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鎮

黑龍江省賓縣勝利鎮

勝利鎮位於賓縣東部,松花江南岸,地處張廣才嶺和松花江平原交匯處,隸屬賓縣。

2019年10月,勝利鎮下轄7個居委會和9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清光緒七年(1881年),屬賓州廳敦信社,三十四,屬賓公區。
勝利鎮風景
勝利鎮風景
民國四年(1915年),屬第六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7月),設高麗帽子保,后改為賓公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改賓公村1946年1月,改賓公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與擺渡河區合併為勝利區。
1949年6月,改名第八區。
1949年10月,改名第九區。
1950年7月,析置第十區(擺渡)。
1955年6月,改名勝利區。
1956年3月,分為萬春、普安、前進3鄉。
1958年3月,萬春、普安2鄉合併為勝利鄉,9月,與前進鄉合併為勝利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勝利鎮轄萬春1個居民委員會,萬春、四合、民豐、紅旗、民安、先鋒、永發、山後、前進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99個村民小組。
勝利鎮的山
勝利鎮的山
2019年10月,勝利鎮下轄7個居委會和9個行政村。
萬春第一居委會太平山林場居委會四合村先鋒村
萬春第二居委會種畜場居委會民豐村永發村
萬春第三居委會萬人歡林場居委會紅旗村山後村
萬春第四居委會萬春村民安村前進村

人口


2011年末,勝利鎮轄區總人口33149人。
2017年,勝利鎮常住人口27494人。
2018年,勝利鎮戶籍人口29541人。

經濟


2011年,勝利鎮農業總產值3.5億元,生產糧食48109噸,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豆角、辣椒、大蒜等。2011年,烤煙產量307噸。牲畜年末存欄27986頭,森林覆蓋率55%,活立木蓄積量98.3萬立方米。
2011年,勝利鎮農民人均純收入9600元,財政總收入760萬元,年末,金融機構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25億元。
2018年,勝利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勝利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9個,圖書室10個,藏書4萬餘冊,有業餘攝影、書法、美術及文學創作隊伍成員25人,體育活動廣場1個,4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8%。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6960戶,入戶率8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勝利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35人,專任教師3人,小學13所,在校生1540人,專任教師17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2所,在校生782人,專任教師80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勝利鎮有教育經費100.1萬元,比上年增長31.1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勝利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22張,專業衛生人員28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勝利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59戶,人數1485人,支出206.7萬元,月人均116元,供養農村五保131人,支出23.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2.8萬元,比上年增長10%,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萬人,參保率75%。

交通


2011年,勝利鎮有221國道、1011國道橫穿境內中部,境內公路總里程52千米,全部修成水泥或沙石路面,實現了村屯通車。

自然狀況


勝利鎮位於賓縣東部,松花江南岸,地處張廣才嶺和松花江平原交匯處,隸屬賓縣。勝利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初始地名為萬埠廣集,后稱高麗帽子,1984年建鎮改為勝利鎮至今。全鎮有漢、滿、回、朝鮮4個民族,現有人口3.2萬。勝利鎮人民有不畏強暴,敢於反抗侵略的光榮傳統,抗日戰爭時期,趙尚志同志就曾經在這裡的白山黑水間戰鬥、生活過。
勝利鎮幅員面積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48公頃,全鎮轄9個行政村、99個自然屯、27個機關企事業單位、7個居民委,自然概貌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張廣才嶺支麓余脈延伸全鎮,地勢為南高北低,南部山地呈條狀沿東南縣境延伸,中部為丘陵地帶,北部沿江為河谷平原區。勝利鎮土質肥沃、氣候正常,年平均氣溫4.3℃,年平均降水量464.7毫米,無霜期130—140天。

資源狀況


優越的地理位置。勝利鎮位於哈市東部100公里處,東接方正縣,南接延壽縣,北靠松花江與木蘭縣隔江相望,同三高速公路收費站距鎮內1.5公里,哈佳公路串街而過,自古以來,便是北方交通要道。
勝利鎮城區
勝利鎮城區
豐富的自然資源。1.林木資源。鎮內森林主要分佈在東南部地區,主要品種有松樹、橡樹樺樹椴樹、楊樹、柞樹、柳樹、胡桃秋、色樹等10餘種,全鎮有人工林和天然林2.5萬公頃。2.礦產資源。勝利鎮已探明境內現有石灰石2000萬立方米,以及儲量豐富的礦石、建築岩石,永發村鉛鋅礦點,由銅、鉛、鋅、銀四元素迭加而成。馬鞍山大理岩礦床,位於鎮南9公里,估算儲量為1100萬噸。四合村還有磁鐵礦點、水晶礦點,都具開採規模。3.物產資源。勝利鎮素有“油豆角之鄉”的美譽,勝利鎮油豆角是該省十大名牌農產品之一,品味獨特,倍受食用者青睞,暢銷省內外。盛產大豆、玉米、水稻、烤煙等名特農產 品。山產品資源豐富,草場、藥材、山野菜等野生植物遍布全鎮。4.旅遊資源。勝利鎮東4.5公里處的高麗帽子風景區是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高麗帽子山海拔435米,遠遠望去,棕色的石砬子顯露於萬綠叢中,半山腰有一神仙洞,別具風韻,又有美麗傳說,使其聞名遐邇。風清日麗之時,登臨峰頂,北望松花江,南瞰群山,臨風把酒,相會舊友新知,給人一種回歸大自然的田園之美。當前,黑龍江省良興實業有限公司投資8000萬元,在此山投資開發,高麗帽子山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

經濟社會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勝利鎮歷屆黨委、政府團結一致、艱苦創業,立足經濟發展,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地緣優勢,不斷創新、開拓進取,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確立的“攻水泥、增牛羊、拓烤煙、打綠牌、興科教、樹形象、優環境、建重鎮”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引導下,經濟有了飛躍發展。
日新月異的小城鎮建設。幾年來,勝利鎮的城鎮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以道路、給排水、通訊電力、商服綜合開發為主的小城鎮建設發展迅猛,城鎮基礎建設一年一個新台階。1999年建商服住宅樓35000平方米,修主街白色路面1.3公里,鋪人行步道14000平方米,投資37萬元完善排水設施,安裝路燈32盞,2000年投資80萬元,對全鎮城網進行改造,供電能力明顯提高。2001年以前所未有的氣勢打通十字街,新建商服住宅12000平方米,又建1200平方米封閉農貿大市場,十字街又鋪黑色路面400延長米。郵電事業不斷走向現代化,現已開通3000多門程式控制電話,進入國際直撥網,開辦了移動通訊、小靈通業務,開辦了全球通、神州行、本地通等業務,網路覆蓋率達98%以上。程式控制電話安裝率達85%,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0%。各種業務都實現了自動化、國際化,社會保障事業設施完備、功能健全、水電充足,境內由松花江水系和內河水系構成,生產生活用水充足,地下水資源豐富,現有60千伏變電所一座,電容量充足。綠樹、紅花、坦路的優雅環境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生產、生活居住條件,一座樓、水、電、路、通訊服務設施完備的秀美新型集鎮,正在高麗帽子腳下崛起。
勝利鎮俯瞰圖
勝利鎮俯瞰圖
崛起的鄉鎮企業。鎮內現有哈爾濱雄鷹建材工業有限公司、黑 龍江勝利糧業有限公司、牡丹江石棉瓦廠、勝利水泥廠、先鋒水泥廠、勝利白灰廠、勝利水暖器材廠等7家鄉鎮企業,其中龍頭企業哈爾濱雄鷹建材工業有限公司是2001年成功引進浙江六洞山水泥集團投資3500萬元的水泥生產項目,現已投入生產兩年,2003年實現產值2100萬元,使鎮財政收入增長40%,2004年末20萬噸生產線建成后,可實現產值4200萬元,鎮財政收入增長80%。該公司生產的“牛霸”牌水泥供不應求,暢銷省內外,給勝利鎮帶來了極大的社會效益,進一步促進了鎮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趨於合理的產業結構。勝利鎮是哈爾濱市豬、牛、肉、蛋十強鄉鎮之一,“哈東黃牛第一集”更是聞名周邊市縣。近年來不斷擴大肉牛飼養量,現存欄3.2萬頭,實現人均一頭牛,建立專業村4個,肉牛育肥小區8個,3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達到45戶,已初步形成區域和規模發展優勢,以肉牛生產為龍頭、豬禽飼養為兩翼的畜牧業,構成鎮域經濟的半壁江山。具有優勢的烤煙生產,更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煙戶得到實惠、嘗到甜頭,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趨於合理的產業結構調整,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加快了致富奔小康步伐。
蒸蒸日上的文教、衛生事業。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力度,累計投入286萬元,實現全鎮中小學校校舍磚瓦化、電化教學微機化、教學環境優美化、教育管理規範化,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兩基”教育工作成果顯著,鎮里兩所中學始終保持市級“雙全”學校和“大用式”學校的榮譽稱號。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僅2002年升入高中的學生達51人,其中升入重點高中的達30人,位居全縣17個鄉鎮之首,四方學子紛紛前來就讀,每年為上級學校輸送大批優秀人才。勝利鎮中心衛生院經過改造,引進了一批先進醫療設備,醫療技術不斷提高,給人民群眾的就診、治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勝利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團結一致、求真務實、開拓進取、與時俱進,正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

概況


勝利鎮位於賓縣東部,高麗帽子山腳下。東鄰擺渡鎮,南鄰延壽縣,西鄰寧遠鎮常安鎮、新甸鎮,北靠松花江與木蘭縣相望。轄7個居委會、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萬春,距縣城50千米。地形是南北長,東西窄。南部山區,中間丘陵,北部多平川。高麗帽子山海拔442米。淘淇河、半截子河、G1011哈同高速公路、221國道過境。“帽峰朝旭”是賓縣八景之一。
勝利鎮,地處賓縣東部,松花江南岸。東與擺渡鎮、延壽縣青川鄉接壤,南與寧遠鎮相連,西與新甸鎮、常安鎮毗鄰,北靠松花江與木蘭縣木蘭鎮隔江相望。2018年,區域面積344.6平方千米。
勝利鎮登山圖
勝利鎮登山圖

沿革


俗稱高麗帽子,由高麗帽子山得名。清為萬埠廣集。1909年改為賓公區,1912年稱六區。1933-1945年間稱高麗帽子保、賓公保、賓公村。1946年初稱賓公區。1949年秋稱第九區,1956年春撤區劃為萬春、普安、前進3個鄉。1958年3月合併成勝利鄉,同年秋改為勝利公社,1984年春改勝利鎮。1985年末,面積351.9平方千米,共6158戶、3.21萬人,漢族佔94%,滿族佔3.4%,轄13個村,97個自然屯。1996年,面積351.9平方千米,人口3.1萬,轄萬春、長治、東安、四和、民豐、紅旗、民安、前進、永安、先鋒、永發、山後、普安13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30739人。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230125106:
~001 121萬春第一居委會
~002 121萬春第二居委會
~003 121萬春第三居委會
~004 121萬春第四居委會
~005 220太平山林場居委會
~006 220種畜場居委會
~007 220萬人歡林場居委會
~200 122萬春村
~201 220四合村
~202 220民豐村
~203 220紅旗村
~204 220民安村
~205 220先鋒村
~206 220永發村
~207 220山後村
~208 220前進村

村屯一覽


萬春村(魏家屯、竇家屯、陳家屯、賈家屯、萬春鎮),長治村(崔家屯、孫九經屯、郭麻花屯、小姜屯、大姜屯、曲家屯、劉崇喜屯),東安村(長安屯、立安屯、孔家屯、祥雲屯),四合村(后賈屯、興安屯、前賈屯、腰賈屯、王畫匠屯、王雨豐屯、陳地方屯),民豐村(滿家屯、徐家屯、韓家屯、平家屯、王家高屯、張家屯、楊家屯、太平屯、張大溝屯),紅旗村(黃家屯、孫家屯、劉清屯、萬巨屯、劉恆屯,史家屯、王泰屯、酆家屯、城子屯),民安村(李福田屯、李大牛車屯、王福宗屯、譚亮屯、姚家屯、張家油坊屯、孫家屯,侯家屯),前進村(李坤屯、殷家屯、潘家屯、陳財屯、田家屯、胡家屯、譚家屯、漁業隊(屯)),永安村(李樹臣屯、馬俊屯、張洪禮屯、趙家屯、陸家屯、孫殿生屯、王家店、宋太屯、馬喜屯),先鋒村(大崴屯、尹家屯、崔家屯、陳家爐、許家屯、王金屯、鄭福祥屯),永發村(孫花屯、李家崗子屯、王世仁屯、王香屯、牛殿屯、高福楊屯、張萬海屯、張馬架屯,李清林屯、安家屯、李玉品屯),山後村(王振峰屯、山後王家屯、宗家屯、關道嶺屯、沙坨子屯),普安村(江西劉屯、崗徐家屯、李貴清屯、李長福屯、吳家粉坊屯、崔玉屯、劉方屯、許甲志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