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菌目

盤菌目

盤菌目盤菌綱的1大目。本目真菌多腐生於腐殖質豐富的土壤、植物殘體或糞上。通常以肉質為主,有時由易碎到革質,罕為膠質;大者直徑10~20厘米,小者不足1厘米。

簡介


盤菌綱的1大目。本目真菌子囊盤常自菌絲髮生,子實層自始裸露或後期暴露,形狀、顏色、質地和大小均有很大差異。子囊果盤狀、杯狀、鍾狀和羊肚狀等;有的顏色非常鮮艷,可製成美麗的標本,有的則呈褐色或黑色;通常以肉質為主,有時由易碎到革質,罕為膠質;大者直徑10~20厘米,小者不足1厘米。子囊多為圓柱形至棍棒形,很少卵形;成熟時以蓋開裂或縫裂強力射出孢子。子囊孢子多為8個,可少至2個或多至7000個以上;無色至褐色,很少紫色;外壁平滑或具有紋飾,兩極和輻射對稱。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盤菌目
拉丁學名: Pezizales
別稱:囊蓋盤菌類(operculatr discomycetes)
界:植物界
門:真菌門(Eumycota)
亞門:子囊菌亞門
綱:盤菌綱
目:盤菌目(Pezizales)
屬:約117屬
種: 1029種

物種特點


本目真菌多腐生於腐殖質豐富的土壤、植物殘體或糞上。人們對本目的許多成員了解不多,因而對它的任何分類都是嘗試性的:戴芳瀾(1959)將此目分為5科,R.W.G.丹尼斯(1968)和R.P.科爾夫(1973)均將此目分為 7科,J.W.金布羅(1970)分為9科,J.M.特拉普(1979)分為12科,D.L.霍克斯沃思等人(1981)分為13科,O.埃里克松(1982)分為17科,均有145屬870餘種。

經濟價值


本目真菌有的可食,少數有毒,與人類關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