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敦
佐敦
佐敦的大致範圍,為廣東道以東、加士居道以南、漆咸道以西及柯士甸道以北。區域的中心為佐敦道,而且被港鐵佐敦站貫穿。佐敦被部分人視為油麻地的南部。
但亦有另一部分人將佐敦道以南視為尖沙咀的北部,另外根據規劃署的分區計劃大綱圖,佐敦道及漆咸道以南,包括香港理工大學,均屬於尖沙咀的範圍。
佐敦夜景
官涌之戰
現時佐敦的位置原本是一座山,名為官涌山,是從九龍通往尖沙咀的必經之路,為戰略要地:“尖沙嘴迤北,山樑一座,名曰官涌,恰當夷船脊背之上,俯攻最為得力”
1820年編印的《新安縣誌》已有記載官涌,當時官涌村屬官富司所管轄的一條鄉村。
1839年6月20日,九龍尖沙咀村發生林維喜案。英國水兵在村內醉酒鬧事,打死村民林維喜,林則徐要求英國商務總監義律交出兇手, 義律卻自己輕判了事。此事因而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為香港被割讓埋下伏筆。同年11月,中英隨即爆發穿鼻之戰,英方戰敗后逃回尖沙咀,林則徐便下令軍隊駐在官涌山還擊,結果成功將英軍驅逐出尖沙咀,史稱官涌之戰。
1840年,林則徐分別在官涌山和尖沙咀興建官涌炮台(又名臨沖炮台)及尖沙咀炮台,設有官署、兵房、神廟和火藥庫等建築物,並派駐75名士兵防守。但在一年後,因著炮台孤懸海外的緣故,林則徐下令撤防。兩座炮台在之後的鴉片戰爭中被英軍所佔領,並且被炸毀和拆卸。現時官涌街和炮台街就是昔日的遺址。
1906年,香港發生了一場嚴重的風災,損失極為巨大。於是港英政府在1909年通過《建築避風塘條例》,興建油麻地避風塘。官涌山被夷平,而所得沙石則被用作填平旺角至油麻地一帶的淺灘和建築防波堤。
1979年,地鐵“修正早期系統”(即現時的觀塘線)通車,並於官涌設有一站。然而,地鐵當局棄用“官涌”地名,而改用較為西化的“佐敦”為車站命名,源於貫穿該區域的主要道路佐敦道。約定俗成,時至今日,“佐敦”已取代官涌成為該區通用名稱,年青一代已不知道官涌是什麼地方了。區內只剩下“官涌街”、“官涌市政大廈”及“官涌大樓”仍沿用官涌本名。但不論是“佐敦”或是“官涌”,這兩個名字都沒有出現於現時的香港地圖內。
拔萃女書院(Diocesan Girls' School,簡稱DG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在香港所設辦的一間女子學校,成立於1860年,原名拔萃女子訓練學校(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早年主要收取貧窮華人女子及孤兒,后發展成為香港一家著名的女校,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2005年9月起,轉為直接資助計劃學校。
拔萃女書院正門
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
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於1940年8月興建,並於1941年6月11日的下午6時,由當年的香港輔政司史美(Norman Lockhart Smith)代表因足疾不能到臨的總督羅富國爵士(Sir Geoffry Alexander Stafford Northcote)來主持開幕,公園從1940年10月動土,承包商禮記公司(Lai Kee Company)以8個月時間,耗資港幣7萬元建成,初期佔地僅為8,742平方米,正門原為 Raoul Bigazzi 製作的精緻中國牌坊式青銅門,頗為壯觀。當年園裡中央豎立英皇佐治五世的銅像,並辟有遊戲場,由“兒童遊樂場委員會”捐獻鞦韆等設備。公園名稱紀念英皇佐治五世,佔地94,000平方呎,是當時九龍最具規模的公園。公園以仿中國官殿牌樓園林設計,中央設有英皇佐治五世的銅像,兩旁則為兒童遊樂設施。
香港日據時期,公園設施被毀壞,至1954年3月21日方修復完成重新開放。重建后的公園,設有3個中國式的涼亭,並增設足球場及籃球場等設施。公園正門的紅檐綠瓦的門樓,一直是該公園的特色之一。
1970年代,政府為使廣東道接駁渡船街,將前者向西移,使公園多出一塊土地。又在1980年代後期,因在公園東南部興建官涌市政大廈而有所改建。園內有球場及遊樂場。
鄰近西南面有廣東道政府合署,有巴士及港鐵九龍站。
佐敦道
佐敦道最西端原來為佐敦道碼頭,但是港英政府在1990年代將佐敦道碼頭拆卸及進行填海,將佐敦道伸展至西九龍填海區。
佐敦道食店林立,是吃飯的好地方。而在附近的寶靈街、上海街等街道,是步行往尖沙咀的途徑之一。
路段總長度: 1.7公里
車速限制: 50公里/小時
行車線數量:六線雙程(3線雙程分隔)
所在地區:九龍西油尖旺區
起點:加士居道
終點:海寶路
行人專用區:行人專用區
道路命名日期:
命名文件:
道路舊名資料:第六街
道路動工日期: 1887年
道路興建計劃:
通車日期: 1887年
廣東道近海港城
路段總長度:不詳
車速限制: 50公里/小時
行車線數量: 4
所在地區:九龍西
起點: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終點:旺角太子道西
行人專用區:行人專用區
道路命名日期: 1909年3月
命名文件:
道路舊名資料:麥當奴道
道路動工日期: 1887年
廣東道
佐敦一角
1970年代,於佐敦道至西貢街之間的一段廣東道,有超過100間玉器店,使油麻地的一段廣東道有“玉器街”之稱。當中不少玉器店於1984年遷到當時新落成的甘肅街玉器市場。
在佐敦道附近一段廣東道,由於政府在1970年代把部分廣東道改道,轉移連接渡船街,因此廣東道在此分成兩段。現時在尖沙咀的一段廣東道是單程南行,在油麻地一段廣東道與連接的渡船街同為雙程行車。而油麻地駿發花園及油麻地果欄亦把廣東道分成兩段。
九廣鐵路之前計劃九龍南線時,原擬在尖沙咀海港城附近興建廣東道站,並曾與海港城業主九龍倉商討,但其後因成本等問題,擱置興建廣東道站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