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縣第一中學
利辛縣第一中學
利辛一中創建於1958年,現為安徽省市級示範高中、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範學校、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環境教育示範學校、全國百強特色校、中央電化教育館教育資源應用建設示範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知名中學科研聯合體常務理事學校、省綠色學校、省綠化模範單位、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省電化教育一類達標學校、省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知名家長學校、省示範中學生團校、省女教職工工作先進單位。
利辛一中創建於1958年,現為安徽省示範高中、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範學校、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環境教育示範學校。
利辛一中
老校區坐落在縣城中心區阜蒙河畔,人民路與向陽路交匯處。學校在1958年創辦之初,沒有自己的教室,只能租房上課,直到1960年初才建成簡陋的校舍。至此,學校有教職工12人,簡陋草房20間,學生100多名。1965年利辛建縣,1966年學校改名為利辛中學,收歸縣教育局直接管轄。在縣領導的支持下,教職工共同努力,學校面貌很快發生變化。從師資配備到校舍建設和招生人數看,成為當時縣內規模最大的一所中學。
在初具規模的利辛中學正要振翅起飛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1966年縣委派文革工作小組進駐學校,掌握學校一切大權,校長“靠邊站”,黨、政、工、團組織陷入癱瘓,部分教師被打成“黑幫”。學生大串聯,停課鬧革命,“文革”後期,張鐵生的一封信搞得老師不敢教,學生不願學。學“朝農”,開門辦學,廠校掛鉤,這些非正常的教學現象一直延續到1976年。
十年動亂結束以後,學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軌。1980年學校改名利辛一中,同時被定為阜陽地區重點中學。從此學校進入奠基發展的大好時期。
九十年代初,學校提出“三苦”(領導苦領,教師苦學,學生苦幹)精神,強化質量意識,規範教學管理,改革招生辦法。1993年至1999年,高考達線率連續七年居阜陽地區重點中學首位,實現了“七連冠”。1993年至1996年,連續四年被評為阜陽地區教育先進單位。1996年該校本科達線人數123人,突破百人大關,市委市政府授予該校高考貢獻獎,頒發獎金15000元,1997年3月24日至26日,阜陽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在該校舉行。會上,市教育局號召全市學習利辛一中辦學經驗。
從1998年起,學校就開始醞釀新校區建設工作。2003年秋季新校區破土動工,2005年秋季第一期工程竣工,新校區迎來了2600名高一新生。新校區地處縣淝河路與新建路交匯處,佔地163畝。在新校區建設的同時,學校又開展爭創省級示範高中工作。由於全縣“兩基”工作未能通過國家驗收,爭創省示範高中工作被迫延遲。經過不懈努力,2007年10月通過市專家評估驗收,12月底又順利通過省專家評審小組驗收。2008年4月,省教育廳正式下文,該校躋身省示範高中行列。在此期間,學校各項工作穩步向前,高考本科達線人數逐年攀升,六次奪取亳州市高考文理科狀元。
50年來,該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突出德育為首,不斷提高學生素質;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不斷探索辦學管理新模式新途徑;努力打造一支高層次、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增加核心競爭力;逐步完善教學設施,創設優美育人環境;多渠道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從艱苦創業,十年劫難,到苦幹奠基,幾代人蓽路藍縷,風雨兼程,焚膏繼晷,杏壇振鐸,辛勤奉獻,書寫了一頁頁的功績,換來了一中今日的輝煌。
校園實拍
校園實拍
利辛縣第一中學
校園實拍
辦公室、教導處、教科研中心、政教處、總務處、學生生活部、工會、團委、督導室、保衛科、藝教部、監察室、資助辦。
利辛縣第一中學
利辛一中正以創先爭優為動力,以科學發展為指針,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大膽創新學校管理模式,努力踐行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既關注學生健康成長,又關心教師幸福指數,開創學生、教師、學校協調發展的新境界,力爭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八年來,該校始終得到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給學校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省教育廳廳長陳賢忠同志兩次到該校視察指導工作。親自批准給予該校新校區教學樓建設提供200萬元的支持,省教育廳長程藝上任不久就來到該校視察,省教育廳原副廳長鬍平平、董志方,省教育總督學李明陽等處室領導多次到該校檢查指導工作。市委、市政府領導和縣委、縣政府邵國荷、方春明、劉健、李偉、凌雲、駱方平、梁棟等同志多次親臨該校,深入師生座談,解決實際問題。市教育局和縣教育局歷任領導對該校給予全方位的指導支持。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對該校發展給予極大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