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淤積症
十二指腸淤積症
十二指腸血管壓迫綜合征是指因腸系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水平部而引起梗阻,導致十二指腸近段淤積、擴張,臨床上出現上腹部脹滿、腹痛、噁心與嘔吐等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又稱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征、Wilkie綜合征等。多發於20~30歲,女性約佔60%,以瘦長體型多見。主要原因為腸系膜上動脈發出位置過低,腸系膜上動脈與主動脈之間夾角過小。此外,十二指腸懸韌帶過短牽拉、腹腔內粘連、內臟下垂牽拉腸系膜及環狀胰腺也可引發該病。主要表現為十二指腸梗阻癥狀。治療方法包括非手術治療及手術治療。長期發作本病可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發作胰腺炎等,嚴重影響患者學習、工作、生活。該病經正確治療預后良好。
● 普通外科
● 從解剖學角度更易理解本病病因,腸系膜上動脈一般在第一腰椎水平處與腹主動脈呈30°~41°角分出,如果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之間角度過小,或腸系膜上動脈於腹主動脈起源處位置過低,使得兩者角度小於15°或距離小於8mm時,可壓迫從中間通過的十二指腸引起梗阻癥狀。這是其發病的主要原因。
● 主要為反覆發作性上腹部飽脹、腹痛、呃逆、噁心及嘔吐。嘔吐多在進食后15~40分鐘出現,部分病人有嘔吐宿食史,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含有膽汁。
● 發病時採取俯卧或胸膝位可使約2/3病人的癥狀得到緩解。
● 患者多有消瘦、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
● 十二指腸血管壓迫綜合征首先做體格檢查,還需要X線鋇劑造影、腹部超聲檢查、CT、磁共振檢查。
● 體格檢查
● ● 發病時囑患者採取俯卧或胸膝位可使約2/3病人的癥狀得到緩解。體檢時可見上腹部膨隆,部分病人可見胃型,無明顯腹部壓痛與肌緊張,腸音正常。病期較長者可伴有消瘦、體重下降和貧血等。
● X線鋇劑造影
● ● 為首選診斷方法,鋇餐造影時可見十二指腸近端擴張,鋇劑逆流入胃內,呈“鐘擺樣運動”。在十二指腸水平部可見一橫行壓跡和鋇劑通過受阻現象,稱為 “筆桿征”。而當患者體位變為胸膝位時,鋇劑可通過。
● 超聲檢查
● ● 清楚顯示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間形成的夾角及從夾角中通過的十二指腸水平部或升部的解剖關係,可動態觀察十二指腸蠕動對腸內容物流動與腸腔內徑變化情況。
● CT與磁共振成像
● ● 可清晰顯示擴張的胃及十二指腸腸腔,可以測量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間夾角度數。
● 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及相關輔助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診斷本病時查體及詢問病史非常重要,一般來說,青年患者,有反覆嘔吐膽汁和所進食物的病史,尤其是當體位改變可減輕癥狀者,應考慮腸系膜上動脈綜合征的可能。
● 行X線鋇劑造影檢查,見十二指腸近端擴張,鋇劑逆流入胃內,呈“鐘擺樣運動”。在十二指腸水平部可見一橫行壓跡和鋇劑通過受阻,及 “筆桿征”。而當患者體位變為胸膝位時,鋇劑可通過。
● 超聲檢查: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之間夾角<13°,變胸膝位時夾角可>20°。
● 行CT檢查,尤其是上腹部血管成像(CTA)檢查,可明確十二指腸上動脈與腹主動脈之間的角度,從而做出診斷。
● 十二指腸血管壓迫綜合征需與其他原因形成的十二指腸淤積症鑒別。如:神經不平衡所致先天性巨十二指腸;先天性粘連致十二指腸、十二指腸空腸曲或空腸第一段發生扭曲梗阻;小腸或結腸旋轉不良所致的十二指腸橫部受壓梗阻;十二指腸系膜腫瘤;環狀胰腺壓迫十二指腸降部。
● 此外需排除消化道內部佔位或外部粘連、壓迫等導致的十二指腸梗阻,如術后粘連,消化道腫瘤,腹腔腫瘤等。
● 出現腹部不適,應及時就診,醫生通過檢查明確診斷,不要自行判斷和用藥。
● 本病多先採用內科保守療法,主要治療原則為對症及營養支持治療。
● 在急性發作期可給予禁食、鼻胃管減壓及對症支持治療,癥狀緩解后,逐漸調節飲食,少食多餐及餐后採用膝胸位。
● 加強腹肌鍛煉,下床活動時可用圍腰或腹帶防止內臟下垂。
● 經內科保守治療失敗后可採用手術治療。常用手術方法包括以下三種:①屈氏韌帶松解術;②十二指腸空腸吻合術;③十二指腸複位術。醫生會根據病因及術中探查情況進一步決定手術方式。
● 長期發作本病可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發作胰腺炎等,嚴重影響患者學習、工作、生活。
● 該病經正確治療預后良好。術後半數以上患者恢復順利。但仍有一部分患者術后1周內有噁心、嘔吐,往往加重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對此類患者應採取綜合治療,最終多也能痊癒。
● 先天性十二指腸血管壓迫綜合征,與先天發育有關,無有效預防措施。
● [1] 陳孝平。外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吳肇漢。實用外科學。第四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