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店鄉

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轄鄉

皮店鄉,隸屬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地處正陽縣南部,東與大林、銅鐘兩鎮相鄰,南與羅山縣隔河相望,西與陡溝鎮接壤,北鄰彭橋鄉,距正陽縣城28.5千米,區域總面積102.81平方千米。

民國十年(1921年),皮店鄉境域屬三區;1983年,由皮店公社改為皮店鄉。截至2018年末,皮店鄉戶籍人口為36751人。截至2020年6月,皮店鄉下轄11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皮店村。

截至2018年末,皮店鄉有工業企業56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9個。

歷史沿革


民國十年(1921年),屬三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銅鐘鄉。
1949年10月後,成立陡溝區。
1956年,屬康店中心鄉。
1957年,設皮店鄉。
1966年,建皮店公社。
1983年,由皮店公社改為皮店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皮店鄉地處正陽縣南部

氣候

皮店鄉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自然資源


2011年,皮店鄉有耕地8.911萬畝,人均2.7畝。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7年,皮店鄉下轄皮店、孫寨、小集、王莊、羅堂、康店、盧寨、夏寨、朱店、幸寨、潘店11個行政村,263個行政村民組。
截至2011年末,皮店鄉下轄皮店、幸寨、潘店、朱店、夏寨、盧寨、康店、王莊、孫寨、小集、羅堂11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皮店鄉下轄11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皮店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11724212200210皮店村民委員會
411724212201220幸寨村民委員會
411724212202220潘店村民委員會
411724212203220朱店村民委員會
411724212204220夏寨村民委員會
411724212205220盧寨村民委員會
411724212206220康店村民委員會
411724212207220王莊村民委員會
411724212208220孫寨村民委員會
411724212209220小集村民委員會
411724212210210羅堂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皮店鄉總人口有33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20人,城鎮化率4%;另有流動人口600人。總人口中,男性17800人,佔53.9%;女性15200人,佔46.1%;14歲以下3200人,佔9.7%;15—64歲25570人,佔77.5%;65歲以上4230人,佔12.8%;以漢族為主,達32887人,佔99.7%;少數民族113人,佔0.3%。2011年,皮店鄉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長率4.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19人。
截至2017年末,皮店鄉常住人口為34401人。
皮店鄉
皮店鄉
截至2018年末,皮店鄉戶籍人口為36751人。

經濟


綜述

2010年,皮店鄉完成生產總值5.23億元,其中農業生產總值3.03億元,二、三產業實現產值2.2億元,實現財政收入42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73元。
2011年,皮店鄉完成財政收入486.6萬元,比2010年增長23.5%,其中國稅收入6.4萬元,地稅收入54.4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1.2%、12.8%;農民人均純收入5160元。
截至2018年末,皮店鄉有工業企業56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9個。

農業

皮店鄉農業以種植小麥、水稻、花生、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皮店鄉農業總產值3.69億元,比2010年增長13.6%,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9.5%。皮店鄉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2011年,皮店鄉生產糧食5萬噸,人均1482千克,其中小麥2.7萬噸,水稻2.3萬噸。皮店鄉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玉米、大豆等。2011年,皮店鄉花生種植面積2.1萬畝,產量1.68萬噸;玉米種植面積1.3萬畝,產量1.3萬噸;大豆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0.3萬噸。皮店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達27萬頭,年末存欄15.9萬頭;家禽飼養量達30萬羽,年末存欄11.5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3.3%。

工業

皮店鄉工業以農副產品加工、木材加工為主導產業。2011年,皮店鄉完成工業總產值3.57億元,比2010年增長22.4%;擁有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免燒磚廠、飼料加工廠、糧食儲備庫、工業品市場4個,限額以上的工業企業8個,實現年利潤1.9億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皮店鄉有商業網點200個,從業人員400多人。2011年,皮店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0%;有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高達400萬元。
皮店鄉
皮店鄉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皮店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2.36億元,比2010年增長17%;各項貸款金額達8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3%。

郵電業

2011年,皮店鄉郵政業務收入為2.3萬元,年純收入1.5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500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皮店鄉因鄉人民政府駐皮店村而得名。

交通


皮店鄉有014縣級公路貫穿全境;正(陽)皮(店)公路經過北境。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皮店鄉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967人,專職教師24人;小學11所,在校學生3661人,專任教師247人;中學1所,在校學生1960人,專任教師14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學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到100%;有標準化成人學校2所,年受教育人員達1.2萬人。2011年,皮店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3%;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22.6%,比2010年提高9.8個百分點。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皮店鄉有文化大院1個,基層文化點1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8戶,文化書屋11個,藏書7.7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字業餘創作人員26人。截至2011年末,皮店鄉有線廣播電視用戶6368戶,入戶率達80%以上。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皮店鄉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37人,其中執業醫師13人,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8人,床位160張;村衛生所11個,醫務人員54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2238人,參合率達95%以上。

社會保障

2011年,皮店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48戶,人數126人,月支出2.52萬元;城市醫療救助14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3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1699戶,人數1987人,月支出16.8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120張,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0人,分散供養310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60人次,支出2.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9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共有4.6萬元;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150人,比2010年末增加147人。
皮店鄉
皮店鄉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皮店鄉有郵政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2000份(冊)。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1700餘戶,行動電話用戶1860戶,寬頻接入用戶578戶。

能源

截至2011年末,皮店鄉有沼氣池546座,沼氣示範村3個,秸稈沼氣示範村1個,“三沼”生態循環模式點1個,鄉村沼氣服務站2個。

旅遊


文物古迹

皮店鄉主要古迹有東漢臨淮城遺址、鳳凰台遺址、蔣庄古墓、劉庄古墓等。
級別類別名稱朝代位置保護時間
省級古遺址臨淮古城東漢皮店鄉朱店村2006
縣級古遺址魏庄鳳凰台遺址新石器時代皮店鄉孫寨村1985
縣級古墓葬蔣庄古墓皮店鄉朱店村1985
縣級古墓葬小劉庄古墓皮店鄉盧寨村1985
縣級古墓葬徐冢古墓皮店鄉孫寨村1985
魏庄鳳凰台遺址
魏庄鳳凰台遺址位於皮店鄉孫寨村魏庄西北200米,東西長164米,南北寬144米,高約3米,面積2.36萬平方米。1985年6月2日,正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臨淮城遺址
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春正月,封第九子劉衡為臨淮公,始建城。城址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800米,面積0.8平方千米,分北、南、西三門。西門外護城河寬90米,南城垣外有東西蓮花湖。東湖南北長100米,東西寬350米,面積約50畝。西湖長80米,東西寬500米,俗稱60畝。東西兩湖之間直對南城門有一通道,下砌有東西向的高約1米的通渠,使兩湖水互通。20世紀60年代,東湖水被抽干,發現湖底布滿大方磚,併發掘出大量銅器等。二湖之間,有深約1米的暗渠相通。1983年4月10日,正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蔣庄古墓
蔣庄古墓位於皮店鄉朱店村蔣庄南300米,俗稱“王八堆”。冢高8米,東西寬36米,南北長50米。1985年,正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小劉庄古墓
小劉庄古墓位於皮店鄉盧寨村小劉庄東南200米,墓堆南北長20米,東西寬17米,高約6米。1985年6月2日,正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徐冢古墓
徐冢古墓位於皮店鄉孫寨村徐冢西南300米。冢高約5米,東西寬26米,南北長24米。墓地露出有花紋磚,系漢磚墓,現存較好。1985年6月2日,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代表人物


皮店鄉名人
姓名生卒年月出生地人物簡介
龔善典1957~1981皮店鄉朱店村革命烈士。1982年1月5日,共青團河南省委召開命名大會,授予龔善典“捨己救人的模範共青團員”稱號;3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他為烈士。4月26日,河南省軍區授予他“捨己救人的英雄民兵”稱號。中共正陽縣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並作出《在全縣範圍內迅速開展向龔善典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晏乃強1968~皮店鄉羅堂村1999年4月浙江大學博士畢業,現為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祝念峰1972~皮店鄉羅堂村本科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現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綜合信息研究處處長、副研究員。
丁有貴1956~皮店鄉幸寨村鄉村教師,2008駐馬店教育十大年度人物
楊東志1950~皮店鄉王莊村外出打工期間勇救落水兒童,2007年被廣州市評為“十佳見義勇為好市民”,2008年12月被廣東番禺區評為“金雁之星”、正陽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2008駐馬店移動杯·感動天中十大人物”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