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燒麥館
馬燒麥館
馬燒麥館
馬燒麥館
馬燒麥館
道光八年(公元1882年),馬春之子馬廣元在小西城門攔馬牆外開設了兩間門市的作坊,正式掛起“馬燒麥”的牌匾,燒麥作為一種新的美食開始在沈城流傳開來。
同治七年(公元1869年)由於“馬燒麥”精工細做,不斷研究改進,終於形成了具有獨特風味,別具一格的燒麥美食。“馬燒麥”的大名不脛而走,傳遍了沈城內外,成為社會各階層深受歡迎的美味佳肴。各界名人雅士爭相品嘗,顧客絡繹不絕,生意興隆大振。
相傳,著名回族愛國將領左寶貴十分喜歡吃燒麥,他經常光顧“馬燒麥”,左大人的親臨自然令小店棚壁生輝。據說,左大人還幫了“馬燒麥”不少忙哩!原來,光緒年間左寶貴奉命維修小西城門樓,位於城門下的“馬燒麥”需要動遷,如果遷到別處那就會大大的影響“馬燒麥”的生意,經過“馬燒麥”老闆的再三懇求,左大人十分開通的同意“馬燒麥”在小西城門附近另蓋了兩間房子繼續營業。所以“馬燒麥”能始終在瀋陽老城營業還多虧了左大人。
解放后,國家為發揚民間風味特色,在1961年將幾經變遷的馬燒麥館遷到了現址也就是小北門裡路西,“馬燒麥”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馬家的老師傅被請了出來,人員得到了充實,政府還特意增撥了平價牛肉等緊俏原料給“馬燒麥”。為了保持和發揚民族風味食品,繼承祖業,馬家第五代傳人馬繼亭,響應號召,放棄了技校學習的機會,於1963年開始經營“馬燒麥”。他將祖輩積累下來的製作燒麥的秘方、配料比例、獨特技巧都全部繼承下來。由他親自操刀選用原料肉,並由機械壓麵皮改為用手捶的傳統工藝,使得馬家燒麥的風味越發鮮美。
馬燒麥館
馬家燒麥的妙處就在於:用開水燙麵,柔軟筋道,用大米粉做補面,鬆散不粘,選用牛的三叉、紫蓋、腰窩油等三個部位做餡,鮮嫩醇香。制餡要求嚴格,須將牛肉剔凈筋膜然後剁碎;用清水浸喂,加調料拌勻不攪,呈稀疏狀的“傷水餡”,攏包時不留大纓,形如木魚,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軟筋道,餡心鬆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猶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特點:選料考究,製法精細,成品餡滿徽露,皮白不粘,呈石榴狀,吃起來香氣四溢,回味無窮。馬家燒麥始見於清朝光緒年間,因店主人姓馬而得名。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店內服務周到,雅座布置考究,承德的馬家燒麥仍遠近聞名。
馬燒麥館
精粉5000克,肥牛肉或羊肉3000克,白菜3000克,凈蔥1500克,生薑150克,醬油150克,面醬250克,涼開水1500克。
二、工藝
和面:取精麵粉5000克,用開水燙麵(可稍硬些)放到案板上揉勻。
制皮:將500克面做成32個劑子,以承德特產白蕎面作醭面,用走槌擀皮,排成兩種形狀:一為荷葉皮,四周皺紋寬粗,形似荷葉;一為麥穗皮,周邊皺紋細多,如同麥穗。兩種皮均要求中間稍厚,四周略薄,直徑約8匣米,均勻圓整。
制餡:肥牛肉或羊肉切成細末,白菜洗凈剁碎,擠去水分,凈蔥、生薑切碎,醬油中摻水1500克備用;在肉末中加醬油水,用棍攪拌均勻后,加入薑末、細鹽和面醬,攪勻為止;香油倒在蔥末中稍拌。待包餡時再倒入肉中,隨即加入白菜,攪拌均勻即可。
包制:把事先壓好的皮托起,舀水餡一湯匙放在皮中間,四邊向上合攏到一半處捏緊,要緊而不嚴,松而不散,頂稍露餡,邊穗勻整。
屜蒸:把包好的燒麥放在小屜上,水響便人屜,封嚴鍋蓋。水燒開鍋后,蒸15分鐘左右即成。
馬燒麥連續獲得省、市“最佳風味”食品獎,遼寧省清真大獎賽“優質風味獎”,全國首屆清真食品大獎賽獲“優質風味獎”,1997年12月被中國內貿部、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同月,被瀋陽市人民政府評定為“瀋陽市風味名品”。
2002年被中國內貿部評定為“中國名點”。
2006年被商務部認定全國首批“中華老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