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南開大學於1999年整合化學學科和物理學科在新材料領域的優勢力量,創立了材料學科。經過十餘年的學科建設,南開已經在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發展,並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材料學科發展體系。南開大學材料學院定位於以新材料為研究對象,以清潔能源、環境保護、生物醫藥、信息存儲等應用為導向,開展新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動新材料的科技成果轉化和培養新材料科技人才。
根據國家新材料發展戰略和南開大學材料學科的振興與發展的要求,並根據津南新校區的建設發展規劃,南開大學適時做出了建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材料學院)的戰略性決策。
新材料不僅是科學前沿研究對象,也是先進位造業的基礎,其產業更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等領域起著不可缺少的重要先導和支柱作用。在美國2014年底發布的“材料基因組計劃戰略規劃”中,關注九大類材料:包括生物材料、催化材料、高分子複合材料、材料合成和光子學材料、光電信息材料、儲能材料、合金材料、有機電子材料和高分子合成及材料計算。我國也正大力推動材料研究,改變材料研發及產業化的傳統模式,縮短新材料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周期,實現新材料研究的一個重大戰略轉變。南開大學材料學院定位於以新材料為研究對象,以清潔能源、環境保護、生物醫藥、信息存儲等應用為導向,開展新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動新材料的科技成果轉化和培養新材料科技人才。因此,面向國家重大應用需求,抓住機遇,立足於“高起點、有特色、體制新”理念,建立材料學院是適應新形勢下的戰略選擇。
南開大學材料學院的建立既有雄厚的基礎,也是新時期賦予給南開的歷史機遇。南開大學於1999年整合化學學科和物理學科在新材料領域的優勢力量,創立了材料學科,並與同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先後承擔教育部211“功能材料化學”和“特種功能材料”,985“新型功能材料化學”建設項目,在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發展。經過十餘年的學科建設,南開大學已經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體系。“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與碩士學位授予權,涵蓋“材料物理與化學”和“材料學”兩個二級學科。其中,“材料物理與化學”2006年被評為天津市重點學科。2009年,南開大學獲批設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根據美國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2014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南開大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同時,里瑟琦智庫根據Scopus資料庫學科分類顯示,南開大學的材料科學和能源工程入選“優勢發展學科”。這些數據也反映出南開大學在材料科學與能源工程的科技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步入良性發展期,並在國際上顯示出較高的學術影響力。因此,南開大學材料學院的建立是南開十餘年學科建設的結晶,更是南開推進“優勢發展學科”的新起點,南開大學材料學科的方向將緊密圍繞新材料領域的發展趨勢,形成理工結合與交叉學科發展的鮮明特色。
2014年10月,建築面積達1.6萬平米的材料學院樓在我校津南新校區順利封頂,同年12月,經我校黨委常委會研究,成立由關乃佳副校長牽頭的“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籌建工作小組”,這標誌著“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正式成立指日可待。同時,根據國家混合所有制的創新發展模式,目前正積極與中植集團和地方政府聯合籌建“南開大學國家新材料研究院”,以學院的學科發展為基礎,研究院的科研方向為龍頭,兩院并行,協同促進,創建學科創新發展的新模式。
根據國家在新材料領域的發展戰略和新興交叉學科的發展趨勢,南開大學於1999年整合化學學科和物理學科在新材料領域的優勢力量,創立了材料學科。經過十餘年的學科建設,南開已經在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發展,並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材料學科發展體系。“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與碩士學位授予權,涵蓋“材料物理與化學”和“材料學”兩個二級學科。2009年,南開大學獲批設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所涵蓋的科研方向主要為新催化材料與能源環境催化、新能源材料與化學電源、光電轉換材料與太陽能電池、新型碳材料與超級電容器、無機功能材料與物質存儲、光子學/電子學材料及器件、新材料設計與計算等。學科科研方向緊密圍繞新材料領域的發展趨勢,形成理工結合的交叉學科的鮮明特色。
學科介紹
學科發展目標:計劃經10~15年培育和發展,建成具有南開大學鮮明特色和較為完善的“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體系,並大幅提升南開大學材料科學的“優勢發展學科”地位。
1.國際一流。以國家新材料研究院為科研主體,快速匯聚一流的科研人才。以材料學院為學科基礎,逐步凝聚一流的師資隊伍。以混合所有制基地為牽引,探索創建一流的創新發展模式。
2.合作辦學。1) 新材料研究是國際上材料領域發展的大趨勢,新材料的國際化合作辦學有巨大的需求與潛力。加強與國外高校在材料學科的合作辦學,在教學體系中逐步推進國際化辦學,使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互為補充,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以符合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發展趨勢。2) 在南開津南新校區,加強與電光、環境等學院的合作,打通交叉學科的教學體系,發揮各自學科優勢與師資資源,培養交叉學科的人才。
3.創新機制。新學院的建設便於從源頭開始在人才隊伍建設、學科方向和管理工作等方面探索和運行一些新的機制與模式,也為學校探索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和機制提供了機遇和試驗田。1) 在人才隊伍與科研崗位設置方面,為進一步整合科研力量,為吸引和凝聚一批高層次、高水平的材料領域領軍人才,增強核心競爭實力,探索“課題組制”、“雙軌制”和“流動制”的人才配置與管理模式。即實施以學術負責人為核心的人才隊伍配置模式,即實行課題組制。為確保課題組正常運行和增強課題組競爭力,實行課題組整體考評制。同時,設立“雙軌制”的人才隊伍管理模式,對高端學科方向平台中引進的優秀人才實行人才“特區”管理。對人才“特區”採用激勵和滾動考核制度,實行“流動制”,允許人才的流動。2) 在教學工作方面,針對“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綜合交叉特色和工科的特點,圍繞“提高層次、拓寬視野、突出優勢、兼具特色”的總體目標,結合南開大學的理學教學課程優勢,有效和有針對性地引入和融合工學的材料相關教學課程。3) 在行政管理機制方面,為配合人才隊伍的“課題組制”、“雙軌制”和“流動制”,學院內摒棄“系”與“教研室”的行政管理制度,而採用“研究院”、“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設置與管理模式,便於各學科人員的靈活調配與學科方向的整合。
4.鮮明特色。1)“材料科學與工程”是一個工學學科。南開的材料學科是以理學(化學、物理)為基礎和新材料為導向逐步發展起來的,具有理工結合、交叉學科的鮮明特色。2) 材料、能源和環境是構建現代社會的支柱,南開的材料學科發展特色體現在面向新材料的科研方向,並注重服務於現代信息、清潔環境和新能源的發展。3) 新材料是撬動新興產業升級的瓶頸。在材料學院框架內建設為科研主體的國家新材料研究院,並注入社會資本和引入創新團隊競爭機制,創建學科發展的新模式。
5.學科群。為增進學科交叉、為學科持續發展提供支撐,擬在南開內部籌劃建立材料、化學、物理、電光和環境等的大學科交融的學科群,以實現學科方向、人才隊伍、教學與學生培養、平台建設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與協同發展。
學科規劃