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攝影
利用紅外輻射線進行的攝影
利用紅外輻射線進行的攝影。通常使用紅外線膠片和透紅外濾光鏡,但也有和熒光攝影相似的間接紅外線攝影。由於紅外線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可用於遠距離拍攝或對生物組織進行穿透攝影,亦可用於森林、海洋污染調查或進行司法鑒定等。
紅外線攝影
據測試,在自然光輻射中紅外線可達40%以上,在黑白攝影中可以通過使用特殊的濾鏡從紅~深紅~暗紅來阻擋可見光通過,從而使紅外線影像在膠片上感光。如“雷登87C”濾鏡幾乎可以阻擋全部可見光,以產生較純的紅外攝影效果,這種濾鏡肉眼看去幾乎不透明,具體操作時應先調好焦后再加濾鏡,另外需要試拍以取得正常的曝光量。一般情況下進行紅外線攝影可選用“雷登25”紅鏡,也可產生較比明顯的紅外效果。那麼進行紅外線攝影的理由何在呢?分析一下人眼看到最亮的物體,如藍色的水面和天空,它們並不能反射更多的紅外光,這樣雖然在普通黑白膠片的成像很正常,在紅外線膠片就呈現出較黑的顏色。而樹木和草地因葉綠素可以大量反射紅外線而發白,以此來達到超乎現實的意境。紅外線不僅為攝影提供了特殊的創作手法,同時由於它的透射率高,遇到霧天及煙塵遠景也可以拍清楚,在科研中常用於勘探和軍事偵察。利用紅外線具有穿透圖畫表層深入顏料內部的特性,它還可以為大師們的名畫判斷真偽。
在相機的AF功能中,紅外線用於主動調焦的設計中(另一種常用於單反相機的自動測距稱為被動調焦),利用紅外線測距的原理是,在我們半按快門時,相機發出的紅外線投射到被攝體上再反射回來,依據目標的遠近使相機上的不同紅外線接受點產生不同的電壓,AF感受體再將電壓轉為電訊號來驅動鏡頭調整焦距。
紅外線攝影
紅外線攝影的基本原則其實跟一般攝影是一樣的,都是利用光線照在物體上反射經過鏡片到相機內成像,區別只是在可見光與紅外光的不同罷了。太陽光內含豐富多樣的光線,當然也包含紅外光,當陽光照在物體上反射到我們的眼睛及相機內時,其實我們已經接受到了紅外光,但我們的視神經沒有感應到。
紅外線攝影
紅外線濾鏡(InfraredFilter)的作用是阻擋可見光而讓紅外光順利通過,IRcutfilter除外,這種濾鏡是用來擋住紅外線的。在鏡頭前加裝紅外線濾鏡后,底片或CCD便只看到紅外光,這就是簡單的紅外線攝影原理。
數字紅外線攝影相對於傳統紅外線攝影的優勢是:傳統紅外線底片貴且保存麻煩(需冷藏),沖洗也要到特定地方。數字相機可當場看到結果,有助於修正參數,不需要兩台相機便可同時滿足一般紅外攝影交互運用!
紅外線攝影
(用OlympusC-2100UZ拍攝遙控器的結果,PhotoBySteveTang)
紅外線攝影
加上紅外線濾鏡后光度減低甚多,我的經驗將OlympusC-2100UZ感光設在100在一般晴天用HoyaR72,即使在光圈開到最大(f2.8)的情況下,快門也常在1/30秒左右或更慢。
(此情況似乎說明了C-2100UZ亦使用IRcutfilter,而此IRcutfilter擋掉了部份的紅外線)。
如果相機沒有防手震的功能,那就常需要腳架!此時R72的缺點反倒成了優點,因為少許可見光可補光線不足的問題。用不透可見光的B+W093,那光線不夠的情況就更嚴重了!
紅外線攝影對於夜貓族是一大福音,因為紅外線的輻射能最明顯的時機是下午的時間,因為整個環境經過一個上午的太陽照射,吸收熱能多,所以你不用像為了拍清晨美麗的光線而一定要起個大早,想拍紅外線的朋友們放心的睡到太陽曬屁股吧!因為太陽曬的越多,紅外線輻射能就越強效果就越明顯!
紅外線攝影
如紅外線遙控器上的深色保護片在陽光照射下加上濾鏡來看幾成透明是最好例子。
大家熟知的一些0LuxNightShotCamcoder的透視攝影便是這道理。
透視攝影不但濾鏡的要求非常高,且camcoder本身有將微弱光放大的效果也是條件之一,數字相機並沒有上述增強亮度的功能透視效果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