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長齡的結果 展開

長齡

近代僧人

長齡,中年於茅山某寺出家,受具於普陀山普濟寺。初頗具道心,后染惡習,晚年悔過,終成大師。

簡介


長齡(1873—1932)浙江鎮海人。中年於茅山某寺出家,受具於普陀山普濟寺。

人物生平


初頗具道心,繼因住小廟,自由應酬,偶交群小,傳染惡習,竟盪檢逾閑,酒肉無擇。晚年深生慚愧,痛念前非,聞普陀伴山庵了清和尚建念佛堂,專修凈土,師毅然前去討單念佛。常聽了公開示,頗和凈土門徑。乃盡除一切惡習,專心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1931年,普陀西北海中,岱山人士,請住該地蓬萊山超果寺,為棲息修凈地。但年老身衰,遂發喘疾。於1932年七月初八早起,預知時至,語眾:“須速請數僧來念佛,助我生西!”及僧至,又說:“時值中元,宜先做普利。”三日圓滿,乃請眾至卧室,商助念法。師自舉腔,與眾同念,炷香畢說:“甚善。”十二日早,親置檀香水中,具浴清凈,搭衣持具,令人扶至大殿,拈香禮佛畢,即回卧室,令取龕至。及入龕趺坐,面現笑容說:“此時念佛與平時不同,應作‘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十六字念。”說時口念手拍,樂不可支。眾答:“遵命。”即舉腔念。師說:“不差,可與我合龕門。”旋向大眾合掌說:“阿彌陀佛,汝等伴我數月,諸感照顧,眾須努力念佛,容后西方再會。”說畢,放掌,仰左手膝上,右手靠龕壁,即垂首而逝,毫無痛苦,面不改容,身心泰然。時七月十二日,世壽6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