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劉璋的結果 展開
劉璋
清代小說家
劉璋(1667年—?),字於堂,號介符,又號煙霞散人、樵雲山人等,清代陽曲(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劉璋考中舉人,此後二十八年屢次參加會試受挫后,以五十八歲之年得以選授深澤縣令,劉璋任職期間,勤政愛民。他一生主要從事小說創作,在清初的小說界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劉璋出身清寒,但因博覽群書,因而才華橫溢。他於書法繪畫、琴韻棋藝都有很高的造詣,雅緻高標,為當時的奇才。青年時代時,劉璋就開始從事一般封建世人所不屑為的小說創作,並在二十歲左右時寫出了他一生的代表作—諷刺小說《斬鬼傳》。《斬鬼傳》又名《說唐平鬼傳》、《平鬼傳》、《鍾馗傳》、《鍾馗捉鬼傳》等,流布極廣,影響很大。因為劉璋社會地位不高,使得他很了解下層各色人物的生活百態,對勞苦大眾深為同情。但同時對於那些不學無術、花天酒地而又附庸風雅的紈絝子弟又極為蔑視。因此在書中他以鬼喻人,對人間百態予以刻畫,對社會上的種種不良風氣和醜惡現象進行無情鞭撻。它是我國古代諷刺小說中時代較早而又具有較大影響的一部作品,在浪漫主義色彩的諷刺小說中,則堪稱是最早和最有影響力的代表作。它用誇張的手法,將諸鬼形態予以誇顯,使得各種形象活靈活現、入木三分,褒貶自然寓於其中。覽書則有呼之欲出之感。這部書對社會醜惡的大膽揭露和辛辣犀利的冷嘲熱諷,在當時確屬藝術和思想的精品。
除此之外,劉璋作為一個才華出眾,卻又不被任用的奇才,他的生活便以登高作賦、花間飲酒、月下漫步的文人雅事為主,並致力於創作才子佳人之類的小說。如《幻中真》、《鳳凰池》、《巧聯珠》、《飛花艷想》等。他的這些小說都以才子佳人為主角,情節結局相似,雖想象奇特、構思巧妙、情節曲折、文字華美,但卻充滿了濃重的忠君、禮教、宣揚善善惡惡的封建主張,而且其中的才子無一不是狂熱的科舉功名的信奉者,這大概與他從小接受傳統的封建教育,受儒家思想影響較深有關。他的小說中將儒家思想視為天經地義,並將之提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對皇帝寄予了無限遐想,認為皇帝的力量足以破除一切弊政,從而達到社會大治,對封建統治者大加褒揚,並自覺宣揚善善惡惡、因果報應的封建觀念。其可取之處在於對青年男女之間的純真愛情以及婦女的地位頗多肯定。
劉璋小說中的藝術形象正是他個人的理想。他曾將很多的精力投入科舉,但科場卻並不如意。儘管劉璋表面上給人以風流倜儻、不拘禮法的印象,但他骨子裡卻深受儒家正統思想的影響,講求“學而優則仕”。他在創作小說、浪跡江湖、耽情風月的同時,汲汲於功名。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劉璋考中舉人,此時年已而立。雍正元年(1723年)在考中舉人二十八年、屢次參加會試受挫之後,劉璋以五十八歲之年得以選授深澤縣令。四年之後,他因前任縣令虧空甚多,無法在短期內補齊虧欠而受到解任處分。自此以後,再未任職。
劉璋初任深澤縣令時,勤政愛民。適逢當地災荒,面對哀鴻便野、民變日生、獄囚將滿、倉廩全空的棘手局勢,劉璋嚴厲整飭屬下,不許擾民,寬法輕刑,並從實際出發,切實地為百姓減輕負擔,防止徇私舞弊。他勤於職守,能自任過失,使得地方基本安定。在就任四年時間裡,劉璋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擁護。后他因故被解任,然非常清貧,經歷三任新縣令后,仍然滯留當地。後任縣令的福建永安人劉元暉也因事解任,亦留居於此,因二人均賢,顧而當地百姓呼之以“山西劉公”與“福建劉公”,並常以薪米供給。及至二人同時返鄉,百姓“拜而送者踵相接,有泣下者”。他離開深澤后,行蹤難以考定,很可能返回了陽曲老家,並終老於此。其妻室後裔史無記載,只在徐昆的《柳崖外編》中提到有子名玉郎,少年棄世。
劉璋是一個堅守操節,不與世同流合污的貧窮才子,在僅任數年的知縣中,為官自律,體恤民情。在大部分生涯中,他始終以一個小說家的身份從事著大量的創作活動。他以他的才情為自己在清代的小說界爭得了很重要的一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