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師
職業
康復醫學是一門新興學科,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康復醫學視為與預防醫學、治療醫學、保健醫學共列的地位。1999年,衛生部提出了“社區衛生服務應實行防治保康一體化服務”的概念。
康復醫學中“功能”(function)、“康復手段”(modalities)和“殘障”(disability)已經成為其基本概念,康復醫學由以往的單純軀體康復到現在的綜合性康復(高級皮層功能的康復,如失語);由以往的單一學科的等待模式工作到多學科相互合作的模式(如車禍后胸膜損傷后呼吸的訓練需要康復師主動在早期到創傷科去作治療,或大量慢性疼痛的病人需要康復師、麻醉科、骨科或腫瘤科專科醫師及心理治療師的聯合會診治療)。一個新的康復理念正在形成:要求康復科醫師也應具備一定的心身醫學和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這一特點將會在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逐漸健全後進一步顯示出其重要性,對使中國慢性病、老年病所致功能障礙者及殘疾人得到能與國際接軌的康復治療服務,有力地推進他們的早期康復、重返社會,對於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減低醫療費用、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康復師的崗位來說,大專以上學歷的要求並不算高。因為康復治療師的主要職責是綜合康復治療,為患者進行物理治療和作業治療,包括身體運動和各種物理因子(電、光、熱、冷、水、磁、力等)手段、神經肌肉和骨關節運動功能的評估與訓練訓練、手工藝、認知訓練等,治療的理論、方法、技術及其運用需要有大專以上的教育和培訓才能好好掌握,而且康復治療這項專業工作社會性很強,要求治療人員在個性上、心理上比較成熟,社會生活要稍有閱歷,不能太嫩或幼稚。如果只有中專學歷,勢必無法勝任工作。
康復治療師屬於醫學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要求大學康復治療專業專科以上(含大專)畢業,取得相應的高等教育畢業文憑,,學歷應為高中畢業后經過大學本專業的專科(三年制)學歷教育;大學本科學歷應為高中畢業后經過大學本科本專業(四年制)學歷教育,取得理學士學位。不過,准入標準不同於職稱考試,康復治療師(士)資格考試每年一次,臨床醫學、康復醫學及康復治療專業的中專、大專、本科(要求工作一年)均可報考,具體辦法見國家和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
除高校之外,社會培訓機構也有相關的培訓課程,學歷要求一般是中專以上。比如:康復保健師,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級別,初級要求報名者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從事康復保健相關工作一年以上;中級要求大專以上學歷,或從事康復相關工作三年以上;高級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或從事康復保健相關工作五年以上;2005年12月在廣州舉辦的首屆中國兒童康復訓練師感覺統合訓練師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認證培訓班,參訓人員的要求是:特殊教育學校及康復機構的負責人、醫生、教師,現正從事感覺統合訓練的醫生、護士、保健老師及訓練員,幼兒園從事感覺統合訓練的老師,考試合格者頒發國家級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康復師
軀體化疾病的增加:2001年12月,衛生部與WHO合作,對綜合醫院中的精神衛生問題專門開設了培訓項目,其中的一項報道指出,全球50億人口中5億人口有心理衛生的問題,而各國通科醫生的平均識別率僅為48.9%,由WHO組織的15個城市為中心的全球合作研究項目“綜合醫療機構中的心理障礙”的結果顯示:上海的通科醫師識別率僅為15.6%,而有心理障礙就診者中99.1%是以軀體不適為主訴來院就診的。歐洲的一項研究表明:軀體化疾病的比例約為全民的12%(Simeon 1、誇大癥狀並有過份的要求;
希望自己得到確認的診斷與治療(而對以往的結果不滿意);
出現失望和惱怒的感覺;
治療依從性降低;
中斷治療。
康復科會診往往成為眾多醫生不約而同的選擇科室,此外,具有中國特色的中醫康復手段也為此類病人選擇來康復科就診的重要原因,類似的醫患關係發展過程仍會在康復科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