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增

廣東省四大農運領袖之一

黃學增,男,1900年出生於廣東省遂溪縣,廣東省四大農運領袖之一。

1920年考上廣東省立甲種工業學校。192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組織,1924年參加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一屆學習班,曾任廣東省南路特派員、中共農民運動特派員、廣東農協執委、廣東省農協南路辦事處主任、廣東省委候補常委、瓊崖特委書記等職。

1929年,在海口市英勇就義,時年29歲。

人物生平


早期

黃學增早年照片
黃學增早年照片
1920年考入廣州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
1921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3年初發起組織雷州留穗同學會。
1924年7月畢業后,入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結業後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到花縣開展農民運動。10月被選為青年團廣東區委候補委員,任工農部助理,並任中共廣東文東區委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
1925年6月參與籌備召開廣東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被選為廣東農民協會執行委員,參與領導全省農民運動。
1926年1月出席國民黨二大,被選為大會提案審查,農民報告審查委員會委員,向大會介紹《農民運動決議案》內容。不久任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主任,積極領導陽江、茂名、化縣、電白、海康等縣建立農民協會,開展反封建鬥爭。同時主持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南路將別委員會工作。5月參與主持召開廣東省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任大會秘書長,繼續被選為省農協執行委員。

後期

1927年初成立中共廣東南路地方委員會,任書記,併兼任廣東農民自衛軍南路指揮。在他領導下南路八個縣農民運動迅猛發展,農民協會會員達12萬人。他是大革命時期與彭湃、阮嘯仙、周其鑒齊名的廣東四大農民領袖之一。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受到緝捕,被迫隨廣東省委轉移至香港。同年10月被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候補委員,任西江巡視員,曾指導高要、廣寧等地武裝暴動以配合廣州起義,均遭失敗。
1928年春任中共廣寧縣委書記,4月被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委員。6月被派到海南島指導工作。7月擔任中共瓊崖特委書記。主持改組特委,恢複發展各縣黨的組織,成立以王文明為主席的瓊崖蘇維埃政府,整頓和擴大紅軍部隊,建立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同年11月被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候補常務委員,不久增為常務委員。領導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兼師政治委員,率部開展游擊戰爭。
1929年春將南路、瓊崖兩特委合併為南區特委,任書記。5月潛赴香港向中共廣東省委彙報瓊崖情況。不久省委派他為巡視員重返瓊崖。7月因叛徒出賣被捕,7月底在海口紅坎坡英勇就義。

軼事典故


黨史資料顯示,1928年7月,在海口的黨員人數已發展到680人。但革命形勢很快在敵人“圍剿”下遭受挫折。於是特委改變戰略戰術,將紅軍化整為零,分散到農村堅持鬥爭。
當年8月,由廣東省委派來瓊主持瓊崖特委工作的黃學增,到海口整頓黨組織,改選海口市委。嚴鴻蛟為市委書記,雲昌江、陸國憲為市委委員,潘子裕為交通員。
11月29日,省委指示一個月內將南路特委、瓊崖特委合併遷往海口,稱南區特委,黃學增任書記。但由於南路特委遭敵破壞,合併計劃未能按省委指示完全實現。12月間,黃學增、官天民、陳大機等帶領中共瓊崖黨團特委機關遷入海口市和府城鎮,以各種職業為掩護領導鬥爭。特委秘密駐地有兩處,其中一處就是“海南雲氏會館”。
1929年2月13日,中共海口市委書記嚴鴻蛟在市郊羅陳村被捕,叛變革命,出賣了黨的機密,向敵人供認出特委和市委機關的情況。2月18日晚上,嚴鴻蛟帶領敵人來到“海南雲氏會館”,破壞了特委及海口市委機關,逮捕了市委委員雲昌江,又在三亞街三角路住宅逮捕了市委委員陸國憲。接著,又在海府地區追捕其他革命同志,海府地區的中共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3月1日,雲昌江等人在紅坎坡英勇就義。

後世紀念


紀念亭

黃學增紀念亭
黃學增紀念亭
黃學增紀念亭位於廣東省遂溪縣樂民鎮敦文村黃學增故居前。陳列亭為四方形、房屋式,面積約88平方米,四周有走廊。亭內陳列有黃學增同志的生平簡介和進行革命活動的照片、報紙複印件等。
1960年,周恩來總理到湛江視察時,對當時的地委書記孟憲德同志談起黃學增早年參加革命和領導農民運動的情況,並關心地問起他的親屬的情況。1962年,中共湛江地委為紀念黃學增同志,特撥專款在其故鄉修建“黃學增紀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