上顯得過於草率,說服力不足。另外,黃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個歷史大時代,而不是將歷史作為背景。這是其優點,但也受到了歷史的限制。
港台武俠時期港台的其他作家於香港方面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台灣方面,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陸魚、上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獨孤紅、奇儒、秋夢痕、於東樓、東方英、雪雁、秦紅、墨餘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極少。
二、大陸武俠時期
1.第一時期,20世紀80年代大陸“武林小說”
武林(武林,與武俠有所不同,概念大一些)小說的內容十有八九還是表現歷史上的武俠劍客或從武俠的角度表現歷史上的義軍鬥爭和形形色色的社會矛盾;表現武術技擊為主要鬥爭手段的近代、現代革命鬥爭的,篇什不多。所以“武林小說”實際上是以武俠小說為主。
在80年代,由電影《少林寺》觸發的武俠小說浪潮在國內掀起,武俠小說的發行量大大超過了純文學作品。1981年,湖北曲藝協會的任清等創辦了《今古傳奇》,連載了歐陽學忠的《武當山傳奇》,聶雲的《玉嬌龍》。1982年,王占君作《白衣俠女》,是為80年代武俠的開山之作。1984年,武俠小說逐漸被武林小說一詞取代,並形成浪潮。
20世紀80年代武俠的精品極少,比較好的作品有:《白衣俠女》等率先災破了大陸俠義題材的禁區,為八十年代武林小說的崛起奏響了序曲。柳溪的《大盜‘燕子’李三傳奇》,馮育楠的《津門大俠霍元甲》,馮驥才的《神鞭》,也都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2.第二時期,20世紀90年代大陸武俠
即是大陸“新派武俠”,是大陸作家對港台武俠的模仿。從滄浪客的一系列的武俠作品中,便可以看出模仿痕迹。滄浪客,原名姚霏,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專攻古典文學的教授,在1990年出版了《一劍平江湖》,這可以看作是大陸新派武俠的第一部作品。這個時期的武俠,總體上缺乏文化提升的精品意識,主要沿著港台新武俠的路子講故事,作品的實際影響也非常有限。
同期的其他作家還有:青蓮子,在90年代初著有《威龍邪鳳記》及其續集《青猿白虎功》兩部。火梨,上海知識分子,1995年寫成一部《舞葉驚花》。張寶瑞,新華社記者,其代表作有《京都武林長卷》系列凡六部、《醉鬼張三爺》、《形意遊俠錄》等。熊沐,北方人士,生性豪放,第一部作品為《骷髏人》。巍琦,代表作《金帖俠盜》。周郎,代表作《鴛鴦血》。
即所謂的“新新武俠”、“新世紀武俠”、“網路武俠”、“大陸新武俠”時期。20世紀90年代末,黃易武俠高潮漸漸平息,隨著網路文學的興起,武俠寫手們在網路讀者閱讀選擇越來越多,閱讀口味越來越挑剔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向傳統作家的實力靠攏,出現了一些質量較高的武俠作品。1999年上海《大俠與名探》、2001年武漢《今古傳奇武俠版》、2002年鄭州《武俠故事》等雜誌的創刊,促進了武俠的發展。
2004年,《今古傳奇武俠版》半月刊創刊,主編鄭保純提出了“21世紀大陸新武俠”的概念,簡稱為“大陸新武俠”,主要總結了大陸上一些武俠寫手的創作。6月,《新武俠》由長江文藝出版社白樺林雜誌社推出。同時期,港台地區特別是台灣島的創作亦不容忽視。大陸新武俠具備明確的智性氛圍和主體意識。鄭保純講,“我覺得新武俠這個概念,不應拘泥於雜誌與圖書出版,而應指一種文化潮流!”。
這些武俠被分成四類:青春武俠(搞笑和無厘頭),如《遊俠秀秀》。奇幻武俠,如《誅仙》、《搜神記》。女性武俠(類言情),如《血薇》、《鏡·雙城》。類傳統武俠,如《崑崙》、《江山如此多嬌》。
此時的大陸作家有:小椴,原名段銀,1976年生,湖北隨州人氏。著有《杯雪》、《青絲井的傳說》等。時未寒,男,四川人,著有《碎空刀》、《偷天換日》等。江南,籍貫安徽,著有《春風柳上原》、《瀚海龍吟》、《烈火焚琴》、《此間的少年》等。步非煙,原名辛曉娟,1981年出生於四川成都。著有《劍俠情緣》、華音系列:《紫詔天音》、《風月連城》、《彼岸天都》、《海之妖》(附外傳《蜀道聞鈴》)、《曼荼羅》(附步非煙COS寫真集)、《天劍倫》《雪嫁衣》《梵花墜影》(2008年9月修訂再版后將不再收錄外傳《鳳儀》)等。滄月,原名王洋,1979生於浙江台州,著有《幻世》、《聽雪樓·血薇》等。小非,閩南人,著有《遊俠秀秀》等。鳳歌,本名向麒鋼,重慶奉節人氏,大陸武俠著名作家,今古傳奇暨黃易武俠文學一等獎得主。代表作品《崑崙前傳》、《崑崙》、《滄海》。沈瓔瓔,南方人,著有《琉璃變》等。泥人,著有《江山如此多嬌》等。王展飛,1972年4月生於山東省平度市,13歲遷居新疆阿勒泰市。著有《劍嘯西風》等。方白羽,九十年代初山東大學電子系畢業,著有《憨俠》、《俠之歪者》等。燕壘生,浙江餘杭人氏,著有《明月照山河》、《烈火之城》等。其中尤以鳳歌的《滄海》為最,其大膽的創新和對武俠世界的構造,有不失金庸武俠的厚重,將現代武俠帶到了一個新的廣闊平台。
進入二十一世紀,武俠小說逐漸被人們冷落,在這段時間,還有大量作品出手的只有寥寥幾人,最引人注目的是步非煙和平平凡凡,他們分別在短短的幾年內,寫出了幾十部武俠作品。步非煙以其作品大氣磅礴,汪洋恣肆,想象力神奇詭譎,筆風變化萬端,極大突破了女性寫作的局限,開啟武俠界中性主張的風氣,得到了“百變天后”的美譽,人稱新武俠宗師。而平平凡凡,雖然他寫的武俠小說極多,但大多數作品實際上很不入流。他的前期作品顯得非常幼稚,雖然構思新穎,但文筆較差,內容甚至有些不倫不類,這種情況一直到《成功之後再來求愛》才有所改進。2011年,一度退出文壇的平平凡凡重新執筆發表新作《武俠演義》,這部小說構思構思奇特,想象力豐富,文筆老練,加入許多現代元素,發表之後,一時洛陽紙貴,大受讀者歡迎,許多人都驚呼新的武俠宗師終於出現!不過,此書還未完結,以平平凡凡並不嚴肅的寫作態度,只怕會虎頭蛇尾。不管如何,若論二十一世紀武俠小說產量最多的作家,步非煙和平平凡凡二人將以數十部作品位居前列!
在此期間,出現了一部讓無數挑剔的武俠迷們交口稱讚的傳統武俠小說《英雄志》,該書目前未完結. 作者孫曉, 現年三十七歲,出生於台北市,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公共政策碩士,現於企業界任職,2000年與以人合資創辦“講武堂”,旨在出版最好的武俠小說和教授人們寫武俠小說,並發表第一部長篇作品《英雄志》 ,現仍持續於武俠小說的創作與發表。
網上盛傳: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惟有英雄志!
雖然金庸、古龍等大師不再有新作問世,但他們的作品對後輩有著深厚的影響,許多年輕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對他們進行模仿,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前輩們的尊敬。例如《武當宋青書》、《大俠風清揚》,其中以《梁金古溫訣》達到最高點。在《梁金古溫訣》一書中,作者對武俠宗師們的欽佩之情貫穿整部小說。可見金庸等人對後輩影響之巨!
《龍虎鬥京華》
《塞外奇俠傳》
《白髮魔女傳》
《七劍下天山》
《萍蹤俠影錄》
《冰川天女傳》
《雲海玉弓緣》
《大唐遊俠傳》
《狂俠·天驕·魔女》
《龍鳳寶釵緣》
《女帝奇英傳》
《游劍江湖》
《俠骨丹心》
《冰河洗劍錄》
《還劍奇情錄》
《風雷震九州》
《散花女俠》
《鹿鼎記》
《天龍八部》
《笑傲江湖》
《神鵰俠侶》
《雪山飛狐》
《射鵰英雄傳》
《倚天屠龍記》
《飛狐外傳》
《碧血劍》
《書劍恩仇錄》
《俠客行》
《連城訣》
《白馬嘯西風》
《鴛鴦刀》
《越女劍》
《多情劍客無情劍》
《楚留香傳奇》
《陸小鳳傳奇》
《蕭十一郎》
《七種武器》
《絕代雙驕》
《武林外史》
《大旗英雄傳》
《流星·蝴蝶·劍》
《天涯·明月·刀》
《白玉老虎》
《歡樂英雄》
《邊城浪子》
《九月鷹飛》
《圓月彎刀》
《三少爺的劍》
《浣花洗劍錄》
《名劍風流》
《英雄無淚》
《大地飛鷹》
《大人物》
《四大名捕》系列
《神州奇俠》系列
《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
《神相李布衣》系列
《白衣方振眉》系列
《七大寇》系列
《尋秦記》《大唐雙龍傳》《覆雨翻雲》《破碎虛空》《邊荒傳說》《荊楚爭雄記》《烏金血劍》《靈琴殺手》《月魔》《上帝之謎》《湖祭》《光神》《獸性回歸》《聖女》《迷失的永恆》《域外天魔》《浮沉之主》《異靈》《爾國臨格》《諸神之戰》《雲夢城之謎》《大劍師傳奇》《星際浪子》《文明之秘》《超級戰士》《創世紀》《故鄉》《換天》《驚世大預言》《樂王》《龍神》《魔女殿》《情約》《時空浪族》《同歸於盡》《異能警察》《幽靈船》《最後的戰士》
《甘十九妹》《鐵雁霜翎》《飲馬流花河》《馬鳴風蕭蕭》《無憂公主》《白刃》《白如雲》《紅線女傑》《長劍篇》《風塵譜》《風雷谷》《鳳點頭》《海無顏》《紅燈盜》《金鳥墜》《金玉鳴》《勁草吟》《還魂曲》《浪淘沙》《龍吟曲》《那彩雲》《七禽掌》《千里仇》《十錦圖》《天魔卷》《笑天錄》《艷陽雷》《血雨濺花紅》《戰雲飛》《壯士圖》《長劍相思》《雙女俠》《飛豹揚鷹》《飛象過河》《鳳棲崑崙》《孤劍天涯》《含情看劍》《紅線金丸》《鶴舞神州》《虎目蛾眉》《花芯八劍》《劍魄珠魂》《劍氣紅顏》《劍氣珠光》《金弓奼女》《金弓女傑》《金剪鐵旗》《淚灑江湖》《魔法神功》《冷劍烈女》《潘郎憔悴》《武林二十四令》《千面郎君》《塞外伏魔》《神州一劍》《劍仙傳奇》《桃李冰霜》《天驕馭龍》《鐵骨冰心》《三十年斷劍恨》《五刃梟雄》《西山翠冷》《雪嶺珠魂》《雪落馬蹄》《搖光劍影》《鷹飛鶴舉》《魚躍鷹飛》《春江萬里情》《鐵筆春秋》《江湖兒女》《風雨燕雙飛》《凝霜劍》《挑燈看劍》《笑解金刀》《雪山飛虹》《風雨燕雙飛》《紅燈盜》《太倉之龍》《天龍地虎》
《夢幻之刀》《劍仙》《桃花劫》《地獄門》《劍仙列傳》《金輪傲九天》《風雨江湖情》《妙絕天香》 《絕情天驕》《銀月飛霜》《風塵俠隱》《飛燕驚龍》《天香飆》《玉釵盟》《絳雪玄霜》《素手劫》《天劍絕刀》《金劍鵰翎》《玉手點將錄》《金鳳剪》《飛鈴》《金筆點龍記》《煙鎖江湖》《黑白雙嬌》《情劍無刃》《雙鳳旗》《天鶴譜》《飄花令》《鏢旗》《神州豪俠傳》《天馬霜衣》《一代天驕》《桃花血令》《小郎的絕招》《岳小釵》《十二魔令》《燕子傳奇》《袁紫煙》《七絕劍》《還情劍》《桃花花紅劍》《搖花放鷹傳》《春秋筆》《幽靈四艷》《劍無痕》《天龍甲》《黑白劍》《神龍俠影》《飛花逐月》《血劍丹心》《岳小玉》《鐵笛神劍》《無名蕭》《天涯俠侶》《天才小吹鬼》《仙鶴神針》《玉掌青苗》《劍底游龍》《花賭小邪童》
《天蠶變》《天蠶再變》
《大俠沈勝衣》
《六指琴魔》
《蜀山劍俠傳》
《青城十九俠》
《紫電青霜》《江湖夜雨十年燈》《墨劍雙英》《俏羅剎》《天心七劍盪群魔》(續《紫電青霜》)《一劍光寒十四州》《奪魂旗》《半劍一鈴》《殺伐世家》《折劍為盟》《豆蔻干戈》《鐵劍朱痕》《霹靂薔薇》《浩歌行》《玉女黃衫》《碧落紅塵》《劫火紅蓮》(又稱“玉杖崑崙”)《碧玉青萍》《劍海情天》《武林八修》《墨羽青驄》《彈劍江湖》《女雙雄》《血掌龍幡》《北令南幡》《書劍春秋》《金手書生》《霸王裙》《四海群龍傳》《鐵板銅琶》《咆哮紅顏》《大情俠》《八菩薩》《梅花血》《武林三鳳》《孽海慈航》《霸海爭雄》《血連環》《劍戟公侯》《洛陽俠少洛陽橋》《劍道天心》《五鳳朝陽》《十二神龍十二釵》《美人如玉劍如虹》《五霸圖》《紅劍紅樓》《朱唇令》《江湖路》《陰陽谷》《武林七殺》《鬼斧神工》《石頭大俠》《九劍群花》《孤星冷月寒霜》《五霸七雄》《酆都玉女》《九劫燕支》《萬里江湖》《大寶傳奇》(續寫金庸《鹿鼎記》)《傲笑江湖》(續寫金庸《笑傲江湖》)
《劍神傳》《劍海鷹揚》《關洛風雲錄》《劍氣千幻錄》《仙洲劍隱》《白骨令》《鶴高飛》《斷腸鏢》《金縷衣》《八表雄風》《劍膽琴魂記》《聖劍飛霜》《掛劍懸情記》《帝疆爭雄記》《鐵柱雲旗》《縴手馭龍》《飲馬黃河》《紅粉干戈》《血雨檄》《丹鳳針》《金浮圖》《焚香論劍篇》《檀車俠影》《浩蕩江湖》《武道》《胭脂劫》《獨行劍》《玉鉤斜》《白刃紅妝》《情俠蕩寇志》《人在江湖》《艷影俠蹤》《杜劍娘》《迷霧》《迷雨情霧》《江天暮雨劍如虹》《強人》《驚濤》《挑戰》《刀劍情深》《倚刀春夢》《飛羽天關》《秘境》
《神偷綠小千》《天下第一當》《江湖急救站》《小鬼大贏家》《奇神楊小邪》《楊小邪發威》《妙賊丁小勾》《妙賊丁小勾續集》《酒狂任小賭》《笑笑江湖》《快樂強盜(好運小吉神)》《江湖一擔皮》《江湖一擔皮續》《歡樂奇俠》《公孫小刀》《暗器高手》《淘氣世家》《淘氣世家續集》《驚神關小刀》《新蜀山劍俠傳》《新蜀山劍俠續傳》《新蜀山劍俠後傳》《毛盾天師》《風流小阿霸》《賭國小煞星》《胖帥洪金寶》《狂俠南宮鷹》《江湖雙響炮》《武林嘻遊記》《賭棍小狂俠》《江湖一品郎》《酒賭小浪子》《絕世幻神》《李小小列傳》《天齊大帝》《骰子混混太子》《小魚吃大魚》《本尊分身》《魔手邪怪》《百敗小贏家》《活寶小淘氣》《六寶江湖行》《滑頭傻小子》《紅頂記》《霸血艷槍》《超霸的男人》《靈天幻刃》
《斷刃》
《邪神門徒》
《鋒鏑情潮》
《劍海情濤》
《紅葉情仇》
《扇公子》
《蘭陵七劍》
《鬼堡》
《殘肢令》
《江湖奇俠傳》
《十二金錢鏢》
《卧虎藏龍》
《鷹爪王》
《虎嘯龍吟》
《七殺碑》
《羅剎夫人》
《十年孤劍滄海盟》
孫曉,台灣武俠作家,當代武俠作家領軍人物,其代表作《英雄志》,是真正氣勢磅礴的史詩巨作,“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這一網路上廣為流傳的對聯,道盡了這部書的優秀與輝煌。
鳳歌,大陸武俠著名作家,雜誌編輯,今古傳奇暨黃易武俠文學一等獎得主。代表作品《崑崙前傳》、《崑崙》、《滄海》其中鳳歌研習金庸等名家的作品,又不拘泥於此,力求創新,其力作,<崑崙>銷量達到有80多萬冊,成為 "大陸新武俠"的標誌性事件
韓雲波教授在<崑崙>創作討論會上提出了以<崑崙>為標誌的大陸新武俠科學主義,理想主義,和平主義"三大主義",分別作為港台新武俠哲學主義,現實主義,民主主義三者的對立,發展與飛躍.憑藉,<崑崙>
小椴,2001年開始武俠創作,向<今古傳奇武俠版>創刊號投稿<亂世英雄傳>並得以刊發,其古文基礎深厚,長於描寫,文字詩詞化,文風縝密,華麗,得到很多讀者喜愛,其後又創作<洛陽女兒行>,<開唐>等,頗有好評,被譽為金古梁溫黃下的椴,溫瑞安更贊其可自立為"椴派".
大陸新武俠代表作家之一。文風璀璨華麗,故事凄麗感人,結構綿密大氣,從精彩而富創意的武打、靈活生動的性格描繪、曲折多變的情節布局中,可見其擁有不凡的功力。其代表作“明將軍系列”以金戈鐵馬、英雄氣概和技擊的陽剛之氣,在大陸新武俠作品中獨樹一幟,被譽為“大陸新武俠扛鼎之作”。
滄月,為女子武俠的代表人物,也是言情武俠的代表,自2001年在清韻發表文章后,反響強烈,倍受好評,後轉戰榕樹下,並進入<今古傳奇武俠版>等期刊發文,在期刊和網路上擁有大量讀者,與沈瓔瓔並稱為大陸武俠雙生花,代表作有聽雪樓系列、鼎劍閣系列.
步非煙,北大才女,同為女子武俠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於滄月相比有著更奇特的想象力,文風大氣磅礴,汪洋恣肆,變化萬端,讀者眾多,源於期刊又不限於期刊,華音流韶系列,武林客棧系列為其代表作.
文壇外的武俠黑客,N維幻想終極探索者。2001年開始混跡於網路江湖之內,遊走在武俠、玄幻之間,以超過百萬字的作品稱霸武林。因為《大賭坊》、《鐵血密捕》等系列,重新建構金古梁溫后的亂世江湖,被《武俠故事》評為“四大武生”之一;因為《遊戲時代》系列首開網游幻想小說先河,當仁不讓地成為今古傳奇《奇幻》雜誌的首席碼字客,奇幻界的魔武雙修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