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明

帝海集團總裁

李小明,湖南湘潭人,帝海集團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人物簡介


生長在湘江河畔,李小明的骨子裡永遠流淌著“知識改變命運”的真理。1978年,正值國家恢復高考,為了抓住難得的機遇,李小明考前每晚只睡3-4個小時,等到考試結束,整個人瘦了15斤。天道酬勤,最終他以湘潭市第一名的驕人成績考上北京大學。當年去學校報道,李小明是自己個拉著父母結婚時的布箱子去的。但這並不影響他日後的功成名就。
或許是因為家教的緣故,一開始,李小明也只是個心懷“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普通人,做企業是從來沒想過的,所以大學本科他選擇了北大的理科,立志將來當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但是大學給了他廣闊的舞台,在這裡他充分發揮了自己能寫能唱,能說會道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大學期間一直擔任系學生會主席,大四時還擔任北大學生會副主席。畢業后在北京一個研究所與實驗試管、化學試劑打了幾年交道,可即便在工作期間,他還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1987年又考取了母校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研究生,畢業后被分配到國務院研究室任職。
1992年,根據工作需要和組織安排,李小明被派往原來的北京市農場局、現在的首農集團下屬企業掛職鍛煉,任企業副總經理。這是第一次李小明真正意義上親密接觸企業。在掛職鍛煉的這一年中,由原來的宏觀經濟政策研究直接接觸到了微觀經濟,讓他更加真切的從微觀角度真實地接觸和實際操作一家企業的管理與運營。雖然時間不長,但對李小明後來自己做企業起到了非常有益的幫助。
1994年,因為掛職鍛煉表現優異加之各方面條件都很出色,李小明被國務院研究室公派至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留學一年,並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后,李小明在美國的一家中資企業工作了幾年,這段時間成了他拓寬視野、豐富閱歷、增長見識的關鍵期,尤其是對市場化的企業進行實際操作成為他日後創辦企業最大的財富。
1998年回國,李小明依託名校學識、機關單位履歷和對政策與經濟關係的把握,以及多年的實操經驗,創辦了北京市中房新大陸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為最早創辦實業的“海歸”之一。
創業十數年,李小明公司先後參與開發建設了5萬平方米高檔公寓錦繡園項目;與北京市第一房屋修繕公司聯合開發建設了8萬8千平方米錦繡馨園項目;與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後勤部、北京市一商集團聯合開發建設了3萬平方米馬連道高層商住樓項目。 2005年開始,李小明全身心啟動位於西長安街、公主墳東北角的國海廣場項目,經過近5年的不懈努力,國海廣場已巍然屹立於長安街西端,並形成了有別於其他商業地產項目的獨特風格——“城市核心地段、奢華頂級定製”。當前,李小明正借城鎮化東風,在全國的二三線城市複製他的國海廣場模式,太原、武漢、石家莊等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都已經有了國海廣場的身影。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在校期間,歷任系學生會主席和北京大學學生會副主席;
1987年考取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研究生,期間擔任北京大學研究生會常務副主席,1989年研究生畢業並獲法學碩士學位;
1989年畢業分配至國務院研究室,在中南海工作期間先後任副處長、處長;
1994年被國務院研究室公派至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留學,並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2014年考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

工作經歷

1989年畢業分配至國務院研究室,在中南海工作期間先後任副處長、處長;
1994年被國務院研究室公派至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留學,並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1998年回國,成為最早創辦實業的“海歸”之一,創辦北京市中房新大陸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任董事長、總裁;
現為帝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創業之路


創業過程

像大多數父母一樣,第一個跳出來阻止李小明創業的正是父母,在他們看來,國務院的工作既體面穩定,又前途光明,非要下海當個體戶,實在難以接受。可是李小明並沒有退縮,相反一個月後,父母被兒子說服,並籌借到20萬元交給兒子創業。
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初創公司的艱難並不比別人少多少。當時,地產行業成立公司註冊資金需要1000萬元,20萬根本不夠。於是他只好央求朋友臨時拆借,辦公也只能暫時棲身在朋友的公司。1998年5月,李小明的公司正式成立,包括他在內共3個人。
1998年12月31日,國家福利分房全部停止,在這之前,各單位到處找房子,完成最後一批福利分房。消息傳來,李小明便意識到這是一次重大的產業機遇。此時,亞運村小營地區一塊土地轉讓,李小明迅速出手,與對方簽訂轉讓協議,總金額2億元,首付1000萬元。而此時的李小明手裡只有不到15萬元,對方要求首付1000萬元,必須在半年內付清,否則就轉讓他人。眼看半年期限已滿,李小明的1000萬元仍沒有著落。就在他有些絕望的時候,從朋友那裡得知,國家某部委 年底要花錢購房。李小明當即去拜訪該部委領導,雖然很真誠,但領導並沒有相信他。原來,軍隊系統更願意和"根正苗紅"的企業家打交道。為此,該部委對李小明進行了調查,國務院研究室的從政經歷幫了李小明大忙。
最終,該部委斥資8000萬元買下一座整棟樓,首付1200萬元。拿到這1200萬元時,李小明沒有太多的興奮,立即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施工中。很快,高樓拔地而起,項目順利完工。這個項目就是現在的錦繡馨園。
其實,錦繡馨園項目並沒賺到多少錢。後來的幾個項目也都是小打小鬧。在這種煉獄似的苦熬中,非典突然而至,中國經濟遭到重創。這對李小明來說,可謂雪上加霜。此時的他,沒有一個項目,卻身背6000萬元貸款,每年利息就高達600萬元。
2008年奧運會迫在眉睫,北京進入大規模建設時期。此時,公主墳的國海廣場還是一座爛尾樓,矗立在長安街上,異常扎眼。為了提升北京形象,政府決定對國海廣場進行改造。中房集團總裁孟曉蘇找到李小明,希望一起聯手協作,合作的前提是首先要背起5億元的債務。
李小明倒吸了一口涼氣。此時的他,不僅沒有項目,而且還欠著銀行幾千萬元的貸款,如果再背上這麼多的債,非壓垮自己不可。李小明輾轉難眠,反覆考慮一周后,橫下一條心,決定置之死地而後生。
改造爛尾樓相當於接下一塊燙手的山芋。簽協議、搞貸款,甚至向朋友借高利貸,每簽一次名,李小明都感覺如同簽訂生死狀。
幾經周折,歷時多年,這座爛尾樓在李小明的手上起死回生。國海廣場的生死之戰,奠定了帝海集團在業內的穩固根基。帝海集團也由此從一家中小型的項目公司成長為一家頗具規模的集團公司。
帝海集團全稱為帝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涉足物業管理、基礎設施建設、資產經營、商業運營、基金管理、金融資本、能源投資、酒店管理和文化創意等多個產業領域的綜合性投資控股公司,資產規模超過200億元。

經商之道

多元發展、重點突破:在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基礎設施建設、資產經營、商業運營、基金管理、金融資本、能源投資、酒店管理和文化創意等領域進行多元化發展,重點突破能源投資和金融領域。
加強合作、資本擴張:通過與政府深度合作,實現政府政績和企業利益的雙贏;通過合資合作形式,與其他企業共同開發項目。同時嘗試通過股權收購、兼并重組等形式,加速資本擴張,盤活融資渠道。
把握節奏、注重實效:保持清醒頭腦,結合資金、人力的實際情況,謹慎推進,切忌急躁冒進。做到邊推進,邊創新,邊總結,邊調整。
心繫民生、實業報國:始終牢記社會責任,將保障房建設等民生工程作為開發立項重點,以品質建築回報社會。
企業壯大、個人受益:大河滿、小河漲,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成正比。員工為帝海集團做貢獻,帝海集團為員工謀幸福。
記者採訪照片
記者採訪照片
“在做企業方面,有著兩種不同的價值觀:一是先搭台後唱戲,一是先唱戲后搭台。我是先踏踏實實做事,把企業認認真真做好,然後再放心地去做面子工程,儘可能地降低企業風險,每做一個決定,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儘管企業發展慢了一些,但很實在,我心裡也踏實。個人認為,做企業不僅僅是要對客戶負責,也要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負責,對員工負責,這是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李小明接受採訪時語。

用人之道

李小明:“人本是帝海文化的核心,更是帝海集團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源泉。我們崇尚踐行社會責任,反對只索取不奉獻;崇尚尊重消費者的利益,反對片面追求利潤;崇尚以員工成長為目的,反對把員工作為工具。只有充分地尊重人、信任人、關心人、發展人,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帝海集團的可持續發展。”
帝海實施的員工管理主要以正面激勵為主。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帝海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勵機制,專門設立了“特殊貢獻獎”、“最佳管理獎”、“最佳新銳獎”和“最敬業獎”等。公司還經常開展很多文藝活動,每年都要搞年會慶典。

媒體報道


出席活動照片1
出席活動照片1
近年來,李小明在房地產界的主張和看法備受關注,並應邀參加了歷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等重大活動,其公開發表的關於房地產領域及其他個人觀點受到了各大媒體的爭相報道與轉載。
供給側改革對房地產行業來說是機遇
就目前而言,中國的房地產發展是極不平衡的。著重體現在一二線城市房產需求大、房價高、上漲快;三四線城市需求疲軟、高庫存、低銷量,且新大樓還在不斷地崛起!這一現狀短期內不會有大的改善,但從國家對於供給側改革的重視程度和實施決心來看,這一塊的市場潛力將是無限的,尤其是對商業地產投資而言。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發展不過10多年時間,真正成熟還有一段路要走,供給側改革中的去庫存完成後將為地產業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
資本決定未來 融合改變商業
李小明:中央多次高喊去庫存的背後,是房地產企業亟須轉型另尋別路來填補利潤下滑的事實。我認為,資本“入侵”潮帶給我們的思考是,“資本時代已經來臨,未來將由資本決定,商業的改變也將從融合開始”。而此時應該從思維意識上先做出改變,抽離之前的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主義”企業思維,逐漸向大資本融合靠攏。
要用投資理念來做慈善
社會中許多公民與企業對於兒童慈善事業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只需要多一些金錢和物質的扶持就能很好的幫助這些困難兒童得以健康成長。然而,事實上,這樣的慈善行為雖然滿足了兒童基礎性的需求,但無法持續長久地解決兒童在成長中面臨的貧困及教育成長的問題,而這樣的方式註定是低效率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幫助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重方法,為這些兒童早期的社會認知、智力開發等進行正確的指導與投資。
“兒童慈善事業從原則上來講是應該幫助兒童家庭解決貧困問題的,但本質上,我們需要對兒童的發展做出投入,讓兒童能夠看到外面的萬千世界,提升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而這些對於他們日後的成長以及能力與素質的提升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地產比股市靠譜
中國地產行業至少還有20年的發展機會。建議年輕人先買房子,地產比股市靠譜得多。
如今地產行業的高庫存並不代表市場供過於求,只是行業的階段性問題,經濟基本而是一路向好的,房價沒有理由下降,中國地產行業至少還有20年的發展機會。
“地產比股票靠譜得多。房價永遠是過去便宜,有良好的經濟基本面作支撐,一線城市房產價格沒有下降的理由,二三線城市房價下降空間有限,就長線投資而言,買房子一定比投資股市划算。”
階段性時間錯配不代表商品房過剩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存在嚴重的產品錯配、地域錯配、期限錯配等問題。房子其實還是不夠住,因為階段性時間錯配不代表商品房過剩了。
出席活動照片2
出席活動照片2
“房地產行業對經濟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影響整個國民經濟興衰。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拉動經濟見效最快就是房地產,因為房地產產業鏈長,從拿地開始,鋼鐵、水泥、建築工人,產業鏈非常長,一個項目3萬建築工人解決就業問題,所以尤為重要。”

財富排名


2020年,李小明以95億人民幣財富位列《2020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625位。
2021年,以95億元人民幣財富入選《2021世茂港珠澳口岸城·胡潤全球富豪榜》,排名第223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