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頸椎慢性退行性疾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是由於椎間盤退變繼發前縱韌帶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機化、鈣化及骨刺形成所致。食管壓迫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吞咽困難,伴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等。食管壓迫型頸椎病主要使用手術治療及其他治療。食管壓迫型頸椎病可累及肺臟,影響呼吸。食管壓迫型頸椎病經及時治療后可緩解癥狀。
● 骨科或外科
●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的病因如下。
● 頸椎骨刺過大,骨刺生成迅速。
● 食管異常。
● 體位影響。
● 吞咽困難:吃較硬的食物時會有吞咽困難,進食後有胸骨后燒灼感、刺痛感。隨著病情發展,還會影響進食軟食和流質飲食。
● 頸背疼痛。
● 上肢無力。
● 手指發麻。
● 下肢乏力。
● 確診食管壓迫型頸椎病依靠X線檢查、上消化道鋇劑造影、CT檢查、磁共振成像等。
● X線片用於了解頸椎情況,頸椎正常生理曲度是否消失或出現反張,是否存在椎間隙狹窄、椎管狹窄和椎體后緣骨贅形成等病變。頸椎的過伸、過屈位X線片,可以了解頸椎的穩定情況。
● 用於了解食管病變,是否存在狹窄,食管的狹窄程度及其與骨贅的大小和頸椎的位置關係。
● 可以精細地了解椎體前緣骨贅壓迫食管情況,用於術前評估病情。
● 醫生診斷食管壓迫型頸椎病,主要依靠臨床癥狀、X線檢查、上消化道鋇劑造影、CT檢查、磁共振成像等確診。
● 臨床表現:吞咽困難,伴頸背疼痛、四肢無力、手指發麻等。
● X線檢查、上消化道鋇劑造影、CT檢查、磁共振成像:檢查均可顯示椎節前方有骨贅形成,並壓迫食管引起痙攣與狹窄征。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吞咽困難等癥狀,容易與食管壓迫型頸椎病混淆,這些疾病有食管炎、食管癌等。
● 如果出現以上類似的表現,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體X線檢查、上消化道鋇劑造影、CT檢查、磁共振成像等來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主要使用手術治療及其他治療。
● 目前頸椎病治療手術的方法大致可分為頸椎前路手術、頸椎後路手術和微創手術。
● 通常按照患者病情以及醫生的經驗判斷選擇不同術式,最終達到解除神經壓迫、增強頸椎穩定性等目的。
● 注意休息:睡眠不足、工作過度緊張及長時間持續保持固定姿勢等,將導致神經肌肉的過度緊張,強化頸椎病癥狀。
● 積極鍛煉:特別是頸、肩、背部肌肉的鍛煉,正確的鍛煉可以強化肌肉力量,強化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增加頸椎生物力學結構的穩定性,同時促進血液、淋巴的循環,有利於頸椎病的恢復。
● 熱敷:對於緩解局部神經肌肉緊張有一定作用。
●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可累及肺臟,影響呼吸。
●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經及時治療后可緩解癥狀。
● 避免長時間低頭,比如看書、看手機和工作等,要及時調整頸部姿勢,可以適當抬頭,活動頸部肌肉。
● 選擇硬度適中的床和高度合適的枕頭,枕頭高度一般與肩膀寬度基本相同即可。
● 避免進行容易發生衝撞的劇烈運動,運動前做好熱身和頸部防護,避免引起頸部外傷。
● 適當鍛煉,比如打太極、散步等,改善頸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
● [1] 田偉。實用骨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 [2] 詹紅生,劉獻祥。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第3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