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寒證

表寒證

表寒證,中醫病證名。寒邪襲表,衛陽受傷,不能溫煦肌表所表現的病證。

簡介


● 英文名稱:Exterior Cold Pattern/Syndrome
● 又稱:風寒束表證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八綱辨證

古籍摘選


● 寒在表者,為憎寒,為身冷,為浮腫,為容顏青慘,為四肢寒厥。(《景岳全書·傳忠錄·寒熱篇》)

名詞解釋


● 風寒束表,肺衛氣鬱,以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體疼痛,鼻塞流清涕,咳嗽,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等為常見症的證候。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表寒證是寒邪侵襲肌表所表現的證候。

臨床表現

● 表寒證一般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體疼痛,鼻塞流清涕,咳嗽,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等。

病機析要

● 表寒證指風寒、寒濕等外感邪氣,經皮毛、口鼻侵入人體的初期階段,正氣抗邪於膚表淺層的輕淺證候。
● 寒邪襲表,衛陽損傷,不能溫煦肌表而惡寒。
● 正與邪爭,阻遏衛氣宣發,郁而發熱,寒為陰邪,故惡寒重而發熱輕。
● 寒邪凝滯經脈,經氣不利,故見頭身疼痛。
● 寒邪收斂,腠理閉塞故無汗。
● 肺主皮毛,鼻為肺竅,外邪從皮毛、口鼻侵入,內應於肺,肺失宣發肅降,故出現鼻塞,流涕,咽喉癢痛,咳嗽,甚至喘促等癥狀。
● 外邪襲表,正氣奮起抗邪,脈氣鼓動於外,故見脈浮;寒邪外束,故見脈緊。

臟腑常見表寒證

● 風寒束肺證:是指感受風寒,肺氣被束所表現的風寒表證。症見咳嗽,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惡寒,發熱,無汗,舌苔白,脈浮緊。感受風寒,肺氣被束不得宣發,逆而為咳;寒屬陰,故痰液稀薄色白;鼻為肺竅,肺氣失宜,鼻竅通氣不暢致鼻塞而流清涕;肺主氣屬衛,邪客肺衛,衛氣鬱遏則惡寒,正氣抗邪則發熱,毛竅鬱閉則無汗。由於邪未內傳,故舌苔未變,脈浮主表,緊主寒,浮緊脈為感受風寒之徵。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