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彬

革命烈士

許彬字順品,號鍾叔,化名許永平、戴坤維,1903年生於梁平縣明達鎮倒石橋桂花灣。許彬自幼聰穎好學,性敏銳,有辯才。初中畢業后,15歲多即到縣立高等小學任教。當時,他的哥哥許仁任粱山師範講習所主任,縣知事不但不支持工作,反給諸多干擾。許彬雖然年幼,卻很為其兄氣憤,便組織講習所一些能言善辯的同學去質問縣知事,使其張口結舌不能對答。縣知事懷恨在心,撤了許仁的職,揚言要捉拿許彬。他被迫離開家鄉。

目錄

正文


人物生平
1918年,許彬考入上海交大(當時名“工業專門學校”),更加傾向進步,喜歡閱讀李大釗參與編輯的《晨報》之類進步報刊。1919年積極參加“五·四”愛國運動。1920年春,他參加了在博愛女校成立的共產主義小組,開始有目的地為革命奔忙。他1920年在上海參加共產主義小組,
1922年,他離開上誨交大,到武漢大學讀書,與本縣誌同道合的學友胡朝儀、銀學精等相逢。許彬通過秘密串聯,在學校成立了讀書會等組織,團結進步師生,傳播革命思想。有次正進行演講,被特務突然襲擊,大打出手,青年學生銀學精被殺害。許彬義憤填膺,撰寫《哭王麟》(銀的化名)一文,悼念烈士,伸張正義。
1926年加人中國共產黨。
1927年“七·一五”,汪精衛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革命處於低潮。當時,中共中央指示:“凡是能回本省工作的同志,盡量回本省工作”。受黨組織派遣回到四川,在中共四川省委工作。同年秋,受省委書記傅烈指派,回到家鄉梁山發展黨的組織,9月,中共梁山特支成立,范紀曼任書記,許彬任農運委員。當年12月,經中共四川臨時省委批准,中共梁山縣第一屆縣委建立,許彬仍任農運委員。1927年冬,北洋軍閥吳佩孚,兵敗后潛入梁山,等待時機,準備東山再起。中共梁山特支發起了一場“驅吳運動”,散發署名“梁山人民反吳大同盟”的傳單。許彬帶領部份地下黨同志散發傳單,在梁萬官道上從東門松樹坡貼到縣城,甚至放在畢家巷吳的行轅飯桌上。傳單書寫:“北洋軍閥天字第一號吳佩孚來梁山,將給梁山人民帶來災難……”並列舉其禍國殃民罪行,表示梁山人民堅決驅逐他。吳驚惶失措,潛往雙桂堂住了數日即逃之夭夭。
1928年7月,任縣委書記,組織臨時行動小組,反對貪贓縣官李盂良,要求政府減少派款,聲援商會驅逐貪官李盂良。由鄢普宜等人帶領有組織的學生和部份農民,沖入李盂良住地,高喊“把李孟良拉出來,打死他!”怒吼聲把李孟良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再不敢胡作非為。
1928年9月,許彬調離梁山,到重慶、涪陵等地整頓黨的組織並策劃兵變。后因敵人破壞,暴動未能實現。
1929年7月回到四川省委,后被派往武漢,不幸於1930年10月被敵人逮捕,英勇不屈而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