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彭譯

姜彭譯

姜彭譯,男,1988年1月26日出生,祖籍遼寧。著名節目主持人,新聞評論員,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最年輕的副主任編輯;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犯罪心理學博士學位在讀(師從李量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FM107.8中波747千赫主任播音員;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我們約會吧》欄目策劃;《南方周末》特約評論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國家二級珠寶玉器鑒定師;張紀中版《西遊記》“我耀西遊”全國演員海選主持人兼策劃;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廣東電視台訪談節目主持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大連藝術學院播音主持專業教師。

個人經歷


姜彭譯因為身高2米,高高壯壯,同事和同學們都親切的稱呼他“大熊”。大熊1歲時候父母離開遼寧去南方工作,所以大熊從小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身邊長大。2000年到2004年曾在國家男子柔道隊服役。
在國家隊服役之初,因當時的大熊只有11歲,在年齡方面遠遠小於其他隊友,再加上當時的大熊剛離開家,沒有任何社會經驗,故經常被年紀大的隊友欺負。
據美國《環球時報》2009年12月對姜彭譯做了一篇題目為 《Big Bear on campus》的專訪內容中提到,當時11歲的姜彭譯在國家隊因為錢被大隊員搶走了,因為沒錢吃飯而去工地做過苦工,睡過工地的水泥管子;在火車站做過票販和號販等工作。也正是因為當時的艱苦條件和卑微的社會地位的激勵,在年幼的姜彭譯心中早早的埋下了“堅持”和“奮鬥”的種子。
2005年退役以後,姜彭譯回到家鄉遼陽市遼化高中念書,同年姜彭譯談了人生的第一次戀愛。姜彭譯的初戀女友是播音主持專業的藝術特長生,夢想07年高中畢業之時能考上中央戲劇學院。
姜彭譯第一次戀愛剛談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初戀女友向姜彭譯提出分手,原因是嫌棄姜彭譯是一個體育生,在初戀女友的眼裡體育生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所以自2006年與初戀女友分手之後,姜彭譯選擇“棄武從藝”,通過半年的藝術專業學習,終於2007年如願考上中央戲劇學院。同年,初戀女友藝考落榜。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姜彭譯的初戀女友得知姜彭譯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的消息很是感慨,並想與姜彭譯和好,繼續保持男女朋友的關係,意外遭到姜彭譯的婉言拒絕。在中央電視台《向幸福出發》欄目,主持人李詠專訪姜彭譯的時候談到這件事情,李詠問姜彭譯為何婉轉拒絕,姜彭譯回答:“雖說我很難看,不是帥哥,但是我個男人。”
2007年9月,姜彭譯到中央戲劇學院報到,併當上了主持班男班長。開始了漫長的大學生活。此時姜彭譯覺得大學的學生生活太安逸,擔心太過安逸,只學習理論而沒有專業實踐,畢業以後沒有工作。於是姜彭譯開始到處搜尋與專業有關的兼職信息。
同年,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招聘實習生,要求新聞學專業和本科畢業生,這兩項要求姜彭譯都不符合,但是夢想的力量催促著姜彭譯選擇去嘗試著報名。預料之中,在報名的時候因為條件不夠,故拒絕報名。但是姜彭譯沒有因為拒絕報名而選擇放棄,而是“蹲守”在中央電視台東門,等新聞中心負責人下班的時候“自薦”。據姜彭譯回憶說,在中央台東門一共堵了負責人7次,被白眼了6次,最後一次姜彭譯如願獲得了參加面試的資格。
姜彭譯順利通過面試,於2007年11月進入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評論部實習。因為姜彭譯的出色業績和工作的努力,通過四年時間,2011年5月姜彭譯在光榮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之時,評上了“副主任編輯”的職稱。
在姜彭譯大學四年時間裡,不但每天要到中央電視台工作,還要完成中央戲劇學院的大學學習,並且兼職了很多其他的工作並且積攢了很多人脈。姜彭譯長得不帥,但是他的經歷和故事確實在業內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被白岩松譽為中國未來傳媒業最大的“潛力股”。

獲獎榮譽


2007年:榮獲中央戲劇學院優秀學生幹部
2008年:榮獲北京市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2008年:榮獲CCTV小品大賽“最佳編劇”獎
2009年:榮獲第11屆“音樂無國界”中外歌手大賽決賽 總冠軍
2010年:榮獲中國大學生“領袖營”最佳會長,最佳團隊,最佳學員的榮譽稱號
2010年:榮獲貴州省黔南自治州平塘縣“最佳支教團隊”“最佳隊長”的榮譽稱號
2010年:其書法作品《送別》在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全國書法比賽(草書專業組)榮獲二等獎
2010年:其書法作品《亦喻》在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全國書法比賽(行書專業組)榮獲二等獎
2011年:榮獲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欄目周季軍
2011年:榮獲北京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個人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