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山羊養殖場
起源於南非的一個山羊養殖場
波爾山羊養殖場是一個養殖場,起源於南非,建築材料根據各地的自然和經濟條件確定,一般以就地取材、經濟耐用為原則。
波爾山羊養殖場的建築材料根據各地的自然和經濟條件確定,一般以就地取材、經濟耐用為原則。土坯、石頭、磚瓦、木材和熟知等都可以作為波爾山羊養殖場建築羊舍的材料。有條件的地方和規模較大的養殖場,可建造堅固的永久性的羊舍。波爾山羊養殖場的建設要量力而行,盡量壓縮固定資產投資,不可盲目建造高標準羊舍,以免造成投資過大或不必要的浪費。
關於波爾山羊的起源,目前有幾種起源的說法,一來自南非,二來自印度,三來自歐洲,現認為這三種來源均存在,實際上波爾羊真正命名是在1800-1820年,據查波爾山羊是在南非 經過近兩個世紀的風土馴化`雜交選育而成的大型肉用山羊品種。早在19世紀初,隨著羊主的居住趨於安定,人們就開始對其所飼養的山羊的某些性狀有目的地進行選擇。經過約一個世紀的漫長選育,逐漸形成了具有良好體形、高生長率、高繁殖率、體軀被毛短、頭部和肩部有紅色毛斑和改良型山羊。自1959年7月南非成立波爾山羊育種者協會,並制定選育方案和育種標準,之後,波爾山羊的選育進入了正規化育種。最初的育種標準主要描述波爾山羊的形態特徵,隨著生產者認識和接受波爾山羊生產性能測定的優點,開始進入波爾山羊生產特徵方面的選擇階段,最終形成了目前的肉用波爾山羊,定名為改良波爾山羊。
波爾山羊的品種介紹
波爾山羊是一個優秀的肉用山羊品種。該品種原產於南非,作為種用,已被非洲許多國家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德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引進。自1995年我國首批從德國引進波爾山羊以來,通過純繁擴群逐步向全國各地擴展,顯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徵、廣泛的適應性、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顯著的雜交優勢。
波爾山羊的起源
波爾山羊的品種標準
頭部:
頭部堅實,有大而溫順的棕色雙眼,有一堅挺稍帶彎曲的鼻子和寬的鼻孔,有結構良好的口與顎,至4牙時應完全相稱,6牙以後有6毫米突出,恆齒應在適宜的解剖學位置。額部突出的曲線與鼻和角的彎曲相應。角堅實,中等長度,漸向後適度彎曲,暗色,圓而堅硬。耳寬闊平滑,由頭部下垂,長度中等。耳太短者不理想。應排除的特徵性缺陷:前額凹陷。角太直或太扁平。顎尖,長且位低,短基顎。耳褶疊,突出且短。藍眼。
頸部和前軀:
波爾山羊
波爾山羊種羊
波爾山羊原產於南非。從1959年以來,經過幾年的嚴格選育和改良,現已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型優良品種。其外貌特徵為:毛色潔白,短而發亮,頭、耳、頸部為淺紅至棕紅色,面額部有白色條帶,有圓角,雙耳下垂,背部平直寬厚,肌肉豐滿,四肢短而結實,性情活潑好動,體形勻稱漂亮。
生長速度快 波爾山羊的生長和肥育性能優於其他山羊品種,主要表現為體型大,生長速度快。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成年公羊體重可達80~100公斤,母羊60~80公斤,單羔初生重5公斤以上,斷奶重(100日齡)25~30公斤,日增重200克以上,最佳上市體重一般為38~43公斤。
繁殖能力強 波爾山羊全年均可發情,其性周期為20天左右,發情持續時間為1~2天,初次發情時間在6~8個月齡,妊娠期約150天。具有多產特性,雙羔率50%以上,三羔率30%以上,還有2%左右可產四羔。
肉、皮質量好 波爾山羊屠宰率一般在50%以上,在所有肉用羊中最高。波爾山羊肉質細嫩、口味好。板皮面積大,手感厚實,質地均勻,彈性好。成年羊皮均可達到商業一級裘皮標準。
適應性及抗病性強 波爾山羊對氣候有極強的適應性,在熱帶、亞熱帶、內陸甚至半沙漠地帶均有分佈。我國引進后在江蘇和陝西地區均生長良好,波爾山羊的抗病力也較強。
耐粗飼,適應性強。各種農作物秸桿,樹葉,乾草等都可作飼草,飼料來源廣,一般地區均可飼養。幾年來,黑龍江、雲貴、甘肅、新疆等20多個省區都有山東農民牧業的養殖戶,飼養效果都很好。波爾山羊與本地羊雜交試驗的初步結果表明:雜交一代山羊的初生、2月齡和6月齡的體重分別比本地羊提高41.4%、64.7%和104%,即在6月齡,雜交山羊體重可達本地羊的一倍以上,屠宰率和肉的品質也有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