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嵩村

福建漳州漳浦縣佛曇鎮下轄村

岱崇村是福建漳州漳浦縣佛曇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位於佛曇鎮東部,是佛曇灣海域一個小島,面積0.36平方公里。西與后社村,東與整美村,西北與東坂村、花林村,北與前亭鎮庄厝村隔海相望。岱嵩島邊有無人居住的小島,方言稱那二島為大桑、小桑。康熙《漳浦縣誌》也載為大桑、小桑,並說“今誤稱大桑為大嵩,小桑為小嵩。

歷史沿革


村名由來

其實“岱嵩”為雅化,並非誤稱。漳浦稱海中小島為“桑”(除佛曇外,漳江口也有大桑、小桑),與閩東的“礵”同音同義(如霞浦有四礵列島,連江有礵石島等),只是寫法不同,“礵”為土造字,“桑”為同音字。
岱嵩村
岱嵩村

政區沿革

岱嵩清代屬十七都石門上保管轄,民國初年屬以佛曇為中心的外東區(后改為第三區),民國29年設立屬佛曇鎮管轄的岱嵩保。
岱嵩村
岱嵩村
解放初與蘇厝合為岱蘇鄉,1952年分出為岱嵩鄉,1956年與后井鄉(后蔡、井尾)合為岱后鄉,1958年9月成立屬佛曇公社管轄的岱嵩生產大隊。1964年9月改為岱嵩村。現以單一自然村為行政村,全村人口912戶,3508人。

姓氏源流

從前岱嵩為許、李二姓所居,許姓居島東,李姓居島西。佛曇楊姓三房第五世愷美公於明初開基岱嵩。明末清初許、李二姓式微,楊姓傳衍成大族,終至全島皆楊姓所居。
七世觀貴傳裔廣東大埔,八世福順傳裔南澳,十三世枝惠傳裔廣東三河壩。自清末至民國時期,岱嵩楊氏又分傳於馬來西亞、印尼,以及漳州等地。
岱嵩村
岱嵩村

經濟


岱嵩為純漁業村,沒有耕地。漁船都已機動化,有大小捕撈漁船223艘,其中,50匹以上馬力者159艘,36~50馬力者30艘,12匹左右馬力者34艘。
岱嵩村
岱嵩村
作業方式有大沿綾網、烏石綾網、各種型號流刺網、蝦網、燈光誘捕等。島東海域設網箱養殖園區,有網箱養殖戶65戶,養1730多箱。每年僱用外地漁工300多人。灘塗養殖有蝦池3處,面積380多畝。牡蠣浮養45畝,吊養50畝,條插和星播300畝。有多人外出經營水產經銷。全村年人均純收入4032元。

社會


基本建設

1987年8月開發深層井水建自來水廠,全村都飲用自來水。同時建火力發電站。1986年又由佛曇電廠架設跨海線路輸電至岱嵩。現電視機普及率90%。電話機680部。2000年自東坂至岱嵩建一條跨海公路,長900米,已通行摩托車、自行車、小機板車。
岱嵩環島公路在建設中。計生服務站、醫療所、村辦公樓早已建成。祖祠“慎知堂”也修建一新,利用為老人活動中心。岱嵩小學創辦於1954年,校園面積2386平方米,建築面積1251平方米。
1976年增辦初中班。歸僑楊維廉等捐建校舍。1999年因師資不足,初中班停辦。現設14個班級,學生500人,教師18人。
岱嵩村
岱嵩村

文化


風俗

每年端午節舉行龍舟競賽,從不間斷,由本村四個角落組織參賽,沒有邀請外村參加。
漁民信奉媽祖,每年一次請戲為媽祖慶祝壽誕。有小廟“嵩山宮”,為平時朝拜之所。
岱嵩村
岱嵩村

代表人物


華僑人物
楊維廉(1908~1999年)早年僑居印尼萬隆,曾募款支援祖國抗日。1955年4月亞非會議在萬隆召開時,他與楊朝春等組織華人保護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1959年應邀回國參加國慶十周年大典,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
1965年回國,定居漳州市區,1979年被推選為漳州市僑聯常委、漳浦縣僑聯主席,1980年被選為漳浦縣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席、福建省僑聯委員。他一生資助很多公益事業,如漳州華僑中學、馬坪中小學、岱嵩小學校舍、縣華僑大廈、華僑醫院等的建設等。1991年移居香港,1999年病逝,臨終獻遺產30萬元為岱嵩小學獎學獎教基金。
新中國人物
姓名介紹
楊惠傑漳浦縣紀委副書記
楊南泰漳浦縣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楊龍雲佛曇鎮黨委組委
楊元美漳浦縣水產局副局長
楊國連漳浦縣僑辦主任
楊紅霞漳浦縣計生委副主任
楊正南綏安鎮人大副主席
楊張赤嶺鄉紀委書記
楊玉蘭佛曇鎮副鎮長
楊坤可赤湖鎮武裝部長
楊坤興赤湖鎮黨委委員
楊朝芬漳浦縣商會副會長
楊逸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研究員
楊金本海軍某團政委
楊達新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副教授
姚茂連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副教授
楊育培上海外輪公司副經理
楊金歸民營企業家,佛曇整美海上加油站經理
楊豐盛民營企業家,廈門市仁豐貿易有限公司、漳浦縣豐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秀賢赤湖糧站幹部(享受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