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民用機場

民用運輸機場

湖北鄂州民用機場性質為客運支線、貨運樞紐機場,場址位於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燕磯鎮杜灣村附近,於2018年2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新建,2019年1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複同意新建。

湖北鄂州民用機場作為全球第四個、亞洲第一個專業貨運機場,預計2020年基本建成,2021年投入使用。未來,1000公里半徑內、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全國90%的經濟總量、80%的人口和5大國家級城市群,距離世界主要城市也不過一夜之隔。

2019年下半年鄂州機場順利開工建設,雖因疫情有一些耽擱,但按照計劃,預計在2020年8月24日,鄂州民用機場建成亞洲第一個專業性貨運機場上升為國家戰略;2021年1月7日,鄂州民用機場定名為“鄂州花湖機場” 。

鄂州花湖機場航站樓面積1.5萬平方米,航空貨站面積2.3萬平方米,分揀中心面積67.8萬平方米;民航站坪設124個機位;2條跑道均為3600米長、45米寬;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30萬噸的使用需求。

機場簡介


湖北鄂州民用機場於2018年2月經過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新建,機場性質為客運支線、貨運樞紐機場,場址位於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燕磯鎮杜灣村附近。
鄂州機場項目總投資183.6億元,飛行區等級指標4E,建設東西2條遠距跑道,長3600米、寬45米;包括1.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124個機位的站坪;1座塔台和5000平方米的航管樓,以及通信、導航等設施;場外輸油管線、機坪加油管線、機場油庫、加油站等。

歷史沿革


2016年4月,鄂州民用機場獲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複 。
2017年12月20日,鄂州民用機場及以其為主體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工程正式開工 。
2018年2月,鄂州民用機場獲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批複,同年機場工程可研報告、行業意見、總體規劃、土地預審、初步設計全部獲批 。
2019年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複鄂州民用機場可研報告 。
2020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批複鄂州民用機場建設用地 ;6月2日,鄂州民用機場塔台工程開建 ;8月18日,鄂州民用機場航站樓工程開建 ;8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將鄂州民用機場建成亞洲第一個專業性貨運機場上升為國家戰略 ;12月9日,鄂州民用機場員工宿舍樓主體結構封頂 ;12月31日,鄂州民用機場順豐航空基地開建 。
2021年1月7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綜合司批複鄂州民用機場定名為“鄂州花湖機場”,英文名稱為“EZHOU HUAHU AIRPORT” ;5月,鄂州花湖機場ICAO代碼批複為“ZHEC” ;5月31日,鄂州花湖機場航站樓“鄂州”首次亮燈 ;6月2日,鄂州花湖機場東跑道正式開建 。

主要工程


本期工程飛行區跑道滑行道系統按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1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30萬噸的目標設計,航站樓、轉運中心等設施按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45萬噸的目標設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飛行區等級指標4E,建設東西2條遠距跑道,長3600米、寬45米;建設1.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153個機位的站坪;建設1座塔台和5000平方米的航管樓,以及通信、導航等設施;建設場外輸油管線、機坪加油管線、機場油庫、加油站等;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進駐機場設置轉運中心以及順豐航空公司基地。具體建設方案在可行性研究階段確定。

建設投資


機場總投資372.6億元,其中機場工程183.6億元,由湖北省、順豐等共同籌措解決,國家發改委、民航局對機場的客運支線功能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和民航發展基金予以支持。轉運中心工程135億元、順豐航空公司基地工程46.2億元,由順豐籌措解決。供油工程7.8億元,由中國航空油料有限責任公司籌措解決。

經營管理


湖北鄂州民用機場建成后,由地方經營管理,民航局實行行業管理。

考古發現


湖北鄂州機場作為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其文物保護項目已竣工通過驗收。作為繼三峽、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后湖北省最大的文物保護項目,該項目獲得豐碩成果。在各方的配合支持下,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州市博物館等多支考古隊伍,對機場建設核心區域內27處文物點,實施了近三個月的勘探發掘,共勘探面積近90萬平方米,發掘面積1.26萬平方米。
本次考古主要收穫是發掘了一批數量眾多的六朝時期的磚室古墓,出土大量精美的青瓷器與金銀器。其中,對面山墓群一座東晉大墓出土的三足烏金飾、金墜飾、金魚形飾等金器,以輕薄的金片、細小的金聯珠為紋飾。這種工藝與中亞地區同時代的金銀工藝相近,說明三國、兩晉時期,當地對外文化與經濟交流是相當繁盛的。吳小橋灣墓群出土一枚“軍司馬”銅印,也是本次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發現。
根據墓葬形制及密集程度分析,這裡應為六朝時期一處重要的人口聚居區域。在遠離今鄂州城區二三十公里的這一區域,發現如此密集的墓葬,刷新了對六朝時期鄂州城聚落分佈的認識。此外,專家稱,“軍司馬”印的發現,為研究六朝墓葬的等級制度提供了珍貴資料,當時鄂州城或存在一定的軍事組織。
除六朝時期的古墓外,對余家山唐代龍窯址進行重點發掘和清理,取得了驚人的重要成果。出土遺物主要分為窯具和燒造的器物兩大類。窯具分為筒狀支柱和頂缽樣支座。燒造的器物為“剛胎陶器”,多數無釉,為半成品或殘次品,部分器物施褐綠釉,可辨器形有雙唇罐、缽、帶系罐、盤口壺等小型器物,缸、盆等較大器物的口沿,另有帶“研薑疊”的研磨器一件,是較為重要的發現。這裡有可能是當時的手工業作坊生產區域,當時的先民充分利用當地湖叉密布、運輸便利、礦產豐富的天然資源,積極開展生產。
該窯的發現填補了湖北唐代窯址的空白,對研究湖北地區的陶瓷窯發展狀況和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研究鄂州歷史時期的城市布局、社會面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素材。

項目進展


2020年11月5日,鄂州機場航站樓主體結構施工現場一片繁忙,鄂州機場項目空管、飛行區場道、房建、市政等主體結構處於全面施工中,預計年底飛行區土石方工程、所有地下工程基本完工,全部建築工程封頂封圍。

服務能力


依據戴特奇的《基於縣級數據的機場人口覆蓋率測算方法及結果差異》研究結果和中國民航局“十一五機場規劃研究”採用的縣城法計算得出,2019年鄂州花湖機場有效服務範圍(旅客1.5小時出行範圍)面積為28573平方千米,有常住人口1976.54萬人,人口密度691.75人/平方千米,GDP21267.12億元,人均GDP107598元,經濟密度7443.08萬/平方千米。

硬體設施


航站區

● 航站樓
鄂州花湖機場航站樓面積為1.5萬平方米,為2層式建築,採用大範圍玻璃幕牆,白天可通過玻璃引入太陽光,減少室內燈光照明,總建築高度為20.5米,可滿足2030年150萬人次的使用需求。
鄂州花湖機場客運航站樓
● 航空貨站
鄂州花湖機場航空貨站面積2.4萬平方米 。
● 空管塔台
鄂州花湖機場塔台建築高度89米,為地上13層、地下1層式建築,其造型為“臘梅”,設計的靈感來源於鄂州市市花。
● 航司基地
鄂州花湖機場順豐航空基地總投資36.97億元,佔地38.5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4萬平方米(分為15.5萬平方米的機務維修設施,3.1萬平方米的地面及勤務設施,19.8萬平方米的綜合保障用房),配備有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
● 轉運中心
鄂州花湖機場轉運中心設有67.8萬平方米的分揀中心以及分揀轉運系統設備等,建設4.1萬平方米的海關、安檢、順豐公司辦公業務用房及配套設施設備用房 。
● 供油設施
鄂州花湖機場供油設施主要包括4萬立方米的機場油庫,1個5000噸級的碼頭泊位,以及航空加油站、輸油管線等 。
湖北鄂州民用機場
湖北鄂州民用機場

飛行區

● 民航站坪
鄂州花湖機場民航站坪共設124個機位。
● 跑滑系統
鄂州花湖機場共有東、西2條遠距平行跑道及其滑行道系統,跑道長3600米、寬45米,跑道間距1900米,主降方向均設置Ⅱ類精密進近系統,次降方向均設置I類精密進近系統 。

價值意義


鄂州花湖機場文物保護項目勘探面積近90萬平方米,發掘面積1.26萬平方米,共發掘墓葬183座、窯址20座、灰坑10處,出土青瓷、陶、銅、鐵、滑石器等各類重要文物800餘件,標本近萬件;證實了鄂州作為三國時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在歷史上的重要性。(鄂州市人民政府 評) 
鄂州花湖機場作為中國第一個專業性航空貨運樞紐,與中國現有的238個綜合性機場不同,從選址、審批、開建直至投運,每走一步都在創造歷史,並將代表中國參加全球物流業競爭。(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曹允春 評) 
鄂州花湖機場作為中國民用航空局確定的四型機場示範項目和中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建築信息化改革試點項目,共實施“無人駕駛”“大數據模擬”“5G”“智能跑道”等15項創新項目,申報專利、著作權60餘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