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盾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盾是漢語漢字,拼音是dùn,指古代打仗時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等的牌:盾牌(亦喻推託的借口)。出自《周禮·司兵》。

基本釋義


盾
1. 古代打仗時可及時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等的牌:~牌(亦喻推託的借口)。后~。
2. 盾形的東西(多指硬幣上的紋章):金~。銀~。

詳細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dùn名詞古代作戰時用來抵禦敵人刀箭等的兵器。shield
《詩·秦風·小戎》:“龍盾之合,鋈以觼軜。”
朱熹集傳:“盾,干也。”
《史記·項羽本紀》:“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
唐·韓愈《元和聖德詩》:"獸盾騰拿,圓壇帖妥。
盾威、盾矛、盾櫓、盾鼻、盾墨
作後盾。比喻支持和援助的力量。梁啟超《論民族競爭之大勢》:“而今顧若此,毋亦梗其中者多所蠹,而盾其後者之無所憑也。”
像盾牌形狀的物品。shield-shaped thing金盾、銀盾
星名。《史記·天官書》:“杓端有兩星:一內為矛,招搖;一外為盾,天鋒。”
外國貨幣名。田漢《回春之曲》第一幕:“洪思訓:‘你知道她爸爸的橡膠生意賠了本,欠陳文甫好幾十萬盾錢,她爸爸不能不拿女兒巴結他。’”
yŭn名詞古官名。即中允。
《漢書·敘傳上》:“成帝季年,立定陶王為太子,數遣中盾請問近臣。”
顏師古註:“盾讀曰允。《百官表》云:‘詹事之屬官也。’《漢舊儀》云:‘秩四百石,主徼巡宮中。’”
中盾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凡盾之屬皆從盾。食問切。
說文解字注
瞂也。
經典謂之“干”。《戈部》作?。
所㠯扞身蔽目。
用扞身,故謂之干。毛傳曰:干,扞也。用蔽目,故字從目。
從目。
各本少二字。今依玄應補。
象形。
鍇曰。?象盾形。按今鍇本或妄增“廠聲”二字。食閏切。十三部。《廣韻》食尹切。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字部】盾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4
《唐韻》食尹切《集韻》《韻會》豎尹切,犉上聲。東漢·許慎《說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釋名》遯也。跪其後,避以隱遯也。《詩·秦風》龍盾之合。《傳》盾,干也。畫龍於盾,合而載之,以蔽車也。《左傳·定八年》虞人以鈹盾夾之。《周禮·夏官》司兵掌五盾。《注》干櫓之屬。《齊語》管子曰:制輕罪,贖以鞼盾一戟。《注》綴革有文,如繪也。《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注》署之於脅,故名。《宋史·兵農志》楊偕獻所制神盾。《元史·世祖紀》馬八國進銅盾。
又鉤盾,宦者近署。《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
又官名。《唐書·百官志》鉤盾署令二人,掌供薪炭,鵝鴨,蒲藺,陂池,藪澤之物。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杓端外一星,為盾天鋒。
又國名。《魏書·世祖紀》頞盾國獻獅子。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詳見矛字注。
又《集韻》庾准切《正韻》羽敏切,音允。亦干也。
又中盾,太子詹事之屬。《前漢·班固敘傳》數遣中盾,請問近臣。《師古曰》盾,讀曰允。今作中允。
又《廣韻》徒損切《集韻》《韻會》杜本切《正韻》徒本切,豚上聲。人名。晉卿趙盾。 《集韻》通作楯。別作,非。

漢字演變


盾[漢字釋義]
盾[漢字釋義]
初為象形字。商代甲骨文已出現,像方形盾牌、中有把手狀。西周金文在沿襲前代結構的同時,此字是在甲骨文基礎上加“人”得到的、自亦聲的會意兼形聲字。表意偏旁人是象形字,表示盾字本義與人有關。形旁兼聲旁自是盾牌之象,表示盾的本義與盾牌有關且表音,自與盾並定紐、文部。當時還出現了一個形聲字,形旁是”圖C“(自),聲旁是豚(定紐、文部),但沒能取得主流地位。戰國時,人或作屍,屍亦人形;或訛作”圖D“;更多的是省作”圖E“,接近於廠和廣。盾牌則由西周的”圖F“作”圖G“、”圖H“、”圖I“、”圖J“。《說文》小篆實為從人省,”圖K“(dùn)聲。楷書作盾, 《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確認第一筆是撇,不是橫。本義是防禦性兵器盾牌。《詩·秦風·小戎》:“龍盾之合,鋈以觼”圖O“。”以上讀dùn (舊讀shǔn)。漢代一種詹事類官員,稱“中盾”,讀yǔn。

常用片語


1.盾牌 dùnpái
[Shield;(tig)Pretext;Excuse] 戴在手臂上或用柄握在手中的一塊寬的護甲(如用金屬、木頭或皮革做的),過去一般在戰場上或單人格鬥中用以護身(如防矛、箭或劍刺)。比喻推託的借口
貨幣——---“盾”
印尼貨幣盾,一般稱盧比。10000Rp(盧比)可兌換1美元,摺合人民幣為10元。注意紙幣完好無損,當地不收皺摺. 越南貨幣盾 (Dong)與人民幣的兌換比率是1800:1,但是人民幣只能在北部兌換(河內和下龍灣),從中部到南部,你可以方便地在當地銀行用美元兌換越南盾,兌換比率是 15,000 盾兌換 1 美元.

組詞

後盾、盾牌、矛盾、邦盾、孑盾、乖盾、盾數、趙盾、戟盾、盾櫓。

成語

自相矛盾、磨盾之暇、矛盾相向

方言集匯


1.粵語:seon5 teon5
2.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tun3 tun5 [客英字典] tun3 [陸豐腔] dun3 [梅州腔] tun3 [海陸豐腔] tun3 tun6 [東莞腔] dun3 [寶安腔] tun3 [客語拼音字彙] tun3

造字法


象形

漢英互譯


dong guilder shield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盾

書寫演示

盾
如圖所示。

書法欣賞

盾
如圖所示。

音韻彙集


字頭韻書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上聲合口呼全濁食尹切/徒損切dʑʰjuen
上聲合口呼全濁徒損切/食尹切dʰuən
集韻上聲船/常合口呼全濁豎尹切ʥiuen
上聲合口呼次濁庾准切0iuen
上聲合口呼全濁杜本切dən
韻略上聲豎尹切
上聲杜本切
增韻上聲乳尹切
上聲庾准切
上聲徒本切
中原音韻上聲真文全清ʂiuən
去聲真文全清tuən
中州音韻去聲真文葉臀去聲
洪武正韻上聲次濁乳允切ȵyən
上聲次濁羽敏切oyən
上聲全濁徒本切d‘uən
分韻撮要陽上第二十一津贐進卒

宋本廣韻

上十七准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羅馬字國際音標
食尹上聲合口三等zsjynx/djviindʑʰĭuĕn
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羅馬字國際音標
徒損上聲合口一等duonx/duoondʰuən

英文翻譯


shield; dutch gui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