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整流橋堆的結果 展開

整流橋堆

由兩個或四個二極體組成的整流器件

整流橋堆就是由兩個或四個二極體組成的整流器件。橋堆有半橋和全橋以及三相橋三種半橋又有正半橋和負半橋兩種,堆橋的文字元號為UR。整流橋堆產品是由四隻整流硅晶元作橋式連接,外用絕緣朔料封裝而成,大功率整流橋在絕緣層外添加鋅金屬殼包封,增強散熱。整流橋堆一般用在全波整流電路中,它又分為全橋與半橋。全橋的正向電流有0.5A、1A、1.5A、2A、2.5A、3A、5A、10A、20A、35A、50A等多種規格,耐壓值(最高反向電壓)有徠25V、50V、100V、200V、300V、400V、500V、600V、800V、1000V等多種規格。

判別方法


數字萬用表的二極體檔或指針表的100或1000檔,測量兩交流輸入端到整流橋輸出正端的阻值,若為開路或短路說明整流橋已壞。正常值應為400到2000歐姆
還可測正端到輸入端的阻值應為無窮大,否則為已壞。負端到輸入端的阻值也應為400到2000才算正常。

基本組成


全橋由四隻二極體組成,有四個引出腳。兩隻二極體負極的連接點是全橋直流輸出端的“正極”,兩隻二極體正極的連接點是全橋直流輸出端的“負極”。
半橋由兩隻二極體組成,有三個引出腳。正半橋兩邊的管腳是兩個二極體的正極,即交流輸入端;中間管腳是兩個二極體的負極,即直流輸出端的“正極”。負半橋兩邊的管腳上兩個二極體的負極,即交流輸入端;中間管腳是兩個二極體的正極,即直流輸出端的“負極”。一個正半橋和一個負半橋就可以組成一個全橋。

基本原理


整流橋品種多:有扁形、圓形、方形、板凳形(分直插與貼片)等,有GPP與O/J結構之分。最大整流電流從0.5A到100A,最高反向峰值電壓從50V到1600V。
半橋是將兩個二極體橋式整流的一半封在一起,用兩個半橋可組成一個橋式整流電路,一個半橋也可以組成變壓器帶中心抽頭的全波整流電路,
選擇整流橋要考慮整流電路和工作電壓。國內常用的有“廣州國信電子”的G系列整流橋,進口品牌有ST、IR,台系的SEP、GD等。整流橋堆一般用在全波整流電路中,它又分為全橋與半橋。
全橋是由4隻整流二極體按橋式全波整流電路的形式連接並封裝為一體構成的,圖是其外形。

命名規則


一般整流橋命名中有3個數字,第一個數字代表額定電流,A;后兩個數字代表額電壓(數字*100),V
如:KBL407即4A,700V
KBPC5010即50A,1000V(1234567,005、01、02、04、06、08、10分別代表電壓檔的50V,100V,200V,400V,600V,800V,1000V)。

封裝形式


整流橋封裝有四種:方橋、扁橋、圓橋、貼片MINI橋;
方橋主要封裝有(BR3、BR6、BR8、GBPC、KBPC、KBPC-W、GBPC-W、MT-35(三相橋));
扁橋主要封裝有(KBP、KBL、KBU、KBJ、GBU、GBJ、D3K);
圓橋主要封裝有(WOB、WOM、RB-1);
徠貼片MINI橋主要封裝(BDS、MBS 、MBF、ABS);

橋堆接法


整流橋堆
整流橋堆
橋堆接法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